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惠鎮

豐惠鎮

英台故里豐惠鎮,位於上虞市東南部,地域面積118平方公里,轄79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常住人口5.7萬人,是一個具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縣城。

基本信息

豐惠鎮豐惠鎮
英台故里豐惠鎮,位於上虞市東南部,地域面積118平方公里,轄79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常住人口5.7萬人,是一個具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縣城。

地區概況

2004年,豐惠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6億元,財政收入600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200元,是上虞市的工業強鎮、農業大鎮、文化名鎮和旅遊新鎮。1996年以來,先後創建成為省教育強鎮、省旅遊城鎮、省體育先進鎮、省文明鎮、省衛生鎮、全國千強鎮、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先進單位。
工業經濟量質並舉
通過政府的積極引導和精心培育,企業主動創業擴張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2004年,全鎮實現工業產值43億元,現有各類工業企業720餘家,其中規模企業38家,湧現了以浙江大普集團有限公司、浙江銀邦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紫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正元襪業有限公司、浙江豐惠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骨幹企業群體,形成了以輕紡化纖、手套襪業、銅管銅材、建築安裝為主體的工業產業體系。勞保塊狀特色明顯,是全國最主要的手套襪業出口基地之一,目前,勞保企業總數已達310家,總資產9.2億元,從業人員6982名,年生產能力達到3000萬打襪、6000萬打手套,2004年行業實現產值15億元,出口交貨8億元。豐惠的工業經濟實力雄厚,配套緊密,科技含量較高,業已擁有各類高新技術企業12家,建有各級企業技術中心23個,己與31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歷年來,共開發各級新產品250餘個,申報國家專利23項,引進推廣成果70餘項,累計引進高級專業人才600多名,先後有19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
對外開放獨領風騷
依託紮實的工業基礎,廣開渠道引進境內外的資金與企業,現己擁有外商投資企業54家,總投資13877.2萬美元,註冊資金9616.7萬美元,累計契約利用外資4172.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 2704.7萬美元,利用外資的水平逐年提高,引資區域涉及日本美國英國德國韓國等國家和香港台灣等地區。為進一步吸納外來項目、外來資金、外來客商投資豐惠,在繼續完善城北一期工業區的基礎上,新規劃了2000畝配套完善的工業新區,出台了鼓勵外來投資的一系列優惠獎勵政策,吸引廣大有識之士來豐惠實現創業理想!
現代農業方興未艾

在毫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同時,充分利用豐富的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效益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重視科學種養,注重品牌經營,大面積、大規模的種養基地建設已經成為豐惠現代農業的特色與亮點,業已建成10000畝青梅基地、6000畝青蝦基地、3000畝花卉基地和10萬羽大白鵝基地,是聲名遠播的“青梅之鄉”、“青蝦之鄉”。農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全鎮農業企業總數達到19家,聯結基地2.9萬畝,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1.05億元;農業組織化程度有新提高,組建舜農果業、新星鵝業、恆綠花卉、西溪湖水產等四家合作社;同時,還申請註冊了“岫”牌油桃等農產品商標9隻,“草鳳”牌白鵝等7隻農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11個農產品基地被認定為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

經過廣泛認證和科學規劃,豐惠在保護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將新城區的建設與老城區的改造有機結合,老城區適度拆遷,新城區北拓西展,以經營城鎮的理念,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高強度投入,快節奏實施,先後投入近2個億的資金,開通環城南路、環城西路,拓寬百豐公路,硬化大普路,延伸人民路,城鎮框架已拉大到8平方公里。新建萬噸級自來水廠、110千伏變電所、ADSL寬頻網路,使城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提前配套,隨著農貿市場、購物超市、影劇院、體育場、大酒店等公建設施的日趨完善,中心集鎮的集聚功能與輻射作用更為增強,千年古城披上了靚麗的新妝。
社會事業和諧發展
歷屆豐惠鎮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各項社會事業建設,深入開展創建“平安豐惠”活動,快速組建鎮維穩中心並投入有序運作;投資100餘萬元改建敬老院;全面覆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認真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款的補償及征繳工作;重視學校建設,投資1000萬元的鎮小易地新建工程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投資600餘萬元的鎮中綜合樓和祝家莊國小綜合樓擴建工程正在建設施工之中;不斷深化文明村鎮、衛生村鎮、特色村鎮創建活動,歷年來,累計創建成功上虞市級衛生村44個,紹興市級衛生村6個,上虞市級文明村(單位)60個,紹興市級文明村(單位)9個,省級文明單位2個;創建成功紹興市文化示範鎮;並積極準備省級生態鎮創建。

風景文化

豐惠鎮鳳鳴山景區
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使豐惠鎮具有十分優越的旅遊資源:建於元代的九獅橋、鸞鳳和鳴的仙姑廟、明代風格的大宅院、幾經興衰的藥師寺等等。

鳳鳴山

鳳鳴山坐落於上虞市豐惠鎮東南4公里,距上虞市區17公里,為國家2A級景區,景區面積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疊瀑、蒼山翠綠、小橋流水的自然美而聞名,其中“懸石飛瀑”、“千年古藤”二景區點堪稱奇觀。

鳳鳴山文化歷史積澱豐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東漢煉丹術家道教祖師魏伯陽煉丹遺址。魏伯陽一生在鳳鳴山煉丹修性並留下《周易參同契》一書,後被尊為“萬古丹經王”。該書在養生學古化學所歷學方面有其獨特的貢獻,在國外稱此書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書籍。景區內鳳鳴真人祠始於漢代之最,至今已有二千餘年歷史,東晉謝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葉經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游。

人文歷史

豐惠鎮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從東漢化學始祖魏伯陽,晉代著名才女祝英台,到大革命時期傑出的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王一飛,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鬍愈之、當代茶聖吳覺農、全國政協常委范壽康,都出生在這塊土地上。

孟嘗

豐惠鎮孟嘗像
孟嘗字伯周,生卒年不詳,東漢會稽上虞豐惠鎮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潔奉公著稱,為民興利除弊,百姓稱為神明。但由於志趣高尚,潔身自好,長期不得升遷,後來隱居耕田。桓帝時,雖有人多次舉薦他,但終不見用。年七十,死於家。事見《後漢書·孟嘗傳》。關於孟嘗,有著名的成語“合浦珠還”,說的是合浦不產穀物,沿海出產珍珠,由於前任太守貪污受賄,珍珠紛紛運往相鄰的交阯郡內。孟嘗到任,革除敝端,遷離的珍珠又回到合浦。後遂用“合浦珠還”比喻人去而復還或物失而復得,對其人或其物有稱美之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