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界黑幕

警界黑幕

《警界黑幕》是由尤里·貝科夫執導,德尼斯·什韋多夫、伊琳娜·尼茲納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3年4月30日在法國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首映 。 該片講述了俄羅斯警官謝爾蓋·索博列夫因意外撞死了一個未滿7歲的小男孩,為保其前途與警界聲譽,全局的人都在為他包庇罪行的故事 。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警界黑幕 警界黑幕

事發當天,警官謝爾蓋·索博列夫 ( 德尼斯·什韋多夫 飾)開車去醫院看望即將生產的妻子。由於心情迫切,導致思路混亂,踩錯剎車,撞倒了一個候車的男孩,男孩當場死亡。而男孩母親伊莉娜·古托洛娃 (伊琳娜·尼茲納飾)在旁目睹了這場意外,隨即報警。為求開脫罪行,索博列夫打電話向警局的朋友求助,而警察局長正面臨一年一度的國家考核和社區競選,為了掩蓋這個污點,在局長指示下,全局上下都替索博列夫包庇罪行,造假證據,繼而矛盾激發,導致警察們不斷殺人滅口。在悲劇面前,良心自責的索博列夫為了避免事件繼續惡化,試圖彌補犯下的過錯,但已為時太晚,他不得不做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個選擇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德尼斯·什韋多夫謝爾蓋·索博列夫
伊琳娜·尼茲納伊莉娜·古托洛娃
伊利亞·伊薩耶夫梅爾庫洛夫
尤里·貝科夫帕沙
基里爾·波盧欣波拉克夫
鮑里斯·涅夫佐羅夫Aleksey Pavlovich Pankratov
德米特里·庫利奇科夫Gutorov
Pavel BasovEnsign
Vladislav ToldykovDump truck driver

職員表

製作人亞力克西·烏契傑利、Kira Saksaganskaya(聯合)
原著尤里·貝科夫
導演尤里·貝科夫
副導演(助理)Aлексей Aлексеев(第二導演)、Eкатерина шумакова(助理)、Bероника демидова(助理)
編劇尤里·貝科夫
攝影Kiri Klepalov
配樂尤里·貝科夫
剪輯尤里·貝科夫
藝術指導Eлена шмакода、Aлександр Mордовин
燈光дмитрий Mазур、HиколайГлазков
錄音Arcady Noskov

(參考資料來源 )

角色介紹

警界黑幕 警界黑幕
謝爾蓋·索博列夫 演員德尼斯·什韋多夫
俄羅斯警官。在開車去醫院看望即將生產的妻子時,由於心情迫切踩錯剎車,撞死了一個候車的男孩。在幕後黑手操作下,此事愈演愈烈。良心自責的他為了避免事件繼續惡化,試圖彌補犯下的過錯,但已為時太晚。
警界黑幕 警界黑幕
伊莉娜·古托洛娃 演員伊琳娜·尼茲納
候車男孩的母親。在自己的孩子出車禍時,她在旁邊目睹了這場事故。傷心欲絕的她隨即報警,但全局的警察都在為兇手謝爾蓋·索博列夫包庇罪行。最終她和丈夫都死在了警察的手中。
警界黑幕 警界黑幕
帕沙 演員尤里·貝科夫
俄羅斯警官,殺伐果斷。在謝爾蓋·索博列夫撞死人以後,他受警察局長的安排來到車禍現場,不僅安排了假的口供和鑑證記錄,還給死者母親注射酒精,逼迫她簽字畫押。

(參考資料來源 )

幕後花絮

•尤里·貝科夫在寫完劇本後,到處找人投資拍攝,但因影片題材沉重三年都沒有人願意拍,最後他決定自己拍攝。

•因為該片的成本較小,很難將所有演員在同一時間湊齊拍攝,因此為了配合演員檔期問題,影片拖延了拍攝。

•該片大部分的戲份是在俄羅斯零下三十度的嚴冬拍攝,因為劇組沒有取暖設施,演員們只能躲到車裡取暖。

•為了節約成本,儘可能地利用自然光拍攝,該片的很多場景都是在白天拍攝完成的 。

獲獎記錄

時間屆次獎項獲獎方備註
2013年5月26日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影評人周競賽單元《警界黑幕》入圍
2013年6月23日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警界黑幕》獲獎
金爵獎-最佳導演尤里·貝科夫獲獎
金爵獎-傑出藝術成就獎尤里·貝科夫獲獎
金爵獎-最佳音樂尤里·貝科夫獲獎

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法國2013年4月30日(坎城國際電影節)
中國2013年6月17日(上海國際電影節)
捷克2013年6月28日(卡洛維瓦利電影節)
中國2018年4月(北京國際電影節)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警界黑幕》圍繞警界腐敗現象,展現出緊迫又令人關注的生活。通過這部電影,觀眾看到了現代俄羅斯的一些複雜社會現象,也看到了偉大的俄羅斯藝術以及講故事的傳統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審會評)。

《警界黑幕》從技法上來說,拍得比較乾脆利落,情節緊湊,配樂情緒到位,營造出陰鬱的氣氛,層層遞進,直達結尾飽含悲天憫人的用意。長鏡頭拍得也不錯,乾淨、冷峻,雪景拍得很美,乾淨的雪倒襯出人性的惡,深具“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般的悲涼。而拘留所長廊里的一鏡到底更是驚艷,捕捉精準,刻畫出底層市民對蠅營狗苟的俄羅斯官場的滿腔憤懣 (搜狐娛樂評)。

負面評價

劇照 劇照

《警界黑幕》在對政治反諷方面毫無問題,但在人性的挖掘上,卻差了不少,整個劇本的邏輯性和走向極其牽強。看得出導演力圖拋出他一如既往的“要死還是要活”的人性拷問主題。片中有幾處段落都是自以為是的闡述,導致最後結果如滾雪球般越來越不可收拾,造成劇情有些狗血,這就是典型理念強姦敘事的模式。這樣的處理導致影片後半段無處不在的刻意感總是在提醒觀眾,劇本已陷入如同程式化選擇的設計性。男主角謝爾蓋·索博列夫的心理掙扎不是與整個局勢作鬥爭,而是不斷自我糾結,不斷左右搖擺,之間的心理轉變鋪墊太少,總是僅交代心意改變的結果,完全忽略過程,大大失分 (搜狐娛樂評)。

《警界黑幕》從頭至尾呈現出黑暗、壓抑的基調。唯一的遺憾是,電影的前半程鋪墊過足,導致情節發展有點慢,而在現有時長里,導演顯然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把結尾處理得更細膩。因此,片中不少人物思想內心掙扎、轉變的戲顯得很倉促。不過,瑕不掩瑜,影片的獲獎還是實至名歸的 (《新民晚報》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