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道

詩與道

二、詩人 三、詩與詩人 二、論詩

圖書信息

作 者:黃伯飛 編著

出 版 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1-1
版 次:1
頁 數:431
字 數:339000
印刷時間:2004-1-1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218044187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這個“道”不知不覺地走下來兩千多年了,詩是走向道的一條途徑。中國的詩之傳統,在順人情、正人心方面提供了雖微而顯、雖朴而華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若從文學方面來理解中國詩之為詩,除掉詩之內容、形式之外,它的精神是循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引人經過人生和磨鍊之後堂堂正正走入道,走入天道的一條道。
中國古書里說“詩,之也”“詩,之也,志之所之也”。“志之所之”中“志”字,把它拆開是“士”與“心”,“士心”是古代讀書人的心。古代歌謠然後有“詩”,孔子編訂《詩經》時把歌謠儘量撇開,為“詩”定出個名份,於是詩是“志之所至”,讀書明理的人心“心之所之”。讀書明理的讀書人於是讀詩、作詩都有了個方向,這個方向是指向中國文化傳統中的“道”的方向。

圖書目錄

卷一 詩國門外拾新編
第一編 詩·詩人·詩與詩人
一、什麽是詩?
二、詩人
三、詩與詩人
第二編 詩之為詩
一、寫詩之技巧
二、情·景·想像
三、詩之欣賞
第三編 詩與道
一、文學與藝術
二、哲學、宗教
三、詩——藝——道
第四編 詩與文藝之嚮往
一、詩與文藝之旨趣
二、詩與文藝之未來
第五編 詩論輿論詩
—、詩論
二、論詩
卷二 鏡中外拾影錄
卷三 詩文掇拾
錢穆先生所指示的“詩心”
——附錢穆先生為《微明集》所寫的序
《微明集》自序
祈向集》序
《祈向集》序
《祈向集》自序
《天山集》前言
《天山集》書後
《壹一集》序(附識)
序一樵先生(顧毓誘)之《岡陵集》
關於文藝批評(書簡)
怎麽寫起英文詩來
凌越時空限制的詩境
談談近代詩(演講紀錄)
新詩——這條路怎麽走?
微明中的祈向者
入山尋得引路人
詩與道
形、心、神
《明誠集》(伯飛先生白話古體詩選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