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時代的管理智慧:儒墨道法與現代管理

對孔子思想的評價 老子思想的內容 莊子思想的內容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鷺江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叢書名: 名家論壇
平裝: 27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45900286, 9787545900286
條形碼: 9787545900286
尺寸: 22.8 x 16.6 x 2.4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周建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山東大學歷史學學士、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在北京大學為企業家特訓班和MBA學員講授《行銷學》、《企業家學》、《管理思想史》等,受到企業界人士的歡迎。2003年8月至今,擔任《名家論壇》節目的主講教師。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工作,曾發表文章30多篇,著作有《洋務運動與中困早期現代化思想》、《行銷管理:理論與實務》、《企業文化》、《成敗晉商》等。

內容簡介

變革時代的管理智慧:儒墨道法與現代管理》是由山東教育電視台《名家論壇》欄目熱播的管理學講座——《儒墨道法與現代管理》的演講稿編輯整理而成。《變革時代的管理智慧:儒墨道法與現代管理》主要探討的是中國古代哲學的誕生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先秦諸子之百家爭鳴,從表面來看好像是不同學派間的思想之爭,但就其本質來看則是圍繞如何構建未來社會的制度之爭。
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春秋戰國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時期,它是中華民族的思維、文化定型的時期。從經濟上講,這是公有經濟向私有經濟轉變,集體勞作的生產方式向個體家庭生產方式轉變的社會大變革時代;從政治上講,這是國家由間接管理天下的分封制向直接管理天下的郡縣制轉變,中央政府由鬆散的聯邦體制向高度的中央集權體制轉變的時期;從文化上講,這是德禮思潮興起,既講“德治”又講“禮治”,既講強化政府權威又講對政府權威加以制約的百家爭鳴的時期。

目錄

第一章 為什麼要研究“儒墨道法”
中國人沒有信仰嗎
儒墨道法四家思想對現代管理的啟發
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
第二章 變革的時代與“儒墨道法”的產生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大變革的特點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大變革的原因
社會意識形態的轉變
第三章 儒家與法家的思想——管理者的馭下之道
儒家和法家的工作方法不同——王道和霸道
制度和文化兩種管理方式
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方法不同
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思想不同
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思想對現代管理的意義
第四章 墨家與道家的思想——被管理者的思想
墨家和道家所代表的利益階層
墨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異同
墨家和道家思想對現代管理的意義
第五章 儒墨道法四學派之間的關係與政治主張的分歧
儒墨道法四學派之間的關係
儒墨道法四學派政治主張的分歧
第六章 儒家思想成為社會管理的指導思想
儒家思想是一個非常具有開放性的思想體系
儒墨道法四學派在對待政府態度上的不同
為什麼社會接受了儒家思想
墨道法各學派的不足
第七章 將儒墨道法思想融入現代管理實踐
儒墨道法思想在現代管理實踐中的套用
將儒家思想運用到現代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第八章 環境因素對儒家思想傳播的影響
儒家思想的四個發展階段
儒家思想在東亞社會的傳播
中國的環境特點及儒家思想的傳播
第九章 儒家思想的基本內容
儒家的基本主張
儒家的理論範疇
第十章 孔子思想評價中的幾個問題
孔子的出身與他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關係
對孔子思想的評價
近代為什麼要“打倒孔家店”
在什麼情況下儒家思想受抨擊
毛澤東為什麼要“批林批孔”
孔子是不是一生不得志
孔子為什麼做官時間不長
孔子為什麼很欣賞顏回
孔子對待財富的態度
孔子是不是有愚忠思想
孔子是不是有愚孝思想
為什麼孔子能完成大變革時代賦予的任務
第十一章 孔子的義利觀——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孔子管理思想的目標
孔子管理思想的出發點
如何看待貧富差距現象
解決貧富差距矛盾的辦法
順應人們對利的追求
調節人們物質利益關係的原則——見利思義
如何在生活中貫徹“義”的思想
第十二章 孔子的領導觀——如何提高領導素質
怎樣提高領導素質
怎樣提高領導者的愛心
怎樣提高領導者的能力
領導者怎樣發揮領導作用
第十三章 孔子思想中引起爭議的幾個問題
孔子是不是有平均主義思想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不是要求做老好人
孔子是不是不重視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
孔子是不是歧視婦女
孔子是不是沒有法制觀念
第十四章 孟子的仁政主張和“人性善”思想
孟子生活的時代背景
仁政的內容
孟子的“人性善”思想
第十五章 荀子的“人性惡”思想
荀子生活的時代背景
“隆禮”與“重法”
荀子的“人性惡”思想
對“人性善”與“人性惡”理論的評價
管理社會大規模組織的方法和原則
第十六章 墨子和墨家思想
墨子生活的時代背景
墨子的家庭出身
墨家思想的主要內容
墨家學說的命運
墨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對墨子管理思想的評價
第十七章 道家和道家思想的產生
“道家”名詞的出現
道家思想出現的土壤
隱士的兩種選擇
道家的社會批判精神
道家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
第十八章 老子的思想及其影響
老子其人及其時代
老子思想的內容
老子思想對現代管理的啟發
第十九章 莊子的思想
莊子生活的時代
莊子思想的內容
老子哲學、楊朱哲學與莊子哲學的區別
老子的“無為”與莊子的“無為”
老子的“天人合一”與莊子的“天人合一”
第二十章 法家思想
法家概況
法家與儒家的聯繫
法家與儒家政治主張的不同
法家對儒家的態度
對法家思想的評價
第二十一章 商鞅的管理思想
商鞅其人
商鞅變法及商鞅管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第二十二章 韓非子的管理思想
韓非子其人及其時代
韓非子的法、術、勢理論
韓非子的世界觀
韓非子的社會觀
韓非子的人性觀
對韓非子管理思想的評價
第二十三章 對儒墨道法四家思想的總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