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釋評

論語釋評

《論語》釋評時代文化出版社出版支持,由時代教育出版社、時代文獻出版社、時代作家出版社宣傳開本為850×11681/32,包裝為平裝。

作者簡介

王毅丹,男,1925年5月生於山西省浮山縣。

本書序文

在2010年的紅葉璀璨、落葉蕭蕭的深秋,有位摯友給我送來老年書畫家毅丹同志學以致用我國知識寶庫中,“五經四書”經典之經典——《論語》的心得體會與研究成果,我喜不釋手地用了三天四夜的時間,一字不落地從頭至尾通讀了一遍,對重中之重的孔老先師的天命觀、道德觀、核心價值觀和以德治國的本質、教書育人的師道、有志於學的法則等等領域的論述,反覆深讀細嚼多遍,不禁拍案叫好!毅丹同志竟具有這樣的功底?!

我因為小時候在蘇中農村讀了八年私塾,對《論語》這本書並不陌生。當今之耄耋者,幾乎都知道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的私塾的課本,從《三字經》、《百家姓》,到《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幼學瓊林》、《古文觀止》、《春秋》、《左傳》、《詩經》、《易經》等等,是必修課程,也是古代學銜秀才、舉人、進士、榜元、探花、狀元乃至文臣、卿相,毫無例外的必修課目。在“五經四書”中最最舉足輕重者,當首推《論語》,因為它是孔丘——仲尼——孔老夫子的弟子編輯的經典之作。凡讀過私塾的人,沒有一個不從頭至尾背誦過它。有的老師還要求學生從頭到尾把《論語》默寫出來。我雖然沒有寫,但也背過,所以直至今日丟開它七十多年,但提到哪章哪節,以及孔老先師與哪位弟子對話,基本上還能在腦海里印象出來。可見《論語》在封建社會裡的學術地位到了何種地步了?!用古代學術界和帝王將相對《論語》的評價,就可悟出它的身價,那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正因為如此,其身價和深蘊的學術邃智久經不衰,所以當今的“孔子學院”已遍布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我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世界人民的福祉。同時我國教育界近些年來也將詩詞、漢字、書法、國畫等列入各校教材內容之一。毅丹學者,高瞻遠矚地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苦心鑽研,終於學業有成,書寫出這本高智慧的作品,實乃“情系中華魂,字字勝璣珠;耄耋苦心撰,余當讀此書”。

本書《〈論語〉釋評》,它最大的特色是,對孔子的博學廣識和他那憂國恤民的一言一行及終身勤奮育造人才,適時調整自己的人生觀、哲學觀與價值觀等方面,都毫無羞澀地灌輸到那“三千弟子”及學術上有深蘊造就的“七十二賢人”等方面,創新出即便高科技發展的今天,也令你難以想像出孔老先師竟哪來如此獲得邃智的造就?當然,研究2500年前的古人,決不能用今天的文、史、哲學觀去苛求前人。凡事都套用“一分為二”的辯證唯物主義來看待你、我、他的是與非、成與敗、優與劣、善與惡、虛與實……今天可喜的是,也正是我所能愉快地接受毅丹同志囑我為《〈論語〉釋評》寫篇序的意向是:我從他的書稿里看到以一位高智商的學者風尚,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立場,給予了孔老先師非常客觀的評價,把《〈論語〉釋評》里的核心本質(亦即《論語》里的中心思想):仁、禮、中庸,學與問,智與愚,善與惡,罔與殆,利與弊,貴與賤,禍與福,真與偽,仕與民,忠與恕,儒與禪,親與疏,虛與實,成與敗,雅與頌,詩與樂等等,均作了較為深入而全面的闡述,正如他在書的《前言》中所說的:“採取孔子的學習方法,‘多聞闕疑’,‘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就是採用一分為二的方法,我也想把這一方法貫徹始終。”這就是毅丹學者文史藝術乃至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值得倡導的焦點所在,為此我以先讀為快的心情,推薦給同仁們不妨抽空一讀,是耶非耶,歡迎諸君予以點評指正。聊以拙詩一闕,敬獻作者讀者,是以為序。

為國丹心昭日月,恤民豪情灑人間。

無限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後甜。

書籍目錄

一.《論語》的特點與學習方法 11

二.孔子的出身與簡歷 17

三.孔子的歷史觀 20

四.孔子的智慧觀 25

五.孔子的教育觀 32

六.孔子的天命觀 38

七.孔子的人倫觀 44

八.孔子的君子觀 53

九.孔子的人道觀 62

十.孔子的仁人觀 71

十一.孔子的道德觀 80

十二.孔子的“小康”觀 85

十三.孔子死後的歷史發展說明了什麼? 89

附錄:《論語》中常用的成語 10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