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隨糧王廟

護國隨糧王廟

護國隨糧王廟俗稱“七老爺廟”。在浙江嘉興市西塘護國隨糧王廟供奉的就是西塘的地方神。原來的廟解放後被毀。文革後,每年四月初三前後,在原址的大門左右,香火通夜不滅儼然是一副大廟的模樣。後來因為旅遊的需要,政府又把護國隨糧王廟重新翻修了。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一個地方就有一個地方神。在西塘護國隨糧王廟供奉的就是西塘地方神。歷史上真有其人,姓金,排七,百姓稱之為七老爺。明朝崇禎年間西塘一帶鬧饑荒,當時七老爺督運黃糧船經過,見饑民累累,遂將皇糧傾施於饑民,自知難逃國法,就在雁塔灣河裡自盡,得救的百姓集資建廟供奉。後朝廷知此事追封為護國隨糧王。

地方神受祭祀

隨糧王的祭祀範圍較小,僅在嘉善魏塘西塘兩鎮,但就地方神受祭祀的時間來說,確實是很長了。這正好說明: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古代,清官對於百姓來說是太重要了,也確實能讓百姓銘記在心。嘉善的百姓確實也是較為寬厚的,嘉善歷史上不會沒有貪官,沒有贓官,但是沒有一個被百姓罵到現在。相反,七老爺為百姓做了好事,人們已經紀念了幾百年,而且肯定還會永久地祭祀下去。

重新翻修

原來的廟解放後被毀。文革後,每年四月初三前後,在原址的大門左右,香火通夜不滅儼然是一副大廟的模樣。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做何感想?反正比香港的肥皂劇感人多了!你會發覺,所謂歷史就是活生生的留在人們心理的東西。你可以預見,在政策較為寬鬆的環境下,人們自發地重新修建了現在的新廟。不過,後來因為旅遊的需要,政府又把護國隨糧王廟重新翻修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