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莫高窟

1900年從莫高窟第17窟出土了50000多件文物,這些文物及石窟藝術不僅記錄了中古時期敦煌、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歷史,還涉及到當時的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信仰,保存了豐富生動的中外藝術形象,展示了中古時期廣闊的經濟、文化、科技等生活場景,反映了一千多年間藝術的流傳及演變。 敦煌莫高窟藝術燦爛輝煌、內容博大深邃,是中國古代多民族文化及歐亞文化一千年間匯集和交融的結晶。 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內容介紹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宕泉河畔,始建於公元36年,經歷了十六國(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一千多年間不停的建設,至今人保存洞窟735個,其中包括45000平方米壁畫和兩千多身彩塑。
1900年從莫高窟第17窟出土了50000多件文物,這些文物及石窟藝術不僅記錄了中古時期敦煌、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歷史,還涉及到當時的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信仰,保存了豐富生動的中外藝術形象,展示了中古時期廣闊的經濟、文化、科技等生活場景,反映了一千多年間藝術的流傳及演變。敦煌藏經洞及其母體敦煌莫高窟具有豐富性、多元性、世界性的特點。既有中原漢族文化,也有鮮卑、吐蕃、回鶻、羌、蒙古、吐谷渾等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亞栗特、南亞印度、西亞波斯文化,也有歐洲希臘羅馬文化。敦煌莫高窟藝術燦爛輝煌、內容博大深邃,是中國古代多民族文化及歐亞文化一千年間匯集和交融的結晶。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