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莊秦氏婦科

象莊秦氏婦科

“象莊秦氏婦科”始創於清朝中葉嘉慶年間,至今已祖傳十代,有二百多年歷史。因秦家人世代居住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鄉象莊村,獨創中醫婦科,聞名華夏,且世世代代祖傳至今,故而得名 “象莊秦氏婦科”、“象莊婦科”。

簡介

乾隆年間,秦氏婦科的創始人秦世祿,居住象莊鎮,在起家門,以施捨茶水聞名鄉里。遠近遊客商闊,常在其門前大槐樹下飲水歇息。有一次,一個遠方騎馬來客,念秦世祿年老志誠,心地善良,又是施善於路人,就傳以秘方。此秘方主治“男婦塊疾,婦女氣血凝滯,月經不調”等婦女諸病的藥方,讓他施於病家。由於藥物配伍合理,價格低廉療效奇特,很受民眾歡迎。

長期施藥治病,使秦氏逐步積累了治療婦科病的經驗。經過秦的精心研製,隨創“足以起千季之沉疴,救一般婦科之生命”的丸藥,獨辟町畦,口碑載道,聲望大振。在施捨藥物時,每付藥又附有一粒紅丸,效果奇特:無病可穿腸而過,有病則病化痰隨大便而下,具有引證求病的效果。隨後開創“杏林堂”,專賣祖傳丹方“求病丸”,掛牌賣藥。

發展

歷程

創始人秦世祿研製“求病丸”,選藥精良,製作講究。秦家常到當時他省馳名中外的中藥集散地—小禹州採購,還到遙遠的西藏採購藏紅花,到福建省採購好紅曲,到青海省西寧等地購買地道的好大黃等藥材,用石磨碾成細粉精心製作成丸。他們的“求病丸”,以施捨為主,有時“杏林堂”也廉價收費。並以口授方式,父傳給子,子傳給孫,綿延下來。

據查,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秦氏第二代秦學道曾經印票隨藥發行,以示象莊秦氏聲望和“求病丸”的神效奇能,開始有了文字記載。

到第五代傳人秦仙洲時,聲望更大,影響頗遠;除發行“求病丸”外,還兼治婦女雜病。開始用中醫理論進行辯證施治,指導臨床治療,其時發展較快。

到第六代傳人秦曾智(乳名秦士裕,字明甫)時,他潛心醫學,精製方劑,創製丸散膏丹兼精醫方,引藥入勝,應手奏效,其用藥有妙手回春之著稱。他在繼承祖業的基礎上,精於兒科、外科、針灸等術。創製天德散、珍珠散、海馬拔毒散、橡皮散等兒科、外科良藥,具有神奇功效。求藥者遍及省內外,近至中原各地,遠行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等地區。求醫者絡繹不絕,診治的病症日益擴大。

為了使求醫者能依據病症用藥,不出差錯、不延誤病情,秦士裕對發行的傳票進行精心修改,對所治病症又進一步明確說明,更加貼切實用。

祖傳原則

在封建社會裡,象莊秦氏祖傳婦科,始終遵循著“傳大不傳二。傳男不傳女,”的真傳祖傳原則:只把傳家之寶傳於長門、長子、長孫。當時,象莊秦氏門裡,非長門的登科、曾旺、登雲、登永多家掛起“杏林堂”招牌,行醫於世,第六代傳人秦士裕(曾智),為了顯示本門為長門正宗傳人,與其他各家有所區別,隨“杏林堂”改為“大杏林堂秦士裕祖傳丹方求病丸”。印票:門前有一棵大槐樹及十塊匾額形象為記。(可惜,十塊金匾文革被毀)

歷史地位

“象莊秦氏婦科”,在省內外久負盛名,深受省內、外各地民眾的敬仰。據《河南府志》記載,早在清代就被推為十大名醫世家,當時就享譽中原及西北五省。在國民黨把洛陽作為政府之行都時,到象莊秦氏婦科診所求醫問藥者車水馬龍,每天都在上百人之多。其中,不僅有普通的商人、百姓,更有國民黨政府的高官要人及家眷、社會名流,就連時任第一戰區長官司令的蔣鼎文,也攜家眷前往象莊秦氏婦科診所就診。1948年洛陽解放,陳庚將軍專門發布文告,要求對祖傳秦氏婦科予以保護,並攜夫人前往象莊秦氏婦科診所慰問七代傳人秦思溫且就醫。當今,“象莊秦氏婦科”作為河南省中醫三大優勢特色專科之一,早已載入河南省衛生志,並享譽海內外,受到醫藥界和社會的廣泛讚譽。

美稱

“象莊秦氏婦科”,在衛生事業中具有獨特位置;在祖國醫學寶庫中,是顆閃閃發光的寶珠,璀璨奪目。被人們冠以“送子觀音”、“當代神醫”、“當代華佗”等美稱.

東都漫士《洛陽賦》有:“平樂正骨,杏林獨秀;象莊婦科,醫林奇葩。”之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