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童話

《豐子愷童話》,作者是豐子愷,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4年3月1日出版,這冊子裡的十幾個故事,原是對小朋友們的笑話閒談。但笑話閒談,我也不歡喜光是笑笑而沒有意義。所以其中有幾篇,仍是茯苓糕式的:一個故事背後藏著一個教訓。這點,希望讀者都樂於接受,如同我小時愛吃茯苓糕一樣。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小時候要吃糕,母親不買別的糕,專買茯苓糕給我吃。很甜,很香,很好吃。後來我年稍長,方才知道母親專買茯苓糕給我吃的用意:原來這種糕里放著茯苓。茯苓是一種藥,吃了可以使人身體健康而長壽的。

豐子愷童話

後來我年紀大了,口不饞了,茯苓糕不吃了;但我作畫作文,常拿茯苓糕做榜樣。茯苓糕不但甜美,又有滋補作用,能使身體健康。畫與文,最好也不但形式美麗,又有教育作用,能使精神健康。數十年來,我的作畫作文,常以茯苓糕為標準。

這冊子裡的十幾個故事,原是對小朋友們的笑話閒談。但笑話閒談,我也不歡喜光是笑笑而沒有意義。所以其中有幾篇,仍是茯苓糕式的:一個故事背後藏著一個教訓。這點,希望讀者都樂於接受,如同我小時愛吃茯苓糕一樣。

本書目錄

吃糕的話——代序

博士見鬼

伍元的話

一簣之功

油缽

赤心國

生死關頭

夏天的一個下午

種蘭不種艾

有情世界

賭的故事

大人國

姚晏大醫師

斗火車龍頭

騙子

銀窖

獵熊

毛廁救命

為了要光明

作者介紹

豐子愷(1898—1975年)漫畫家、作家、翻譯家、美術教育家。原名豐潤,又名豐仁。浙江崇德(現屬桐鄉)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繪畫。1921年東渡日本,學西洋畫。回國後在浙江上虞春暉中學和上海立達學園任教。1925開始文學創作並發表漫畫。1928年任開明書店編輯。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以漫畫著名藝壇。並寫作了以中小學生和一般音樂愛好者為對象的音樂讀物32種。文筆淺顯生動,起了普及西洋音樂知識的啟蒙作用。50年代還從事介紹蘇聯的音樂教育、音樂情況及翻譯歌曲。抗戰爆發後,舉家內遷,在任教的同時積極從事抗日文化活動。抗戰後返滬杭,居家從事創作和翻譯。新中國成立後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等職。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主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等。漫畫有《子愷畫全集》。譯著有日本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俄國屠格涅夫的《初戀》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等。出版有《豐子愷文集》(7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