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習水縣

貴州習水縣

凼石林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興義縣城南面,南盤江左岸泥凼鄉,距縣城約四十七公里。石林東起距泥凼鄉人民政府所在地二公里的風波彎,經戴家壩、白馬地,西至隴戛(又名“...

基本信息

習水縣

習水縣位於貴州北部邊緣,東南、北分別與四川纂江、古蘭、津江、合江相鄰。東西長87.5公里,南北寬50公里,總面積3124平方公里。有悠久的革命歷史,紅軍“四渡赤水”,有三渡在習水境內。酒、煤、林、煙、豬都具有突出的優勢,素有以“礦產豐富,美酒飄香”揚名於世。有苗、彝、水、侗、布依等10多個少數民族。

習水縣地處大婁山山系西北坡與四川盆地南緣的過渡地帶,境內屬中山峽谷地貌,地勢東高西低,最高處海拔1871.9米,最低處海拔275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6℃,最高氣溫42℃,最低氣溫零下10℃,無霜期248天,年均日照1183.7小時,年均降水量1142.2毫米。境內有大小河流246條,總長1400多公里,年均徑流量18.18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8.11萬千瓦。境內有煤、硫鐵、重晶石、大理石、方解石、螢石、高嶺土、白雲岩、石英沙岩、石灰岩等30多種。特別是煤資源儲量大,質地優,素有“黔北煤海”之稱,是江南12個省的優質無煙煤基地,總儲煤面積920平方公里,儲量47.8億噸,探明儲量2.9億噸;硫鐵礦查明儲量1041.7萬噸;重晶石查明儲量65.8萬噸。樹種有70多科250多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杪欏;二級保護的有銀杏、杜仲、福建柏、紫荊;三級保護的有楨楠、厚朴、紅豆杉、楠木等;用材林主要有杉、松、柏、香樟、絲栗等;經濟林主要有油桐、烏桕、油茶、漆樹、棕櫚;竹類有方竹、班竹、楠竹、鳳尾竹、慈竹等14種。果類資源有20科、39屬、107種。藥用植物有138科、354屬、609種,主要有杜仲、天麻、硃砂蓮、馬兜鈴、天冬、吳萸、半夏、黨參、厚朴、黃柏等。野生動物種類多,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有白鶴;二類保護的有獼猴、雲豹、金錢豹、林麝、水鹿、穿山甲、鴛鴦;三類保護的有蘇門羚、大靈貓、小靈貓、白鷳、金雞等。

境內有紀念紅軍“四渡赤水”的“土城渡口紀念碑”、“杉王樹”(樹齡700餘年),天然湖泊天鵝湖、二郎天主教堂,近代實業家袁錦道墓祠、小石林、長嵌溝等景點,1990年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