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蠕形蟎病

豬蠕形蟎病

豬蠕形蟎病是豬的一種皮膚寄生性疾病,是由於蠕形蟎寄生在豬的皮脂腺和毛囊而引起的皮膚性疾病。

基本信息

概述

發病機理發病機理
本病是由豬蠕形蟎寄生於豬的皮脂腺毛囊內引起的皮膚寄生蟲病,亦稱脂蟎病或毛囊蟲病。發病先見於眼周、鼻部及耳基部,後向其他部位蔓延;可見患部出現針尖、米粒甚至核桃大小的白色結節,細菌感染時構成膿腫,有時病豬皮膚增厚、不潔、凹凸不平而覆以皮屑,並發生皺裂。

臨床症狀

豬蠕形蟎病一般先發生於眼周圍、鼻部和耳基部,而後逐漸向其他部位蔓延。痛癢輕微,或沒有痛癢,僅在病變部位出現針尖、米粒甚至核桃大的白色的囊。囊內含有很多蠕形蟎、表皮碎屑及膿細胞,細菌感染嚴重時,成為單個的小膿腫,最後連成片。有的患豬皮膚增厚、不潔,凹凸不平而蓋以皮屑,並發生皺裂。

診斷

本病的早期診斷較困難,可疑的情況下,可切破皮膚上的結節或膿包,取其內容物作塗片鏡檢,以發現病原體。豬蠕形蟎感染時應與疥蟎感染相區別,本病毛根處皮膚腫起,皮表不紅腫,皮下組織不增厚,脫毛不嚴重,銀白色皮屑具黏性,搔癢不嚴重。疥蟎病時,毛根處皮膚不腫起,脫毛嚴重,皮表紅而有疹狀突起,但皮下組織不增厚,無白鱗皮屑,但有小黃痂,奇癢。

防治

發現病豬時,首先進行隔離,並消毒一切被污染的場所和用具,同時加強對患畜的護理。治療可採用下述藥物:0.2%威遠金伊維預混劑,子豬每噸料拌1千克本品,育肥豬每噸料拌2千克本品,種豬每噸料拌2.5千克~3千克本品,各連用7天。
皮下注射出口金伊維,劑量為每千克體重0.3毫克,每周注射1次,3次~4次為一個療程。
愛普利注射液,1毫升/35千克體重,同時可驅除豬的各種線蟲。每周注射1次,3次~4次為一個療程。
對膿包型重症病例還應同時選用高效抗菌藥物,對體質虛弱患畜應補給營養,以增強體質及抵抗力。當繼發細菌感染時,可局部套用抗菌、止癢、抗過敏藥物。全身感染面積大時,可口服這些藥物,有助於治療繼發性細菌感染。

處方

處方1: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按0.3mg/kg體重用藥,1次頸部皮下注射。
處方2:14%碘酊,患部皮膚塗擦6-8次。
處方3:苯甲酸苄酯33ml,軟肥皂16g,95%酒精51ml。用法:均勻混合供作小面積局部塗擦(大面積塗擦時會出現副作用),每日塗擦2次,每次間隔1小時。
處方4:白降汞5g,硫黃10g,石炭酸100g,氧化鋅20g,澱粉15g,凡士林100g,均勻混合後塗擦患部。
處方5:雙甲脒,配成0.1%-0.15%溶液塗擦患部,每日1次,連用4次。

處方6:敵百蟲,配成6.8%溶液塗擦患部,每日1次,連用3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