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蓮村

謝蓮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市淥渚鎮,東臨淥渚江,南與該鎮峴口村相連,西鄰該鎮羅橋村,北與該鎮下村村相接壤。23省道(原320國道)自北而南穿村而過,離320國道窄溪段(一級公路)5公里;距富陽市區35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淥渚鎮謝蓮村位於富陽市西南部,東臨淥渚江,南與該鎮峴口村相連,西鄰該鎮羅橋村,北與該鎮下村村相接壤。23省道(原320國道)自北而南穿村而過,離320國道窄溪段(一級公路)5公里;距富陽市區35公里。村區主要道路硬化率達80%,各家各戶小型車輛基本能通達門口。離上港碼頭4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村域內地形為三面環山,一面臨江(淥渚江)。村域西區地勢較高,村東地勢較低,為山澗小峽谷盆地地形。山林面積3600畝山青林茂,山色宜人、自然風光優美,全村耕地面積535畝,人均耕地面積1.22畝。土壤60%屬山地紅壤土,旱地70%為黃土壤為主,水田均為水稻種植土壤。土質呈酸性,質地鬆軟,土粒均勻。地處緯度較低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 降水分布為春夏季多,秋冬季偏少。常年主導盛行風向為南風、北風和西南偏西風。地下水源豐富,年無霜期約245天,適合人民生活,利於作物生長。區域內生態環境現狀較好,生物資源種類呈多樣性,其中野生動物有野豬、獾、雉、野兔等10餘種,野生植物有馬蘭、益菜、薺菜、蕨、葛、水芹菜等10餘種,自然生態優勢比較明顯。
轄有4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全村有農戶140戶,人口440人,其中農業人口438人,占總人口數的99.5%;非農業人口為2人,占總人口數的0.5%。2002年全村人口出生率為 2‰,死亡率為11.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增長。實現工業農業總產值964萬元,其中工業產值為 800萬元;村集體收入11萬元;農業“一優二高”竹筍、水果、花卉基地三個,面積700畝,糧食總產量15萬公斤。生豬存欄170頭,年出欄生豬380頭。封山育林2050畝。工業企業4家,全為非公有制企業,工業產品銷售收入798萬元,產銷率99%。第三產業增加值46萬元。初級衛生保健普及率100%,自來水普及率90%,
該村為富陽市生態建設村、杭州市級園林綠化村,建有標誌性的象徵生態、奮發向上為主題的小公園、小花壇,總面積為1533㎡,地面基礎部份為草坪、喬木、灌叢、休閒道路相結合。小公園以生態奮發向上主景配合花燈、石小品、休閒設施等,行道兩側及四周種植檜柏、海桐為主。東面是村藍球場,周圍栽種檜柏。杭州金山休閒農莊落戶本村,為本村園林綠化建設起著新的推動作用,努力將建成集休閒觀光、運動、花圃為一體休閒場所。

人文

村區主要道路硬化率達80%,各家各戶小型車輛基本能通達門口。離上港碼頭4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捷。轄有4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全村有農戶140戶,人口440人,其中農業人口438人,占總人口數的99.5%;非農業人口為2人,占總人口數的0.5%。2002年全村人口出生率為 2‰,死亡率為11.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增長。

地理環境

村域內地形為三面環山,一面臨江(淥渚江)。村域西區地勢較高,村東地勢較低,為山澗小峽谷盆地地形。山林面積3600畝,森林覆蓋率達78%,山青林茂,山色宜人、自然風光優美,全村耕地面積535畝,人均耕地面積1.22畝。土壤60%屬山地紅壤土,旱地70%為黃土壤為主,水田均為水稻種植土壤。土質呈酸性,質地鬆軟,土粒均勻。地處緯度較低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 降水分布為春夏季多,秋冬季偏少。常年主導盛行風向為南風、北風和西南偏西風。地下水源豐富,年無霜期約245天,適合人民生活,利於作物生長。區域內生態環境現狀較好,生物資源種類呈多樣性,其中野生動物有野豬、獾、雉、野兔等10餘種,野生植物有馬蘭、益菜、薺菜、蕨、葛、水芹菜等10餘種,自然生態優勢比較明顯。

經濟

實現工業農業總產值964萬元,其中工業產值為 800萬元;村集體收入11萬元;農業“一優二高”竹筍、水果、花卉基地三個,面積700畝,糧食總產量15萬公斤。生豬存欄170頭,年出欄生豬380頭。封山育林2050畝。工業企業4家,全為非公有制企業,工業產品銷售收入798萬元,產銷率99%。第三產業增加值46萬元。初級衛生保健普及率100%,自來水普及率90%。

該村為富陽市生態建設村、杭州市級園林綠化村,建有標誌性的象徵生態、奮發向上為主題的小公園、小花壇,總面積為1533㎡,地面基礎部份為草坪、喬木、灌叢、休閒道路相結合。小公園以生態奮發向上主景配合花燈、石小品、休閒設施等,行道兩側及四周種植檜柏、海桐為主。東面是村籃球場,周圍栽種檜柏。杭州金山休閒農莊落戶本村,為本村園林綠化建設起著新的推動作用,努力將建成集休閒觀光、運動、花圃為一體休閒場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