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孔廟

孔廟特色

1. 建築物以磚造為基礎、屋頂為雕龍畫鳳采採用台灣阿里山上之上等高貴木材構造。當時有苗栗協發制材所協助,在阿里山林場找尋稀少且高貴之梓荊樹三根,做為本宮棟樑之用,同時到四處找尋老樟樹為材料,雕刻獅象花斗之構造,系儒、釋、道三教合一,為典型之道教寺廟配飾之廟宇結構。
 2.全省唯一有恭奉孔子聖像,且以民間經營之孔廟,其他縣市是以孔子牌位供信眾參拜。
 3.廟宇內外皆有對聯,以尊崇孔夫聖人之豐功偉績,亦繼續經營象山書學院,教授四書五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四言雜字、增廣昔時賢文等。
 象山孔廟總幹事廖煥維:“象山書院的背景,最先不是孔廟,而是叫“大洞堂”,那時是供奉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及司命真君)。清光緒年間即有聚落的形態,當時的象山書院在清光緒時就有形成的觀念。日治時期,農閒時,窮苦的學子就到旁邊的廂房成立象山書院(孔廟成立之後才有書院)。日人實施皇民教育,日人抑道揚儒。象山孔廟融合了儒道釋,三位一體,所以象山孔廟的建築呈現道教風格。今年打算整修象山孔廟,把它修成跟一般孔廟一樣(沒有金身、垂珠)。”玉皇大帝的垂珠有12條,就位階而言,玉皇大帝的位階比孔子高,故孔子的垂珠有9條(低於12條);但廖總幹事卻有自己一番的見解,他認為孔子不論三教九流皆有教無類,故孔子的垂珠有9條!

交通

搭車:自苗栗搭往新竹的新竹客運,在扒子岡站下車。下車後回走約300公尺,左轉進入文化大樓牌坊,即可至孔廟。
 開車:
 1、南下者由頭份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1號省道在尖山轉13號省道,穿越高速公路涵洞南行,在岡見橋旁循指標前行即抵。由交流道至此17.1公里。
 2、北上者由苗栗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6號省道經苗栗市接13號省道東行過頭屋大橋、岡見橋後不久,循指標右轉續行即抵。由交流道至此10.1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