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笑令·歸雁

《調笑令·歸雁》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全詞描寫了春分之後,本應北歸的鴻雁卻仍停留在南方,將要飛去卻又盤桓不定,害怕塞北的春天依然苦寒不堪忍受。通過對歸雁描寫,蘇軾將鴻雁作為自身的象徵和寄託,表達了蘇軾將要離開黃州時去、留的仿徨心態。

作品原文

調笑令

歸雁,歸雁,飲啄江南 南岸。將飛卻下盤桓 ,塞外 春來苦寒 。寒苦,寒苦,藻荇 欲生且住 。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調笑令:詞牌名,又名《宮中調笑》、《轉應曲》等。單調。分兩體:一體為32字,平仄韻換葉。起名二字重疊。又一體仄韻38字,調之前用七言古詩八句,並以詩的末句二字,為詞的首句二字。

②江南:代指黃州。

③卻下:停下,停住。盤桓:徘徊,不前。

④塞外:與江南相對,代指北方。

⑤苦寒:很冷。寒苦:冷得令人叫苦。

⑥藻荇:水藻和荇菜。

⑦住:留下來。

白話譯文

從北方回來的鴻雁啊!鴻雁!飲水啄食於黃州南岸。雁,你是飛是停,徘徊難定。北方儘管春天到了,但還是很寒冷的,冷得令人 叫苦啊!冷得令人叫苦啊!水藻和荇菜兩種水生植物快要萌芽了,歸雁,請暫且留下來吧!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宋神宗念及蘇軾謫居黃州思過已年長日久。人才難得,不忍終棄。即降旨,詔令蘇軾“從黃州量移(就近安置)汝州”。 該詞是蘇軾離開黃州赴汝州順江而下途中,仿效唐代詩人韋應物《調笑令》格式即興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全詞通過描寫歸雁艱苦環境下的“寒苦”生活,隱示蘇軾此時此地的去、留的仿徨心態。開頭三句,連用疊句,直敘“歸雁”的飛行,“飲啄”黃州。這既是對“歸雁”艱苦生活的同情,也是蘇軾對自己苦澀心態的袒露。儘管如此,歸雁仍將處於“將飛卻下盤桓”的徘徊狀態,蘇軾同樣感到傍徨不定過著遷徙生活。“塞外春來苦寒,寒苦,寒苦,藻、矜欲生且住”,進層一層渲染“歸雁”的“苦寒”生活。即是“春來”了,“藻、荇欲生”了,“歸雁”再向何處?人們的願望是“且住”江南。

本詞所寫“歸雁”,可以明顯地看出蘇軾在寫“量移汝州”的自己。這位“飲啄江南南岸”的“苦寒歸雁”,沒有懼怕黃州貶居期的“苦寒”生活,安心當個“齊安民”。而今,“藻、荇欲生”季節,皇帝詔令蘇軾“量移汝州”,黃州人民仍然願望蘇軾“且住”黃州,蘇軾的心態是傍徨與徘徊。

名家評論

中國蘇軾研究會副會長冷成金《中國古代十大詞人精品全集·蘇軾》:該詞通過“歸雁”表現了自己苦澀仿徨的心情。這首詞的詞體有獨特之處,其舒緩的節奏和盤桓往復的格式適於表現纏綿沉鬱的情緒。

作者介紹

調笑令·歸雁 調笑令·歸雁

蘇軾(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蘇軾七集》,《蘇軾詞》,《蘇軾易傳》,《蘇軾樂府》等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