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邈

詹邈

詹邈,1054——1089年。湖北利川縣銅鑼壩人。自幼父母雙亡,與七八十歲的祖父母相依為命。

基本信息

恩施州第一個狀元生平

生於1054——1089年狀元、宋、哲宗、詞科、登龍橋、都亭鎮、靠家養三隻鴨子生蛋換鹽,住的房屋是用10塊竹籬圍成的茅草棚,天穿地漏、不避風寒、風來塵走、月起為燈,狗瘦如弓,豬打寒顫,鼠飢長鳴。詹邈天生聰慧,人莫能比,祖父母節衣省食,送其讀書。邈胸懷大志,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才藝超群,機敏過人,鄉人無不稱讚。

軼事

宋元佑3年(1088),哲宗趙煦立博學宏詞科,遴選賢才,經地方官員舉薦,詹邈赴朝應試。廷試中,哲宗問邈:“家居何處?”詹邈答曰:“家住清江都亭里,本是鍾靈毓秀地,周有蔓子秉忠義,漢有竹王把疆辟。”哲宗見邈出語不凡,遂問:“景致如何?”邈答道:“東有玉筆朝天,西有萬里城牆,南有八寶煉丹,北有臥龍吞江。”哲宗又問:“家有多少人?”邈答:“七十人擔水,八十人打柴;三隻船下河運鹽,鷂鷹灘頭打掉一隻,經常缺鹽吃。”哲宗再問:“有多大房屋?”邈答:“十座牌樓繞牆,千根柱頭落地,萬片絲茅蓋頂,兩丈之闊容八生。”哲宗復問:“有多少僕役?”邈答:“不用僕役,風掃地,月點燈,狗拉弓,豬彈琴,老鼠半夜讀五經。”詹邈對答如流,用精妙絕倫的語言向哲宗回答了故里位置、山川秀色和家境狀況,哲宗甚是驚奇,喜呼:“奇才!”後又問治國方略,詹邈旁徵博引,一一作答。哲宗大喜,欽授詹邈博學宏詞科第一名。詹邈高登狀元的喜訊傳來,里人修登龍橋以待邈榮返故里。次年,詹邈欽準返故里,不料在途中遭奸人所害,齎志而歿,年方35歲。詹邈死後,里人將其葬於都亭鎮西15里處的甘溪山北麓楊家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