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稚柳全傳

第一章 第三章 第十章

作者

作 者:鄭重著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圖書簡介

謝稚柳是現代著名書畫大家,也是著名的書畫鑑定專家和詩人。原名稚,字壯暮、稚柳,後以字行。1910年生於常州,年少時隨江南名字者錢名山學習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後來得到家藏書畫作品的啟發,開始著手於筆墨丹青,以畫自娛。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他發現了清代名家陳老蓮(洪綬)的梅花手跡,深受震動,決心效法陳老蓮,從事繪畫藝術。
謝稚柳還精於書畫鑑定,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翻案功夫”,許多在畫史上被鑑定為真跡的作品,經他精闢的分析,推翻了前人的定論,而做出合乎歷史的真實評價。
本書記錄了海派大師謝稚柳先生的生平故事。
海上畫派是有價值的,海上畫派是什麼呢?很難下一個科學的結論。宋代南遷,在江浙蘇皖尤其在江南形成了新的文化景觀,文人畫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宋以後的繪畫史幾乎成了江南畫史,趙孟頻起始的元四家、明四家、清初四王、浙派、皖派、金陵畫派、揚州畫派、西泠八家、華亭畫派等等,這血脈相承的名流畫派,最終都回歸江南,匯結到文商並舉的大都市上海。謝稚柳是現代著名書畫大家,也是著名的書畫鑑定專家和詩人,本書記錄了海派大師謝稚柳先生的生平故事。

目 錄

第一章 謝家雙玉樹
謝氏家族
文化傳承
謝家玉樹第一枝
“我是從寄園走出來的”
第二章 石頭城上月如鉤
從花鳥向山水的轉變
烏衣巷的斜陽
謝張之交
玉樹第一枝的早折
黃山歸來不看岳
東西南北之人
第三章 嘉陵江上客
煙水雲山共風流:二謝結婚
在老年人的圈子裡
為張大千代賦題畫詩
書畫紅娘
玉岑遺稿》出版
第四章 戈壁灘上看壁畫
張大千沙海來鴻
去敦煌的路上
“我看到了什麼?”
走自己的路
為張大千辯誣
歷史帶來的憂鬱
藝術鏈條上少了一扣
再見了,莫高窟
第五章 幾時重見蜀山青
畫風丕變
巴山蜀水再攀留
結伴還鄉
海上重逢張大千
詩家小謝畫尤勤
張謝之別終無相見日
女兒們的回憶
第六章 三月江南景不孤
第七章 一個鑑定流派的形成
第八章 十年浩劫中為古人招魂
第九章 一片冰心照畫圖
第十章 人生何似百篇詩
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1-01
·版次:2
·總頁數:357
·印刷時間:2008-01-01
·印次:1
·字數:288000
·ISBN:9787806274668
·大小:大32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謝氏家族
中華姓氏探源,謝氏在歷史上算不上大姓,也稱不上是名門望族。到了西晉的“八王之亂”,在歷史持久的同室操戈中,開啟了“五胡亂華”,琅琊臨沂王氏與陳郡陽夏謝氏隨晉室南渡,中朝名士為南朝所用,在殘山剩水中得到發展。王、謝兩家互相扶持與提挈,在烏衣巷聚族而居,代代有人,朝朝為官,貫穿晉、宋、齊、梁、陳,歷時三百年,與南朝相始終,可謂“五朝風流”。麈尾扇是王、謝家物,已經成豪門華宗的象徵。直到三百年後,唐代詩人劉禹錫還不無感慨地吟唱:“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但謝氏與王氏顯然南風不競,二者家風也有別,古詩有云:“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謝家所仕宦的朝廷衰亡了,他們自身也敗落了,那種倜儻風流、鐘鳴鼎食的氣象也煙消雲散。謝氏子弟走出烏衣巷,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他們像蒲公英一樣,在空中飄蕩了一陣之後,又落在泥土中,在適宜的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其中有一朵飄到當今稱之為常州的地方,生育繁衍,成為常州“新出門戶”,有著蒸蒸日上的氣象。
常州謝氏家族,一門風雅,工詩善文,歷代不墜其家學。這一支脈的始祖謝春堂有三個兒子,夢葭最長,“才氣俊邁,於詩尤長”。舉秀才,因暴疾突發,死於京師,著有《剪紅軒詩稿》一卷。謝祖芳在《剪紅軒詩稿跋》中說:“蓋公幼而穎悟,有神童之譽,九歲為文章,曾大父春堂公見而嘆之日:吾家千里駒也。”夢葭的兩個弟弟玉階、香谷,皆受學於夢葭,因家計困難,兼治商業,但未肯廢讀,性喜為詩,玉階有《吉祥止止室詩》一卷,香谷有《運甓小館吟稿》一卷。兄弟之間,“每有所得,必相與商榷,一門之內,怡怡相唱酬,至樂也。”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