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赫·艾哈邁德

謝赫·艾哈邁德(Shaykh Ahmad,1753~1826)伊斯蘭教什葉派教義學家,謝赫學派的創立者。全名謝赫·艾哈邁德·伊本·栽因丁·艾哈薩伊。原為哈薩人,曾在巴林清真寺和宗教學校講授什葉派教義和宗教哲學。他學識淵博,精通什葉派教義學、教法學和宗教哲學,通曉天文學和數學,愛好文學和詩歌。後到伊拉克的巴斯拉、巴格達、摩蘇爾等地遊學宣教,宣傳神化阿里及什葉派伊瑪目教義,遭到各地穆斯林的反對,在摩蘇爾雙方發生衝突後被逐。曾到卡茲溫結識什葉派著名學者穆拉·穆罕默德,塔基·卡茲維尼,辯論過教義和教法問題,被卡茲維尼斥為“異端”。


主要業績

1808年,艾哈邁德定居伊朗境內的葉茲德。他在清真寺設幛講學,到各地傳道,培養門徒,贏得眾多什葉派的追隨者,他們尊他為“謝赫”,遂形成謝赫學派。他宣稱,什葉派的伊瑪目具有真主賦予的創造力量,如果不存在這種中介的創造力量,那么真主直接什麼也造不來。他認為,穆斯林要認識和接近真主,只通過個人直接的修持途徑無法達到,“唯有通過伊瑪目這箇中介,才能認識真主”。在隱遁伊瑪目未降臨人間時,必有一個受過秘傳的代理人(即謝赫)擔任伊瑪目與教眾之間的中介入,引導穆斯林通向伊瑪目所引導之門(巴布),暗示他就是這箇中介人。他還認為,先知穆罕默德從麥加到耶路撒冷的夜行升霄不是肉體的復甦,而是純粹精神的升霄。他將阿里視為受崇拜的對象,曾說:“當我們念誦《古蘭經》的開端章,當我們說‘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時,我們所想到的,只是阿里。”他的說教與伊斯蘭教基本信仰相悖,故遭到什葉派正統學者和廣大穆斯林的抵制和反對。約1822年他的教義被伊朗卡扎爾王朝宣布為“異端邪說”,被迫離開伊朗到伊拉克的卡爾巴拉,作為該學派的宣教中心。他著有《精神生活》(一譯《教義學選本》)。據載,他所宣傳的教義後來在巴布教派中頗有影響,巴布教派的主要領導人都是他的教義的追隨者。1826年艾哈邁德卒於前往麥加朝覲的途中。他去世後,謝赫學派由其門弟子賽義德·卜基姆·拉什提(?~1843)擔任領袖,後得到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