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訪談錄

版次: 裝幀: 開本:

基本信息
作 者: 宋兆霖
出 版 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ISBN: 9787533921354
出版時間: 2005-04-01
版 次: 1
頁 數: 442
裝 幀: 平裝
開 本: 32開
所屬分類: 圖書>傳記>文學家
內容簡介
從1901年起,諾貝爾獎的頒發被認為是“人和為個人促進人類進步和福利事業,並以純粹的理想主義為目的而留給人類的贈禮”。但據說如何理解、執行遺囑,一直像一個世界共猜的啞謎,以致“諾貝爾文學獎的歷史似乎就是一連串解釋一份詞語含糊不清的遺囑的歷史”。這個謎讓世人猜測了百年,也讓瑞典學院為難了百年。 從理論上說,文學獎是授予那些“在文學方面曾創作出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二次大戰以後,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更看重“文學的開拓者”,同時也認為只有對人類生存價值和生存困境的真實描繪,才是富有歷史深度的“理想主義傾向”。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迄今一百零一人;他將成為與史同長的一個永久性的獎項。 本書收錄了三十一位獲獎作家的訪談錄四十一篇。譯者大多為知名譯家,有不少是該國文學的研究專家。譯文除少量為轉譯外,絕大部分均直接譯自原文,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作者編寫這幾本有關諾貝爾文學獎的集子意在向我國讀者介紹有關諾貝爾文學獎的全部情況,其中包括獲獎作家的代表作品和優秀作品、獲獎的原因、他們的生平傳略、時代背景、文學觀念、文學成果、創作經驗等,供我國讀者欣賞和借鑑,並得以了解諾貝爾獎的全貌,而且也可讓讀者進一步了解二十世紀以來世界文壇的概況和文學潮流的變遷,從中得到啟迪和裨益。 本書收錄了三十一位獲獎作家的訪談錄四十一篇,通過作家本人對文學創作的這些論述和談話,有利於了解作家的文學觀念、創作思想、創作經驗及作品的創作過程。入選的作品,除少量屬轉譯外,均直接自原文譯出,其中小說包括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義大利、捷克、希臘、波蘭、瑞典、阿拉伯、孟加拉等文種。譯者則大多為各國文學的知名譯家和研究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