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備

《尉繚子·十二陵》:“無過在於度數,無困在於豫備。 ”《朱子語類》卷七五:“重門擊柝以待暴客,只是豫備之意。 ”

詞語信息

yù bèiㄧㄩˋ ㄅㄟˋ 豫備

詞語解釋

(1).猶準備。《尉繚子·十二陵》:“無過在於度數,無困在於豫備。”《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 宋 葉適 《高夫人墓志銘》:“夫人前數年,逆知將終,首飾履緣,無不豫備。” 葉聖陶 《小銅匠》:“這一天學校里整理房屋,豫備暑假後開學。”
(2).謂事先戒備。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義法》:“兵已加焉,乃往救之,則弗美。未致豫備之,則美之,善其救害之先也。”《朱子語類》卷七五:“重門擊柝以待暴客,只是豫備之意。” 清 黃遵憲 《台灣行》:“平時戰守無豫備,曰忠曰義何所恃?” 魯迅 《書信集·致李秉中》:“上月二十八之事,出於意外,故事前毫無豫備,突然陷入火線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