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術語

象棋術語

象棋術語為在下象棋時才使用的專業術語,有些也在生活中漸漸被人們使用。

第一部分

將軍
 也稱“照將”。“打將”、“叫將”,簡稱“將”。對局中,一方在下一步棋要去吃對方將(帥)時的稱謂。被將軍一方必須“應將”;無法應將者,稱為“將死”。有些地區,在對局中出現將軍時,需叫一聲“將軍”,以提醒對方。
應將
也稱“解著”。指被將軍的一方所採取的保衛的著法。對局中,一方叫“將軍”,另一方必須“應將”。
將死
對局中,被“將軍”的一方如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
困斃
也稱“欠行”、“無棋”。“無著”。對局中,以己方棋子圍困對方將(帥),使之無應著可動而認輸。運用此著法,有時需注意將、帥間的制約關係。並充分運用以己方將(帥)控制對方將(帥)的手段。

將、殺、捉等攻擊手段,統稱為“打”。“打”與“閒”是一對矛盾概念,設立這兩個概念,會使我們在分析和裁定棋例案例時可以節省很多語言,既概括又方便。
動子
在循環著法中,雙方相應所走動的棋子習慣上稱“動子”,它是給一著棋定性時必須首先考慮的棋子對象。
相關於
走動棋子b,雖然b本身不作打,卻造成己方的棋子a作打,或造成b與a聯合作打,那么這時b就是與a作打的“相關於”。根據打的類型不同,分別稱“將的相關子”。“殺的相關於”和“捉的相關於”。
相關子的特點是:有它才有打,無它便無打。它雖然本身不作打,但卻是產生打的原因,因此它在打中起間接作用。它也是給一著棋定性時必須考慮的棋子對象。

凡走子與同等子力互換吃去者,稱為“邀兌”,簡稱為“兌”

無根子送吃,而對方同兵種子一旦吃掉此子後,不致立即被將死或立即在子力價值上遭受損失者,稱為“獻”。

凡走子阻攔對方棋子的活動,而又不具攻擊作用者,稱為“攔”。

凡走子盯牽對方有根子,而又不具攻擊作用者,稱為“跟”

凡走子性質不屬1將殺捉者,統稱為“閒”。兌、獻。 攔、跟均屬“閒”的範疇。
長將
凡走子連續不停照將,而形成循環者,稱為“長將”。
長殺
凡走子連續不停叫殺,而形成循環者,稱為“長殺”。
長捉
凡走子連續追捉一子或數子,而形成循環者,稱為“長捉”。
長兌
凡走子連續不停邀兌者,稱為“長兌”。類似解釋也適 用於“長獻”、“長攔”、“長跟”。
長打對長打
凡雙方走子循環反覆,步步是打者,稱為“長打對長打”。它是棋例案例的基本類型之一。

第二部分

二打二還打
在循環看法由兩個回合構成的案例中,雙方看法步步為打者,稱“二打二還打”。它屬長打對長打。
長打對非長打
雙方走子循環反覆,一方步步是打,中間沒有閒著;另一方中間有閒著者,稱為“長打對非長打”。它也是棋例案例的基本類型之一。
二打一還打
在循環著法由兩個回合構成的案例中,一方兩著全為打,另一方在相應的兩著中一步是打一步是閒者,稱為“二 打一還打”。它屬“長打對非長打”。
這一概念在1979年規則中下定義時出現失誤,當時的定義是:“凡一方走出兩打,其中有一步是為了解打時、則稱為‘二打一還打’;無論是無變或有變不變,均作和。”這個定義是規則的重大失誤。二打一還打本來是指雙方而言的,而現在變成了“一面官司”;只聽一面之詞就判案,失去了公允,有損棋藝,也違背了1973年規則對此概念的原意,因此被87規則重新糾正過來。
有根子·無根子·假根子·少根子
凡有己方棋子(包括暗根子)充分保護的棋子,稱為“有根子”;反之,稱為“無根子”。
形式上是根,實際上起不到保護作用,稱為假根或少報。受這種根所保護的棋子分別稱為“假根子”、“少根 子”。假根子、少根子按無根子處理。
禁止著法
凡單方面走出長打者,稱為“禁止著法”。
本概念有兩個內涵:一是指單方;二是指長著中步步是打。二者缺一均不能稱為禁止著法。實踐中有人稱“將。殺、捉都是禁止著法”,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比如“一將一閒”就不屬禁止著法,但裡面可有“將”。導致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忽略了“長著”這個內涵。應該說“單方長將、長殺、長捉都是禁止著法。”有人還說“禁止走的看法就叫禁止著法”,這種解釋很滑稽,於是他把“二打對一打”。“長打對非長打”、“二將對一將”也都列入了禁止著法行列。導致這種錯誤的原因就是忽略了定義中“單方”這個內涵。應該說二打對一打、長打對非長打、二將對一將各屬棋例案例類型之一,其中二打方、長打方、二將方都屬禁止著法。
允許著法
凡單方面走出非長打者,稱為“允許著法”。
第一反擊
這是87規則中的一個術語:“當甲方走出打時,而乙方有時可以立即把甲方直接造成打的棋子或其他有關棋子吃掉,使甲方打的計畫落空。乙方可能採取的這種手段稱為‘第一反擊’。”在99規則里,它融入“送吃”概念中。
聯合捉子·配合捉子
凡一方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棋子共同擒捉對方的棋子,而又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一個都無法哈子時,就稱為“聯合捉子”。
若其中有部分棋子只起拴綁、封禁等輔助作用,缺少之後仍能吃子時,則稱為“配合捉子”。 這兩個概念是87規則專為解釋“從捉到捉”條款而設立的,99規則已將“從捉到捉無新的捉子行為”判閒,這兩個概念也隨之被省略了。但它們在鑑定某子是不是打的“相關子”的時候,仍有實用意義,應該把它們弄懂並記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