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鼎

詹鼎

字國器,明台州府寧海人,有才學家貧,父親在街市賣餅為業,租本邑豪富吳氏之家為舍。

基本信息

幼年

詹鼎,鼎六七歲時,不喜與街市兒童嬉遊,惟愛上學館聽人讀書,返歸輒能復言諸生所誦。吳氏愛其聰敏,勸詹鼎之父使鼎就學,其父以家貧未允。但詹鼎常在餅灶之下捧書誦讀。父為之感動,遂遣入學。一年之後,盡通其師之學,師辭而去。時吳氏聘師授其子,吳氏亦以子視之。鼎輒從學於吳家,不數年,吳氏子弟無人能及鼎,師辭歸,詹鼎被聘為吳氏諸子之師。後從同邑博學名儒王愚可學,通《春秋》之說。欲自薦官府作事,有司不納。邑中趙某赴試,鼎代為文章,趙某因得中為官。詹鼎道:“不可無以謝我。”攜趙白銀五十兩而去。

成年

元末,方國珍起兵海上,聞鼎有才,強致之為幕僚,後改為上虞制。軍吏貴臣以鼎為儒生,不懂軍旅事,每怠慢違約。鼎借會眾之時,責一驛丞不奉公,斬首示眾,眾乃懾服如稚子。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朱元璋命朱亮祖攻台州、溫州,湯和大軍長驅直取慶元。方國珍見大勢已去,乘船遁於海上。太祖怒,欲擒而誅之,命廖永忠水軍追擊。方國珍走投無路,陷入困境。詹鼎建議方國珍上書謝罪,並代為草表。其辭謙恭而辯,軟中有硬。太祖攬表後嘆道:“孰謂方氏無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舍之,不問。因召國珍入見,封為右丞。詹鼎亦召至京師。至時,上書萬餘言,太祖立受讀,付丞相授詹鼎官。但當時在朝的御史台中楊憲丞,正與淮西政派李善長、胡惟庸等明爭暗鬥,對不是自己派系中的人物極力排擠。楊憲忌詹鼎才名並重,遂惡言中傷,使鼎遷徙陝西等地近七年。及楊憲死,才被薦於朝。但中書仍以謫徙之人不宜用為由,不授官。鼎欲歸還陝西,又恐為人所笑,挽人薦於丞相。丞相召見後,稱讚道:“詹鼎、尚書才也。”收留刑部;時河南行省缺郎中,請命鼎任職,丞相不忍鼎離去,未允,任刑部郎中,改刑部左僚。丞相每稱詹鼎:“刑部有詹鼎在,勝百輩。”詹鼎在職時,一以寬仁行法。罪犯每當複審,爭言道:“願得詹公復我,死不憾。”後被誣抵法而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