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高級中學

貴港市高級中學

貴港市高級中學(Guigang Senior High School)位於廣西省貴港市,1961年,被定為廣西重點中學。2003年,成為廣西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創建於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初名“貴縣縣立高等國小堂”。1913年,改為貴縣縣立中學,1996年,改名為貴港市高級中學。截至2016年3月,該校校園占地約305畝,有7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0多人,有教職工近300人,專任教師252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校名變更

學校創建於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初名“貴縣縣立高等國小堂”。

貴縣縣立中學(1913年-1954年) 貴縣高級中學(1954年-1971年)
貴縣工農師範學校(1971年-1978年) 貴縣高級中學(1978年-1988年)

貴港市高級中學(縣級,1988年-1996年)

貴港市高級中學(地級,1996年-至今)

校址變遷

貴港市高級中學貴港市高級中學
該校校址幾經變遷,由最初的校址西五街,到抗戰時期搬遷到離城60公里的山北鄉尚龍巖,再到東湖北邊,最後到如今的聖湖(原名聖塘)南畔。
進該校大門向西道路(啟德樓與教工宿舍之間):西五路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貴縣名士陳繼祖(字仲萱)發起籌建“貴縣縣立高等國小堂”,並捐贈禮堂及土地(位於貴縣西五街)建築校舍,還贈送經史古籍百餘種。校舍費時一年余始告落成。
1907年,開始向全縣招生。首任堂長(即現在的校長)為陳松年。因此,為紀念該校曾經在貴縣西五街辦學,以及本道路位於校園西邊,故取名為西五路。
貴港市高級中學貴港市高級中學
立德樓、明德樓與科學樓、辦公樓、圖書館之間道路:尚龍路
1938年冬起,貴縣縣城頻遭日寇飛機空襲,許多房屋被炸毀,民眾死傷慘重。
1939年1月24日,日寇飛機轟炸貴中球場,幸無師生受傷。同年6月中旬,為了師生的安全,學校只得搬遷到離城60公里的山北鄉尚龍巖的山洞裡上課。還在尚龍巖山腳下搭建幾間茅舍作臨時教室,並借用當地國小一間房子作為教師備課辦公之用。儘管辦學條件極其艱苦,但教學活動不斷,學生仍然刻苦讀書,直至1941年春才搬回縣城上課。因此,為紀念該校曾經在貴縣山北鄉尚龍巖辦學,故取名為尚龍路。
1943年,由於國中畢業班逐年增加,縣間人士積極倡議創辦高中部,時任縣長羅福康表示支持。逐於當年在貴縣東湖北邊征地60多畝建築新校舍。
1944年貴中新校舍建成。是年秋開始招收兩個高中班,從此,貴縣縣立中學成為完全中學。因此,為紀念該校曾經在貴港市東湖北邊辦學,再因本道路位於現校址的聖湖(原名聖塘)東面,故取名為湖東路。
食堂至游泳池的聖湖邊道路:聖塘路
1949年12月初,貴縣迎來了解放。貴縣縣立中學作為貴縣最高學府被人民政權接管,縣長梁寂溪兼任本校校長。後甘文詔校長按照縣委指示,率同教師實地踏勘選點,最後決定在縣城北郊的聖塘南邊征地160多畝興建貴縣中學高中部校舍。
1953年初動土,1954年夏建成,可容納高中十二個班。是年秋,高中部搬到新校舍,成為縣內第一所校舍獨立的高中,並正式改名為貴縣高級中學。
1961年5月,經自治區教育廳批准,貴縣高級中學被定為自治區26所重點中學之一。因此,為紀念貴高先輩以睿智的眼光選定聖塘之畔這片神奇的土地作為校園,故取名為聖塘路。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貴港市高級中學貴港市高級中學
截至2016年3月,該校校園占地約305畝,有7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0多人。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3月,該校有教職工近300人,專任教師252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中學高級教師93人,“21世紀園丁工程”A類培養對象13人,國家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5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個人1人,全國勞動模範2人,廣西五一勞動獎章2人,自治區優秀班主任6人,自治區優秀教師6人,自治區基礎教育名校長、名師培養對象4人,貴港市首屆教壇明星3人、學科帶頭人13人、骨幹教師7人,貴港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11人,貴港市十大傑出青年3人,享受貴港市政府特殊津貼8人,有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的教師60人。

硬體設施

據2016年7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該校教學大樓有綜合樓、東教學樓、西教學樓、北教學樓,科技樓,14棟教職工住宅樓,有學生生活綜合樓,女生公寓樓、男生公寓樓、圖書樓、食堂樓、球館、游泳池等等教育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學校添置完善了各種體育、藝術設備設施,鋪設了貴港市第一個塑膠跑道田徑運動場,專門設定了畫室、音樂室等教學設施。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學生生活綜合樓學生生活綜合樓
2016年聯考:該校600分以上人數182人(理124人,文58人),比2015年增加109人。其中理科660分以上3人,650人以上7人;文科640分以上2人,630分以上5人。一本上線人數為908人,上線率達76.50%,比去年784人增加121人,提高了7.7個百分點。其中,理科上一本721人,上線率達77.95%,文科上一本184人,上線率達71.31%。文科1人以656分排名貴港市文科第一名,位居廣西第17名。理科1人以669分排名貴港市理科第一名。
2015年聯考:該校600分以上人數74人。一本上線率再創學校歷史新高:一本上線人數為784人,上線率達68.80%;二本以上1132人,上線率達99.30%;3人被清華大學錄取,1人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4年聯考:該校600分以上186人,上一本810人,上線率達62.20%,二本以上人數1236人,上線率達95.50%;4人被清華大學錄取,3人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3年聯考:該校一本上線人數突破600大關,達675人,全區第六名,增幅全區第一,上線率達53.10%,全區第八名;二本上線人數1176人,上線率達93.00%。總分600分以上93人;2人被清華大學錄取,4人被北京大學錄取,1人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實現了“非常6+1”。
2012年聯考:該校上一本線508人,上線率達42.00%;二本上線人數首次達1000人,上線率達82.70%。
2011年聯考:該校文科600分以上人數,貴港文科前10名我校占7人;全校一本上線448人,上線率達37.00%;二本上線人數達947人,上線率達79.00%;總分600分以上21人。
2010年聯考:該校上一本線443人,上線率達40.00%;上二本線882人,上線率達79.75%。理科600分以上達19人,上北大、清華分數線7人。
2009年聯考:該校1人勇奪廣西文科綜合狀元。
2004年聯考:該校1人摘取了“廣西理科狀元”的桂冠。
1992年聯考:該校1人摘取了“廣西文史外語類狀元”的桂冠。

所獲榮譽

全國綠色學校 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全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先進學校
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自治區文明單位
廣西綠色模範單位 廣西綠色模範單位

文化傳統

學校精神

校訓
立德明智,協和創造。
校風
守紀求實,謙和進取。
教風
愛崗敬業,樂教精教。
學風
勤奮嚴謹,博學多思。
學校精神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爭創一流。
學校特色
綠色、人文、科學、優質。
育人目標
培養“心繫天下,人格健全,行為高雅,勇擔重任”時代新人。

社團文化

截至2016年3月,該校有微熹青年社等鍛鍊能力的學生社團22個;搭建有話劇晚會、跳蚤市場、遠足踏青、十大歌手、文藝匯演、愛心義賣、模擬聯合國、社區服務、科技體育藝術周等眾多展現風采的平台。

歷任校長

姓名

任職時間

姓名

任職時間

陳松年

1907-1913

盧豫冬

1946-1947

甘修己

1913-1919

岑哲光

1947-1948

梁桂碩

1919-1922

蒙長秀

1948-1949

陳勉恕

1922-1925

梁寂溪

1949-1950

李俊寰

1925-1928

岑哲光

1950-1952

潘乃德

1928-1929

甘文詔

1952-1955

朱守正

1929-1929

王進祥

1955-1958

黃滄一

1929-1930

岑鳳榮

1958-1966

李燕果

1929-1930

譚福卿

1978.9-1979.8

葉家傳

1930-1931

寧世衛

1979-1983

羅爾棻

1931-1934

傅其駒

1983-1998

黃夕青

1934-1936

沈並升

1998-2003

陳業馥

1936-1938

覃國亭

2003-2009

劉運貞

1938-1939

管升起

2009-至今

劉震霖

1939夏-1939冬



沈敬恆

1939冬-1945



鍾煥華

1945-1946



知名校友

羅爾綱

貴港市高級中學羅爾綱
曾兩次在貴港市高級中學任教,1901年1月生於貴縣,1930年畢業於上海中國公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兼南京大學教授,1954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是一級研究員,治學70年,文史兼修,特別擅長太平天國史與晚清兵制史研究,先後完成並出版學術專著40多部,發表論文40多篇,計700萬字,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學者,他是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的奠基人。

譚樹松

譚樹松,原貴港市高級中學16班學生,1954年考上中南礦冶學院,1960年留學蘇聯,後回中南工大工作,1987至1989年在西德工作,回國後在中南工大教授,精通俄英德三門外語,擔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形狀記憶合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譚仲軍

譚仲軍,1967年1月生,原貴港市高級中學42班學生,1985年考取廣西師範學院,1991年9月考取北京大學地圖學與遙感碩士研究生,1994年8月考取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球信息系統研究所地圖學與遙感專業博士研究生,1997年6月獲博士學位,是北京大學講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