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位於烏江南源平壩與織金兩縣交界的三岔河上,為烏江幹流規劃中的11個梯級電站之一。距上游普定水電站51千米,距下游東風水電站43千米,距貴陽97千米,處於貴州電網中心位置。引子渡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顧其他,樞紐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左岸溢洪首、右岸引水系統、發電廠房和開關站等建築物組成。最大壩高129.5米,壩體填築310萬米3,填築用料主要利用溢洪道及壩肩基礎開挖石碴,未設專用填築料場。採用1洞3機的供水方式,引水隧洞長874.718米,內徑10.5米,下接圓形阻抗式調壓井,井身直徑18.5米。發電廠房位於大壩下游1.2千米的胡家大地上,安裝3台12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36萬千瓦,年發電量9.78億千瓦時。GIS開關站位於廠房右側,兩回220千伏出線送至安順兩所屯變電站。水庫總庫容5.31億米3,淹沒耕地8590.44畝,移民5093人,工程總投資(動態)15.93億元。

簡介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 位於烏江上游南源三岔河的下游,貴州省平壩縣與織金縣交界處,上游距普定水電站51km,下游距東風水電站43km,距貴陽97km,處於貴州電網中心位置。工程以發電為主,水庫總庫容5.31億m3,正常蓄水位1086m,屬不完全年調節水庫。電站總裝機容量360MW(3×120MW),年均發電量9.78億kW·h,年利用小時2717h。引子渡水電站是“西電東送”的首批項目之一,擔負著“黔電送粵”的任務,它的興建對加快貴州水資源開發,促進貴州經濟發展,滿足廣東地區用電需求,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特點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 地處高山峽谷,無天然啞口布置泄水建築物,同時考慮到堆石壩填築就近利用料源,因而利用左岸山體大開挖形成溢洪道。且壩趾下游500 m範圍內的泄洪消能區右岸為深達30 m的鬆散體,地質條件較差且為順向坡,布置廠房難度大,通過綜合比較,地面發電廠房確定在遠離消能區較為寬廣的胡家大地,引水發電系統的施工與運行均相對獨立,不受樞紐其他建築物影響;主廠房基礎岩層為岩性相對較好的p2c+d長興灰岩;引水系統的進水口也選擇在庫區呈半逆向坡的P2c+d長興灰岩上,因地質構造影響,進出口均為逆向或半逆向坡,對邊坡整體穩定十分有利。

溢洪道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

溢洪道由引水明渠段、控制段、泄槽段、消能段組成,總長約600m。溢流堰頂高程1068m,共設3孔,孔口寬3×11.50m,堰頂設有三扇弧形閘門,尺寸11.5m×18m(寬×高)。閘墩厚度3m,閘墩墩頭採用尖園形,溢流堰採用WES曲線實用堰。溢流堰下游接泄槽,泄槽縱坡i=0.16。泄槽淨寬從左向右分別為12m、12.5m、12m;相應的泄槽在水平面投影長度分別約為280m,160m,140m。泄槽末端接挑流鼻坎,左孔、中孔採用曲貼角鼻坎,右孔採用斜鼻挑,坎頂高程分別為1026.59m、1037.13m、1019.57m。

發電引水洞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

發電引水洞總長約1100m,採用“一洞三機”的布置形式,由岸塔式進水口、洞身段、調壓井、壓力鋼管主管、鋼岔管、壓力鋼管支管組成。進水口底板高程1029.90m,進水口前設七孔攔污柵;樁號0-004.542m處設有閘門井,內設檢修平板閘門一道,閘門孔口尺寸9m×10.50m(寬×高)。洞身段直徑10.50m,襯砌厚度分別為0.80m和1m,隧洞縱坡i=0.9725%。阻抗式調壓井位於洞身段末端,內徑18.50m,襯砌厚度0.80m,底板高程1033.076m,頂部高程1140.50m,調壓井高度106.5m。調壓井末端接壓力鋼管主管段,段長118.70m,直徑8.70m,鋼管壁厚22mm,外側回填厚0.80m的C20混凝土。鋼管主管段末端接岔管,岔管最大直徑10.20m,岔管壁厚35~38mm。岔管後接壓力鋼管支管,支管直徑為4.94m,鋼管壁厚25mm, 外側回填厚0.70m的C20混凝土。

建設歷程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

引子渡水電站工程預可研階段的前期工作始於1995年,1996年11月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會同貴州省計委主持召開了引子渡水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審查會,通過了預可研階段的審查。1999年10月由中國水利水電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與貴州省計委主持召開了引子渡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審查會並通過了可研階段設計審查。2000年10月,國家計委以《國家計委關於貴州引子渡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國家計委計基[2000]1782號)批覆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時以《國家計委關於下達2000年電力基本建設新開工大中型項目計畫的通知》(國家計委特急計投資[2000]1784號)批准引子渡水電站工程開工建設。1999年10月28日開始進場公路施工;2000年6月和2000年9月右岸2#導流洞和左岸1#導流洞分別開始施工,並於2001年9月和2002年3月相繼完工。2001年10月16日實現河床截流,採用枯水期圍堰擋水,汛期由壩體臨時斷面擋水及導流隧洞泄洪的導流方式。2001年12月30日開始壩體填築,2002年10底填築至1075m高程;2002年1月26日開始大壩趾板澆築,帷幕灌漿試驗於2002年1月開始在右岸上壩交通洞的支洞內進行,2002年4月1日在河床趾板區開始正式施灌。溢洪道於2001年1月開始開挖,2002年10月開始澆築溢流堰前底板混凝土。發電引水隧洞開挖於2001年2月開始,2002年7月開挖全線貫通,2002年2月完成調壓井混凝土襯砌,2003年1月完成引水隧洞襯砌和壓力鋼管安裝。

建設單位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電站

貴州省黔源股份有限公司為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國家電力公司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為工程的勘測和設計單位。四川二灘國際諮詢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右岸2#導流洞和左岸1#導流洞以及發電系統土建標的監理;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諮詢中南公司承擔大壩、溢洪道及砂石骨料、混凝土拌和系統土建標監理;貴州烏江水電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承擔機電安裝標監理。承擔引子渡水電站土建工程施工和金結製作安裝以及監測的單位有:江南水利水電工程公司承擔左岸1#導流洞工程標施工;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承擔右岸2#導流洞工程標施工;411水電聯營體(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第十一工程局)承擔引水發電系統及廠房土建標施工;129水電聯營體(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第九工程局、第十一工程局)承擔大壩、溢洪道及砂石骨料、混凝土拌和系統土建標施工;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承擔防滲帷幕標施工;411機電聯營體(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第十一工程局)承擔機電安裝標的施工;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雙富(富春江、富士)聯營體承擔金屬結構製造和安裝;國電公司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科研所承擔大壩、溢洪道原型觀測系統標施工和安裝;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科研所承擔業主和監理單位委託的混凝土及施工原材料的試驗及檢測工作。

歷屆高管成員

姓 名

職 務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劉明達

董事會秘書

1999-

2012-08

毛恩涯

總工程師

2009-03-04

2012-08

陳均華

副總經理

2007-04-23

2012-08

劉俊

副總經理

2007-04-23

2012-08

李洪泉

副總經理

2007-04-23

2012-08

劉明達

常務副總經理

2007-04-23

2012-08

張志強

總經理

2007-04-23

2012-08

丁兆貴

總經理

1999-

2007-04-23

劉明達

副總經理

1999-

2006-07-16

李洪泉

副總經理

1999-

2006-07-16

岳鵬

副總經理

2002-11

2006-07-16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