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譯註

貞觀政要譯註

卷第二 仁惻第二十 卷第十

內容簡介

《貞觀政要》唐吳兢撰,全書十卷四十篇,分類編輯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徵、

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時的問題,大臣們的議諍、勸諫奏議等,以規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國軍政思想。宋、元、明、清各朝對《貞觀政要》十分重視,歷代帝王都從中借鑑,以期長治久安。元代戈直又採錄唐宋二十二家大臣史家,如柳芳、歐陽修、司馬光、呂祖謙等議論,雖未收錄然可知後人之重視 。現將全書譯註,通俗易懂,作為借鑑。
《貞觀政要》全書強調臣僚諫勸帝王的作用,置立以諫諍為內容的專篇,不僅要諫諍帝王,而且也要諫勸教導太子及諸王。從這個角度說,《貞觀政要》一書就是吳兢通過樹立唐太宗及其“貞觀之治”的榜樣,用以開異和諫勸唐中宗、唐玄宗及其後的繼承者。

圖書目錄

前言
卷第一
君道第一
政體第二
卷第二
任賢第三
求諫第四
納諫第五
卷第三
君臣鑑戒第六
擇官第七
封建第八
卷第四
太子諸王寫分第九
敬師傅第十
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
諫太子第十二
卷第五
仁義第十三
忠義第十四
孝友第十五
公平第十六
誠信第十七
卷第六
儉約第十八
謙讓第十九
仁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語第二十二
讒邪第二十三
悔過第二十四
奢縱第二十五
貪鄙第二十六
卷第七
崇儒學第二十七
文史第二十八
禮樂第二十九
卷第八
務家第三十
刑法第三十一
赦令第三十二
貢賦第三十三
辯興亡第三十四
卷第九
征伐第三十五
安邊第三十六
卷第十
行幸第三十七
畋獵第三十八
災祥第三十九
慎終第四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