貴陽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貴陽學院教育系前身可追溯到貴陽師專的“教育學心理學研究室”,在全省的同類教研機構中素來廣獲好評。1994年第一個開設國小教育專科專業,2001年合辦為國小師資本科。現有國小教育和科學教育兩個本科專業。“教育學原理”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基本信息

總體簡介

教育系現下設教育學心理學教研室、國小教育教研室、科學教育教研室、教師職業技能教研室和傳統文化道德研究所等5個研究機構。建有省內一流的心理學實驗室,微格教學實驗室、科學教師實驗室。這裡培養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堅實的教學技能和開拓的創新精神的國小教師和科學教育等專業人才。

師資建設

貴陽學院校門貴陽學院校門
教育系現有31名專職教師,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教師的學歷層次高,15名碩士教師、3名博士教師多出身於國內重點大學,專業基本功紮實;院風學風建設井然有序,師德師風的形塑有口皆碑,2004年以來,教育科學學院,上援下建,傾力培植本院最受用的專業人才。余文武、陽紅晉升為教授之列,戴衛英隨即獲得博士學位,令有其他教師日夜兼讀,教師隊伍建設呈現蓬勃之勢。

教學科研成果

教育系以教學為中心,各教研機構嚴守質量監控體系,注重本科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系辦公教學樓教育系辦公教學樓
為社會提供了十五屆畢業生。《微格教學》、《參與式教學》、《教師口語》、《科學製作》、《專業英語》等特色課程有效地的砥礪本科教學;《德育原理》、《漢字教育論述》、《科技創新概論》、《發展心理學》等精品課程在教學中成效顯著。
2009年余文武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助,陽紅教授,戴岳博士2009年也獲得教育部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省管專家錢貴晴教授、漢字教育專家彭望蘇教授屢獲政府獎掖。教育系堅持科研為支撐,構建省內一流科研團隊,如今科研項目逐次開花結果,為專業的人才培養奠定了紮實的教學基礎。

名師簡介

錢貴晴

錢貴晴貴陽學院教育系原系主任、教授。現任貴州省省管專家、貴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教育學會教學儀器設備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教學儀器設備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創造學會理事、中國發明協會全國高校創造教育分會常務理事、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微型化學實驗研究中心理事、聯合國兒基會非正規教育項目貴州省專家組組長、貴州省科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委員、貴陽市黨代會代表。
長期在教育第一線從事科技與創新教育工作,現任中國教育學會教學儀器設備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微型化學實驗研究中心理事,中國發明協會高校創造教育分會理事、貴州省科協六屆常委會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化學教育、科技教育和創新教育研究,承擔了教育部“九五”、“十五”期間的兩項重點課題的研究、“十一五”期間參與一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研究。為了培養專業化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人才,在學院領導支持下,主持首創了“科學技術教育”大專專業、“科學教育(科學技術教育方向)”本科專業,以及“科學技術教育”專升本專業。
著作:《ML促進化學創新教育模式初探》

貴陽學院校園一角貴陽學院校園一角
《基礎教育中的科技創新教育(一)科技教育課程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創新教育概論》、
《綜合實踐活動及師資建設研究成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教學論》
《ML促進化學創新教育模式初探》余文武

余文武,男,1970年2月出生於貴州省湄潭縣,中共黨員,貴陽學院教育系主任、博士後、教授、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帶頭人、貴陽市青聯委員。
2006年5月畢業於畢業於中山大學,獲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現代倫理與比較思想道德教育。博士論文《民族倫理的現代教育極其教育研究》。
主要成果:
1、廣東省“千百十”優秀人才基金項目子課題:《十年倫理的嬗變》子課題《貴陽大學生思想道德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全國博士學術論壇2004教育分論壇入選論文:《學在民間的傳統與路徑》,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
3、2004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子課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研究”,論文“民間道德教育的隱秘灌輸
方 式研究”、《學在民間的道德教育路徑審察》等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
4、2009年度“民間倫理共同體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助。
主要科研(或教學)活動:
1、專業課《德育原理》、《教育學》教學,公共課《大學英語》教學;
2、博士後課題《民間教育共同體研究》。
對貴州發展寄語和期望:
這裡萬山縱橫,且又嶺高水急;這裡縱谷平行,且又資源匯聚。更有清水長流,綠意撞懷;人文蔚起,碩果紛呈!

學生活動

教育系黨總支堅持環境育人的理念,這裡創設社會活動的機緣,引導大學生秉持知行合一的信念在實踐中服務人民的本領。
(一) 兒童村支教
支教隊本著“關愛小朋友、服務全社會”的宗旨,精心挑選品學兼優、熱情、有愛心的同學到貴陽兒童村為孩子義務支教助學,近幾年來,有近三百名同學躋身這個光榮的隊伍里,用愛心、關心和信心接力奉獻社會、傾心反哺故土。
(二)“導生制
“導生制”秉持“以高帶低、以老帶新”的原則,大膽啟用學生黨員承擔學業、安全、思想和活動等方面的重任。定期走訪學生公寓,約談同學,實時建檔立案,是“導生”藉此採獲第一手的管理信息,助推學生工作的有序進行。

專業與課程

科學教育(本科):為初、中等教育培養《科學》(自然科學綜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專職教師,以及高中理科綜合教師,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
主修專業課程: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科技哲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與指導、實用基本技術及技能、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等。
國小教育(文科方向)(本科):培養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堅實的教育教學技能和開拓的創新精神的通才型國小教師。
主修專業課程: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德育原理、教育科研方法、微格教學法、專業英語、兒童文學、美術與美術教育、音樂與音樂教育、語文教學與研究、數學教學與研究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