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勇模

謝勇模

謝勇模,草根金融愛好者,中國農村資金互助社積極推動者之一,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為《一個引起中南海關注的合作社》。

謝勇模謝勇模
謝勇模,男,草根金融愛好者,中國農村資金互助社積極推動者之一,師從著名農村金融理論實踐學者姜柏林和中國人民大學著名學者周立教授。資金互助社信用聯盟秘書長,第一屆、第二屆草根金融論壇發起人,首家農村資金互助社籌建和開業申報材料的起草者,首屆全國“新農村建設十大傑出人物”之一。
1983年出生在湖北監利的一個貧困小鄉村,2007年6月畢業於瀋陽師範大學文學院,獲得文學學士學位。2011年3月考上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在職研究生,師從著名“三農”專家溫鐵軍教授。

成長曆程:

謝勇模一直以“立志三農、服務社會”嚴格要求自己。2002年9月考上大學,同年11月,發起成立“大學生時政協會”並擔任策劃部部長。
2003年11月,發起成立“瀋陽師範大學三農問題研究會”,並主持會長工作一年;同期參與《中國改革》雜誌社“大學生支農調研”項目。
2005年3月—2006年2月,受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派遣,在吉林省梨樹縣農村蹲點一年,以“支農志願者”的身份對“農民合作社”進行調查研究,並協助當地政府和農民發展經濟,謀求致富之路。蹲點期間所寫調查報告《農民合作組織托起農民致富夢》獲吉林省農委的獎勵,調研論文《農民自發的金融創新——吉林梨樹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調查》發表在2006年第4期《銀行家》雜誌上,調查報告《一個引起中南海關注的農民合作社》受天涯網友熱捧。
2006年5月—2007年4月,遼寧省科學普及網“三農服務”欄目編輯及科研課題主持人。2006年暑假,遼陽綠色產業有限公司兼職,企業策劃。
2007年2月—2007年4月,受四平銀監分局姜柏林老師的委託,幫助全國首家農村資金互助社起草籌建和開業申報材料。期間,編輯完成《引起中南海關注的農民合作社》一書。
2007年4月—2007年9月,遼寧盛京仁愛社會服務中心農村項目助理。
2007年10月—11月,任遼寧省農村消費聯合會副秘書長,推動遼寧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工作,參與組建了遼寧首家農村資金互助社並協助啟動遼寧阜新農聯村鎮銀行試點工作,策劃和組織了遼寧首家新型農村金融發展論壇。(中華合作時報, 07-12-9)
2008年2月,擔任遼寧盛京仁愛社會服務中心青年項目負責人兼農村項目助理。
2008年6月,負責援川項目,先後組織4批志願者到災區開展救援服務,並隨單位第二批援川志願者在災區一線從事了10天的志願者服務。
2008年7月5日—23日,參加澳大利亞世界青年節。
2008年11月,發起創辦“草根金融論壇”,策劃和組織了“首家草根金融論壇暨吉林梨樹合作社觀摩學習交流會”(2008-12-28—12-29)。
2009年4月,完成中宣部《時事報告》約稿:《小額貸款公司:“平遙模式”領跑》(2009年第5期)
2009年5月29日—6月4日,與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南方農村報》、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等機構合作,成功組織了“第二屆草根金融論壇暨小額信貸組織培訓班”,本次會議期間,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副所長杜曉山教授、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焦瑾璞、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農村發展學院馬九傑教授和周立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王曙光副教授、四平銀監分局姜柏林老師等專家為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名小額信貸組織的代表進行了業務培訓,來自浙江、河南、湖北等地的7家小額信貸組織的代表進行了經驗交流和研討。
謝勇模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為《一個引起中南海關注的合作社》,發表於天涯論壇,瞬時成為熱帖,成為人們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的興趣和研究的起點,其中系統地從理論與實踐上分析了現實的農村金融困境,清楚的表述了新農村建設中金融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相關的操作方法及基本經驗。
謝勇模的主要實踐成果在於百信資金互助社的順利開業、浙江玉環九山資金互助社的成長以及草根金融論壇的發起,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實例和學術研究價值。
其主要文章有:
一個引起中南海關注的農民合作社 《中國鄉村發現》 2007年第1期
期貨合作社:農民避險增收的新模式 《銀行家》 2006年第7期
農村金融新政不應偏好村鎮銀行 《銀行家》 2008年第5期
農民自發的金融創新——吉林梨樹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調查 《銀行家》2006年第4期
農村資金互助社是適應農村生產關係的組織形式——浙江省玉環縣珠港鎮九山農村資金互助社調查 《中國老區建設》2009年第9期
是市場準入,還是計畫準入?——全國11家獲準資金互助社背景搜尋 《銀行家》2009年第9期
農村資金互助社轉正有“必要” 人民網—《 國際金融報 》( 2009-10-30 第 06 版)
農村資金互助:浙江能否後來居上?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2009-11-27 第06版)

社會認可

2004年曾先後兩次被校團委評為“社會實踐先進個人”。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在梨樹期間的支農事跡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華商晨報》、《中國青年報》、《瀋陽今報》及吉林的《城市晚報》等媒體曾先後作過深度報導。
2006年4月,被評為瀋陽師範大學“優秀特困大學生”。2006年11月獲得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星巴克園丁助學金”。
2007年2月,遼寧省教育廳“優秀特困大學生”。
2008年11月,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南方農村報等機構舉行的“首屆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十大傑出團隊、十大傑出人物評選”活動中,當選為“首屆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十大傑出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