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秉均

謝秉均

謝秉均,字大任,台灣著名書畫藝術家、中國近代知名國畫藝術家。於2009年創作《和諧盛世圖》(手稿),此畫涵蓋了全國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的山川美景。2015年收錄其作品的《謝秉均作品集》出版。謝秉均多年來在台灣參加各種展覽。最近幾年往來於兩岸,參加各種書畫藝術交流活動以及慈善拍賣。並在長春、保定、南寧、福建等地參加各種展覽,受到文化藝術界的肯定與讚譽。

個人簡介

謝秉均,字大任,1952年生於北京,自幼習畫至今,20世紀90年代定居台灣。現為台灣著名書畫藝術家,張大千藝術傳人。
謝秉均七歲學習書法,喜歡畫畫,信筆塗鴉。其父謝天民為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入室弟子,中國近代知名國畫藝術家。因從小受父親影響,耳濡目染,與繪畫結下下解之緣。父親作畫他總是在一旁觀看,聆聽父親講繪畫的心得與技法,同是經常聽父親講述跟張大千一起習畫的逸聞趣事,因此從小就了解張大千、喜歡張大千,更崇拜自己的父親,立志長大了要當一位畫家。

人物經歷

在那大動盪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十七歲的謝秉均遠離家鄉隨同千千萬萬的青年遠赴祖國的雲南邊疆,接受“再教育”,且一乾就是十年。這十年正是人的一生當中最寶貴的時光,然而也正是這一段經歷,使其歷經魔磨難,了解社會、體會人生,從而練就了健康的體魄的堅強的意志。這十年里,他種過菜、養過豬、放過牛,學會了上山砍柴、造房子,他駕牛耕田、割稻插秧,做過木匠、趕過馬幫……正是這豐富的生活歷程使他得以親近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描繪大自然。由於對繪畫的酷愛使其養成了一種習慣:看什麼愛什麼、愛什麼畫什麼。他在勞動之餘經常身背畫具奔波於崇山峻岭之中,仔細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對景寫生,他還經常走村串寨,速寫少數民族的生活場景。這些寫生為其日後的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為今後深入地學習國畫藝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後就在雲南期間,父親因文革中受到衝擊,疾病纏身,於七十年代英年早逝。謝秉均悲痛之餘暗暗決心繼承父親的繪畫藝術,並永遠傳承下去。
八十年初,謝秉均回到北京,便如饑似渴地投入到系統的繪畫訓練之中。他首先廣泛地閱讀了大量的未來古今名人的繪畫理論書籍,以豐富自己的藝術修養。一有空就去故宮、看展覽、逛書店,廣泛蒐集古今大家名跡,心追手摩。上至宋元,下至明清,如宋代劉松年、李唐,元代黃公望、王蒙,明代唐寅、文徵明、仇英,清代鄭板橋、任伯年、吳昌碩等等,愛不釋手,一遍遍反覆臨摹。同時還認真專注的臨摹大量張大千的山水人物精品。經過這段時間的艱苦的訓練,更深一步體會古今名家的創作技法以及各門各派的繪畫特色,從中吸取大量的藝術營養……
八十代中期謝秉均得到了國畫大師何海霞先生的親臨指教,何海霞與其父謝天民是張大千大風堂同門弟子,倆人感情深厚,情同手足,因而對謝秉均更是關懷備至。海霞老人認真地指導其作畫要如何立意構思,如何調整筆鋒;並強調先要下大功夫,把水墨畫好,不急於著色;而且作畫要一筆畫到乾,避免反覆沾墨;還指出,一幅好的作品,遠景、淡墨更難畫,更重要。何老言傳身教,並不厭其煩地對謝秉均的畫作一一點評。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使其畫作突飛猛進,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九十年代謝秉均定居台灣,追隨其叔謝忠良(台灣著名書畫大師)學習書法,同時又跟孫雲生(張大千入室弟子,1949年去台灣,謝天民的師弟)學習國畫,獲益匪淺,畫藝更上一層樓。

成長曆程

謝秉均從事畫藝至今已四十餘年,期間受到張大千三位弟子謝天民、何海霞、孫雲生的指教。但他並不以此為傲、止步不前,而是腳踏實地,耐得住寂寞,苦練基本功。他臨摹歷代名家畫作,學習借鑑古今名人的創作經驗和技法,並投身大自然,反覆寫生,描繪真實的生活。
古人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又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謝秉均曾遍訪祖國的名山大川,也游遍台灣的山山水水,他在2009年創作了《和諧盛世圖》(手稿),此畫涵蓋了全國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的山川美景,完成後將達百米以上。近期又創作了系列寫生畫作,作的畫既有傳統筆墨而又能反映時代精神。
謝秉均愛魚、寫魚,源於偶然。十多年前寓居台北市外雙溪,住家對面是台北故宮博物院。其每日晨練必去故宮小廣場,下山經過至善園,園內有錦鯉暢遊其間,從此每日觀察必至入微,幾乎到痴迷的程度。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從魚的結構到魚的動態,瞭若指掌,每日創作直到滿意為止。謝秉均從小喜愛動物,包括小貓、小狗、兔子、小雞,乃至烏龜、青蛙、多魚……特別是錦鯉更是情有獨鍾。其筆下的鯉魚,一尾尾活靈活現,躍然紙上,他畫的魚可以不用線條,而全憑色與墨的濃淡乾濕,一揮而就。有人評論說:“謝秉均畫的魚筆墨簡練,用筆大膽、潑辣,然而能表現出魚的精神與動態,開創了魚畫的全新一派畫風。”他於2011年從台灣來大陸參加辛亥百年兩岸書畫名家雅集活動,其創作的一幅《六順圖》以二十七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收藏家收藏,其將全部款項捐助慈善事業。
謝秉均的藝術不斷創新、不斷挑戰自己。多年來在台灣參加各種展覽。最近幾年往來於兩岸,參加各種書畫藝術交流活動以及慈善拍賣。並在長春、保定、南寧、福建等地參加各種展覽,受到文化藝術界的肯定與讚譽。

藝術理念

謝秉均為人豪爽,廣結益友,雖已年逾六旬,仍然孜孜不倦、勤耕不綴,對藝術的追求永不滿足。古語曰:千難一易,功到垂成。他要全身心的精力將繼承父親謝天民的藝術、傳承張大千大風堂的精神,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同時為浩瀚精深的傳統中國畫藝術貢獻自己的畢生。

主要作職

謝秉均從20世紀90年代起任台北市青溪新文藝學會秘書長,台灣友好城市交流協會藝文部主任,台灣兩岸和平藝術聯盟顧問,台北市山痴畫會會長。

作品賞鑒

出版有《謝秉均作品集》。於2009年創作了《和諧盛世圖》(手稿),此畫涵蓋了全國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的山川美景,完成後將達百米以上。2011年從台灣來大陸參加辛亥百年兩岸書畫名家雅集活動,其創作的一幅《六順圖》以二十七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收藏家收藏,其將全部款項捐助慈善事業。

六順圖六順圖
魚樂圖魚樂圖
太極圖太極圖
相隨如意相隨如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