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民自由

讓人民自由

《讓人民自由》約翰·鄧恩著,提供了目前對民主政治最準確、周全、細密的描述。本書不僅是敘述民主的概念史,也是英國出版界多年來,最具原創性和啟發性的政治作品之一,一如霍布斯般以簡約犀利的風格書寫。

基本信息

譯者: 尹鈦
作者: [美] 約翰·鄧恩
副標題: 民主的歷史

《讓人民自由》封面《讓人民自由》封面
ISBN: 9787513301008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1

簡介

這部文采洋溢的名作可能提供了目前對民主政治最準確、周全、細密的描述。
劍橋學派的代表人物約翰·鄧恩講述了“民主”作為一個詞語、一種觀念,以及與之相關的諸多政治實踐的演變歷程;描述了它如何在兩千五百年前作為希臘應對地方性困境的一種臨時補救措施而出現,在經歷短暫而耀眼的一時興盛之後,幾乎在各處式微達兩千年之久後又令人驚異地登場,主導了整個世界的政治想像,成為西方推薦給其他國家的文明之政治核心。
在“民主”主宰了政治言辭的今日世界,我們有必要去探究,這一內核究竟意味著什麼?在這漫長的歷史中它經歷了怎樣的魔幻變形,帶來怎樣的後果?
約翰·鄧恩描述了人民管理的起始以及現下的情況。他將歷史和概念交錯,鮮活地呈現出贊成和反對民主的兩派意見,特別是在美國和法國大革命的階段……如果你想縝密地思考民主的缺點和挑戰,這是最佳的著手處。
——《經濟學人》(Economist)
本書不僅是敘述民主的概念史,也是英國出版界多年來,最具原創性和啟發性的政治作品之一,一如霍布斯般以簡約犀利的風格書寫。
——喬納森·桑普頓(Jonathan Sumption)

內容概述

英國著名政治理論家約翰·鄧恩的這部《讓人民自由:民主的歷史》以歷史、語言概念及政治實踐三重敘事的框架講述“民主”在人類政治史上的登場與演變,使“民主”的來龍去脈清晰地展現在歷史與現實的圖景中。在古代雅典城邦中,它成為一種權力的組織方式和一種生活方式,以後卻式微達兩千年之久;然後它作為一個現代政治的選擇方案而起死回生,在經歷過美國獨立和法國革命之後,逐漸成為現代政治中最能被接受的政治管理模式。在這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語義的變化與政治實踐的撲朔迷離使它在延續的同時增加了複雜性,在不斷喚起忠誠的同時也不斷招來了恐懼與反對。如果從整體性表述的角度來看,該書或許還不如收入《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中分別由R. A. 達爾和B. R. 巴伯撰寫的兩個“民主”條目來得好些,但是它的長處是在對歷史語境的還原中闡釋“民主”這個概念與政治實踐的細微變化,以及它曾面對的各種質疑和抵制。
作者在書中追問的是,“為什麼,竟然是這個詞,在全球範圍內贏得了終極政治讚譽的詞語角逐之爭?它究竟有什麼了不得的地方,使它取得了這樣極為出色的勝利?我們現在認為的民主所暗含的那些觀念,如何最終並且在經歷了如此多的世紀之後,壓倒了那些在如此漫長的時期內輕而易舉地統治那么久的各種觀念的?它是怎樣抖落身上的一長串狼藉的聲名,使自己(這樣一種記錄形式)從一種不摻感情的描述或者使人憎惡的描述性的詞,變成了一種人們充滿信心且語意堅定地向別人推薦的政治方案?它又是怎樣獲得其雅典的發明者從來沒打算賦予它,也根本無法想像到的那種普世性的魅惑力的?”“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一個非常具有政治意味的詞語的極為政治化的歷史。”(第4頁)但是,作者並沒有美化這一不斷取得勝利的統治方式,相反卻是處處設定質疑、常常表示出對現代民主制度的弊端的批判。在經過權衡之後,應該說,民主是人民為了保護自己的自由而決心付出的代價(第10頁)。在書中,作者對美國革命的論述清楚地表明了這種觀念的發展,以及在經過法國革命之後它在歐洲政治中的登場。最後,作者堅定地否定了那種以文化傳統差異為理由拒絕民主這種政治模式的說法,甚至進一步指出這些民主的反對者雖然隱藏有對西方和美國的不滿,但更重要的還是他們仍然具有賴以繼續統治的基礎和方式,而這種前景則是在內部被公開地推翻(第203頁)。為什麼與其他制度相比只有民主制度最能接近於“讓人民自由”的理想?因為只有這個制度最有可能與思想自由、表達自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而不受限制的權力必然是對個人自由的極大壓迫。

作者簡介

約翰·鄧恩(John Dunn),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榮譽教授,著名政治理論家,現代西方思想史研究領域中聲名卓著的劍橋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他那一代中最具有原創性和重要性的思想家”,其成名研究是洛克政治思想研究。他和同事昆廷·斯金納、約翰·波科克等人一起,強調要通過詳細的歷史研究方法,在歷史的語境中來闡明和重構政治思想家在從事撰述時真實的政治意圖,從而為政治理論的研究開闢了新的局面。著有《民主的歷程》、《失去理智的狡詐:對政治的理解》、《約翰·洛克的政治思想》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