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歷代帝王

話說歷代帝王

《話說歷代帝王:話說明代帝王》是2007年黃山書社出版的系列叢書《話說歷代帝王》的第六冊,作者是李翰文。

基本信息

作者

作 者:李翰文 著
出版社:黃山書社

圖書簡介

本書是話說歷代帝王”系列之一的話說明代帝王”專冊,具體包括了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生死下落終成謎、建文舊臣遭滅門、明成祖朱棣——文冶武功、陳誡出使西域、明仁宗朱高熾——儒德寬厚、明軍大獲全勝等方面的內容。

話說歷代帝王話說歷代帝王

目 錄

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剛猛治國
童年領袖,佛門梟雄
投身義軍,稱雄一方
攀龍附鳳掌兵權
群賢畢聚展雄心
攻克金陵稱元帥
禮賢下士,待時而動
天下大統,皇權至尊
胡惟庸案,嚴懲驕縱
藍黨大獄,誅盡功臣
亂世重典,嚴以治國
設錦衣衛,朝野惶惶
封王建藩,後患無窮
仁德皇后,寬厚太子
患難馬皇后
皇太子朱標
一生勤勉,孤獨辭世
明建文帝朱允炆——四載天子,敗於靖難
柔弱少年巧即位
仁厚溫和柔治國
建文新政初見效
銳意削藩埋禍根
建文朝臣盡書生
寬厚大臣劉季箎
迂腐書生方孝孺
愚蠢臣子齊泰、黃子澄
不識朱棣韜晦計
叔侄大戰丟帝位
生死下落終成謎
建文舊臣遭滅門
明成祖朱棣——文冶武功,威德天下
幼承庭調,沿襲正統
成袒生母,千古之謎
拜封燕王,擁兵自重
靖難告勝,燕王即位
遷都北京,削藩集權
建設北京
覯藩解兵權
六下西洋,五訪西域
鄭和下西洋
陳誡出使西域
《永樂大典》,文化巨著
創設東廠,重用宦官
皇儲之爭,解縉被殺
天下交給誰
解縉成為犧牲品
遠征漠北,安頓邊疆
設立奴兒千都司
五次北征
明仁宗朱高熾——儒德寬厚,一代仁主
天命之年,方登大寶
皇儲之位
兄弟之爭
君臨天下,龍行一載
用賢臣,改行政
寬刑法,重業
省自身,恤臣民
暴亡之謎,後世評說
明宣宗朱瞻基——太平天子,成就盛世
自幼受寵,聰慧勤奮
征討高煦,撤兵安南
平叔王叛亂
棄棘手安南
三位女性,主宰後宮
虛心納諫,重用賢能
知人納諫
“三楊”輔政
廣用賢臣
宣宗殺師
仁宣之治,黃金時代
太平盛世
龍馭上賓
明英宗朱祁鎮——大起大落,悲情天子
生母之謎
宮中兩岳
明智張太后
貞德錢皇后
王振專權
執掌司禮監
肆意弄權除異己
土木之變
保衛北京
于謙挺身而出
明軍大獲全勝
英宗被釋
也先圖謀落空
送歸英宗求議和
南宮復辟
幽禁南宮
奪門之變
忠烈賢臣
忠臣于謙
寧折不彎的薛瑄
不聽皇命的郭登
奸佞賊子
陰險小人徐有爽
石亨叛亂
營吉祥政變
糊塗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機緣登基,力挽狂瀾
受命於危難
出身本卑微
左頒門事件
執政僅八年
重用於謙
迎還英宗
易儲風波
奪門恨難平
一死竟成謎
明憲宗朱見深——荒唐昏聵,弊政橫生
初即位,朝氣蓬勃
寵萬氏,宮廷穢亂
獨霸後官享恩寵
萬歲閣老誤朝廷
太子幾度險喪命
信宦官,擾亂朝綱
汪直弄權
粱芳斂金
好方術,誤國誤a
行弊政,遺患無窮
傳奉
西廠
皇莊
統江山,成化一朝
安置流民
成化鬥彩
是是非非八股文
“紙糊閣老”和“泥塑尚書”
明孝宗朱祜樘——恭儉有制,勤政愛民
少多磨礪
不幸的童年
深厚的學識
弘治中興
除弊政,用賢臣
勤政事,愛子民
能臣輩出
三朝重臣
文武全才馬文升
經濟思想家丘浚
冒死直諫的彭程
為宦清廉的李東陽
官務實的劉大夏
正直賢良的懷恩
制度建設
踐行一夫一妻制
改革鹽法
明武宗朱厚照——荒淫暴戾,怪誕無恥
少年即位
幸運太子
身世隱情
玩樂無際
設立豹房
宣府的鎮國府
八虎用事
八虎誘導武宗
朝臣勸諫落空
劉瑾亂政
竊掌大權
劉瑾被誅
江彬弄權
獲得寵信
江彬被殺
正德戰事
應蚋大捷
安化起事
宇王之亂,
劉六劉古起義
賢臣遭斥
文武全才的王陽明
剛直忠諫的楊氏父子
荒唐而終
明世宗朱厚熄——崇信道教,國運日下
幸運稱帝
意外獲皇位
大禮儀之爭
篤信道教
寵用道士
迷信方術
壬寅宮變
偏愛祥瑞
忠臣良將
為民請命的楊慎
“天下義士”楊繼盛
風度翩翩的徐喻
明朝第一清官”海瑞
保國衛民的戚繼光
一代儒將俞天猷
寵臣當道
張璁後來居上
“青詞宰相”嚴嵩
庚戎之變
河套之失
俺答入侵
明穆宗朱載壁——仁弱寬厚,太平一朝
“真命天子”的神話
首輔大臣的鬥爭
兩朝老臣徐階
恃才傲物的高拱
俺答封貢的策略
袒孫爭妻
俺答封王
開放海禁的明智
爭貢之役
放棄海禁
隆慶一朝的政治
明神宗朱翊鈞——勤政一時,醇夢半世
少年繼大統
十歲即位
勤勉不輟
功過張居正
改革
遭貶
勵精喁治期
勤於政事
剷除權臣
萬曆三大征
寧夏之役
朝鮮之役
播州之役
荒怠朝政期
勇於斂財
怠政好色
立儲之爭
楚宗之亂
薩爾游之戰
萬曆奇人
胸襟開闊的三娘子
學識廣博的宋應星
離經叛道的李贄
才名遠揚的湯顯祖
為人耿直的顧憲成
基督教的傳播者利瑪竇
明光宗朱常洛——一月天子,嘗盡悲歡
爭皇儲:舉步維艱
挺擊案:撲朔迷離
瘋男持挺闖東宮
鄭貴妃哀求太子
紅丸案:天子短命
鄭貴妃討好光宗
服下紅丸喪命
移宮案:西李告敗
據守乾清宮
上疏請移宮
明熹宗朱由校——祟信宦官,江山寥落
皇帝:天才木匠
配偶:忠義機敏
乳母:客氏亂後宮
宦官:魏忠賢專權
心機深沉巧弄權
礦古奇冤東林案
蘇州五義士
戰事:寧錦大捷
忠臣:東林黨人
高攀龍寧折不彎
楊漣捨命上疏
奇人:超脫世俗
徐霞客遍游山河
徐光啟致力農事
明思宗朱由檢——剛愎嚴苛,明終覆亡
治國之策
誅殺閹黨
苛責馭萬
內憂外患
罱人之拙
圈延儒:兩任首輔
溫體仁:八年學士
袁崇煥:忠義儒將
史可法:抗清英雄
吳三桂:引清入關
洪承疇:叛明降清
自縊煤山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7-03-01
·版次:1
·總頁數:538
·印刷時間:2007-03-01
·印次:1
·字數:536000
·ISBN:9787807076148
·大小:16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剛猛治國
童年領袖,佛門梟雄
朱元璋(1328~1398),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原名興宗,字國瑞,小名重八。他是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之中出身最低微、童年最悽慘的一個,但他創建明朝,一生叱吒風雲,剛毅勇猛,治國馭人之術堪為歷代帝王之首,實乃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史稱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戰,奠定了大明王朝的版圖。憑藉自己的雄才大略,他又一手創建了明朝的各種政治、法律制度,幾乎一人完成了明朝延續三百年的機構設定。由於出身貧苦,朱元璋深知民間疾苦,他重刑峻法,大殺貪官,甚至連功臣宿將也不放過,這種剛猛手段基本上扭轉了元朝以來官場納賄枉法的不良習氣,人民生活有一定好轉。然而,畢竟經過了百年戰亂.整個社會還處在百廢待興之中。
朱元璋家自幼貧寒,從小飽受苦難。朱元璋的先祖居於沛縣,後來遷到甸容。他的父親朱五四是一位本分老實的農民,一生辛苦勞作,仍過著貧困的生活。朱元璋念過幾個月私塾,認識幾個字,因家境貧苦,被迫輟學,去給地主放牛。徐達、周德興、湯和這些明代的開國功臣,都是朱元璋當年放牧時的小夥伴。朱元璋從小就很有膽識,敢作敢為,勇於承擔責任,所以在同伴中頗具威信。
據說有一次,他和湯和、徐達等小夥伴們在山中放牧時,由於飢餓,指揮大家七手八腳地宰殺了一頭自己放牧的小牛,大啖了一頓烤牛肉。當飢腸轆轆的孩子們將牛肉全部吃光後,才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於是面面相覷,開始互相埋怨、指責起來。只有朱元璋表現出大丈夫的氣概,他胸脯一拍,擲地有聲地說:”有什麼事由我一人承擔,只要大家按照我說的做就行了。”說完,便吩咐大家用沙土掩埋了小牛的皮、骨、血跡等,並把牛尾巴扯下,牢牢地插入石縫中。回去後,對地主謊稱水牛鑽進了山洞裡,夾在了石頭縫裡邊。地主知道有詐,將朱元璋毒打一頓,趕出了家門。自此,小夥伴們對朱元璋既感激又佩服,朱元璋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他們的“領袖”。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