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曙

許小曙

許小曙,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基於個人計算機的專家系統--WeldSelector專家系統,1990年榮獲全美最佳人工智慧研究獎,2011年4月被AMUG授予終身成就獎“Dinosaur Award——恐龍獎”。

基本信息

主要貢獻及獎項

主要貢獻

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基於個人計算機的專家系統--WeldSelector專家系統.WeldSelector專家系統在
中國3D列印:再造一個新世界 
1989年被美國ABC早間新聞欄目評為第一個基於個人計算機的專家系統。為美國海軍造船所開發了自動機器人焊接系統WeldExcell。WeldExcell工程由美國海軍資助,耗資1千萬美元。許博士同時也參與了研究3維纖維複合材料,解決了普通纖維複合材料的層分離問題,這項成果被美國海軍上層官員譽為史無前例的傑出工作。工作成果曾被焊接工業界指定為世界標準。國際三維列印製造領域的知名專家,曾先後在美國3D列印龍頭企業(DTM、Solid Concepts、3D Systems)擔任技術總監,致力於SLS技術工業化套用研究,他領銜研發了對製造業有革命性影響的“SLS技術”,並成為目前世界上最了解該技術的人,因此他被譽為“SLS之父”

主要獎項

1990年榮獲全美最佳人工智慧研究獎,1996年獲世界研究與開發100獎(R&D100譽為工業界的諾貝爾獎),年度世界100位套用科學領域突出貢獻獎。2011年4月被AMUG授予終身成就獎“Dinosaur Award——恐龍獎”,2011年許小曙博士被國際增量製造協會授予,表彰其為SLS行業所做的突出貢獻。2012年,許博士被該協會任命為亞太地區的唯一理事。

教育工作經歷

1976.09—1980.06:湘潭大學計算數學、機械工程專業,本科(1979年提前考研)。
1979.03—1982.01:湘潭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碩士;
1982.07—1985.08:湘潭大學數學系軟體教研室,助教、講師。
1986.11—1990.08: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大學,助理研究員。
1986.09—1990.06: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大學主修套用數學,副修材料科學,獲得博士學位。
1987.08—1997.10:美國焊接研究所,資深科學家、首席科學家、技術總監;
1990.08—1997.10: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美國焊接學院,技術總監;
1997.11—1998.11: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Trilogy 公司,軟體開發總工程師;
1998.11—2004.11:美國加州瓦倫西亞,3D Systems公司,軟體開發總監;
2004.11—2009.12:美國加州瓦倫西亞,Solid Concepts 公司,軟體開發總監;
2009年受聘為湘潭大學特聘教授。
2010.受聘為湖南省“百人計畫”特聘教授。

社會兼職

·美國焊接協會A9 委員,1990—1997:任美國焊接協會A9 資深委員,主要負責制定CAD 焊接機器人路徑規劃的覆蓋標準;
·美國焊接協會編委,1995;
·中國歐美同學會(留學生協會)湖南分會特邀理事
畢業後進入美國焊接研究所從事技術工作,後出任該所技術總監,獲得了多項專利並於1996年獲得世界研究與開發100獎(R&D100譽為工業界的諾貝爾獎)。1997年至2009年先後在美國Trilogy公司、全球最大的快速成型設備製造商
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副理事長許小曙
3D Systems公司以及全美最大的快速成型服務提供商Solid Concepts公司擔任軟體開發總工程師和技術總監等職務。在3D Systems公司工作期間,許小曙先生參與了SLS(選擇性雷射粉末燒結)技術的開發,是該技術最終實現產業化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原創者之一。許小曙先生至今仍被3D Systems公司以及Solid Concepts公司聘為資深顧問,領導著SLS技術的發展。

論文及項目

No.5,510,596 Penetration sensor/controller arc welder.
No.6,694,207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with interleaved fill scan.
No.6,677,554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with optimized raster scan direction.
No.7,310,432 Ported System for Personal Identify Verification.
在1995年,開始了CH-46直升機維修的研究工作(由國防高科技局DARPA資助),該項目名為“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在這個項目上的成就使得CH-46直升機的復役年限延長了15年。 開發了兩個基於生物特徵的識別系統。其中一個是微型指紋識別系統,該系統能在微型移動設備,如信用卡上,進行指紋識別。另一個是實時說話人識別。該系統能套用於手機安全,網路安全和電話交易的安全。

人生旅程

湘大經歷

許小曙是湘潭大學第一屆本科生、第一屆研究生、第一批留校任教的畢業生,學校第一個轉專業的學生,第一個提前考研的學生,文革後的第一批講師。
許小曙22歲時作為最後一屆工農兵學員來到了湘大,成了湘潭大學76級機械系的一名學生。
在那個特殊年代,許小曙的青春與同齡人一樣都有時代烙上的特殊印記。這位22歲的年輕人在來湘大之前早已在農村、工廠呆了六個年頭。當過知青,築過鐵路,修過工具機……卻沒在學校里正正式式的呆過幾天。
他仍能清晰地記得20歲生日那天,與幾位下鄉的知青好友佇立在鄉下的山崗上,不無失落地感嘆道:“我們這輩子就這樣定型了。有前途的、能夠為國家作貢獻的人都早已經出去了,而我們恐怕再也沒有機會了。”
所以,當兩年後,他獲得這個在別人和他自己眼裡完全是不可能的機會時,他不知道怎樣來形容自己的喜悅和幸福。
許小曙是由一個機械廠推薦上大學的,之前他是該廠的一位機修工人,所以就被分到了機械系就讀。可入學一段時間後,許小曙在課堂上卻感到進度太慢,明顯感到“吃不飽”。沒多久,他又發現自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開始自學數學分析、微分方程、線性代數等數學專業課程。教公共數學課的陳克安老師也發現了許小曙過人的數學天賦,對這位好學深思的小伙子青睞有加,特別地給予了許多輔導和鼓勵。於是,許小曙提出了轉系的申請。
在那個什麼都要靠指標“計畫”的年代,轉系是許多人聞所未聞的事情。儘管如此,但學校還是為這個“特殊”的學生想辦法,經過一年的努力,學校最終讓許小曙如願轉到了數學系。在數學系,許小曙在老師的指點下,加上他的數學天份和勤奮刻苦,他的成績很快就躍居系裡的前列。許小曙轉到數學系的第一次考試,得了120分的滿分。考完後,他才知道,試卷上多出來的兩個附加題,竟是系裡老師專為他而出的。
1979年湘潭大學獲得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當時,許小曙還是一名大三學生。一心想讓許小曙成為自己弟子的朱啟定和傅剴新老師主動給許小曙報了名,讓他報考自己的研究生。可是那一年,朱老師和傅老師合招的研究生中,只有許小曙一人合格。當時系裡認為兩位導師帶一位研究生有點浪費,最後通過徵求許小曙的意見,讓許小曙轉到了計算機系,師從我國著名多值邏輯專家羅鑄楷教授,學習計算機科學理論。也就是這次陰差陽錯的機會,讓許小曙站在了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並最終成為了計算機領域裡的傑出科學家。
後來,當許小曙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時也不無慶幸地感言:“正是因為在湘大不平常的學習經歷,給了我學習機械、數學、計算機三個專業的機會,使我的思維、眼界更開闊,為我以後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獨特的背景。”
雖然三十多年過去了,但在許小曙的湘大記憶中,許多往事仍然歷歷在目。他至今還能清晰地記得研究生畢業答辯時的神采;與外文系的同學一起到湖大參加文藝匯演後獲獎的喜悅;幾位師兄弟在宿舍里沿用專業課上的解剖程式來解剖鄧麗君的歌詞時的調皮……
還有一次他與學弟袁亞湘、許進超一起被評為學校的“學習標兵”,他們三人一起登台領獎,一起到一教前合影留念。在許小曙的記憶里,三十年前恍如昨日,三個年輕人的三張笑臉還依稀可辨。而三十年間,不僅他已是套用科學領域傑出的科學家,這兩位學弟也都成了計算數學領域內國際知名的中青年學者。

遠涉重洋

許小曙無論在哪個領域,哪個地方仿佛永遠都是那種讓人刮目相看的人。出國後,許小曙選擇到美國礦業大學工作和學習,這是一所在冶金、採礦、石油等領域都處於世界頂尖水平的大學。然而,不論是做訪問學者還是攻讀博士學位,許小曙在這所匯集了世界頂尖級學術大師、專家、教授的學府里,卻相當的“著名”。
剛到大學只一周,許小曙與導師見了第一面。上午見面,導師下午卻要出差。導師簡單地向許小曙介紹了情況,並向他交待了手頭正準備做的一個項目,編寫一個關於不鏽鋼鐵質含量分析的專家系統。導師本來的意圖是想讓許小曙先熟悉熟悉工作內容,幫助查一查相關資料,做些準備工作。誰知,一周后導師出差回來,卻吃驚地發現許小曙已將整個專家系統寫好了,並悄然放在了他的辦公桌上。這個名叫FERRITEPREDICTOR的專家系統至今仍被廣泛套用於不鏽鋼焊接的套用與研究。
一年後,許小曙開始在該校攻讀博士學位,主修套用數學,副修材料學。在這所治學嚴謹的大學,許小曙卻有著許多的“破例”,他是該校唯一一個既不用考GRE也不用考“TOEFL”的學生;也是唯一一個在國內研究生階段的所有學分都可與該校全部換算的學生;在難度最高的實分析考試中,老師認為最高等級“A”還不能合理衡量許小曙的成績,要破例給他一個“A+”的成績。
讀博期間,許小曙發明了一種神經元的算法。多年後,該校的老師還經常在博士生的課堂上不無驕傲地提及“這種算法可以與Shu的算法媲美”。因副修材料學,許小曙到冶金系去選修熱處理的課程,考試結束後,全系師生卻吃驚地發現,成績最高的卻是這個外系來的並無專業基礎的中國學生。
“Comprehensive Exam”是美國大學博士階段最難也是最嚴格的考試,考試範圍非常廣,往往要將許多課程綜合起來考試,考試期間連吃飯都有專人陪同。該大學還有個傳統,即往往根據報名者的水平來命題,確定考試的難度。所以,那一年當大家得知許小曙報了名時,都紛紛放棄了考試, 最後只有許小曙一人參加。果然,這一年的考題是最難的,其中有道偏微分方程的題竟是幾個教授、專家研究了好幾年後得出一種算法。而該校關於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水平在世界上卻是數一數二的。
1989年,離許小曙博士畢業還有一年,他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基於個人計算機的專家系統WeldSelector,為該領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美國國家廣播公司ABC的早安美國節目為此作了專題報導。1990年,許小曙用三年時間拿到了博士學位。當年,許小曙就因為科研能力強、貢獻突出,獲得了“最佳人工智慧研究獎”這一世界級份量的獎項。

走向世界

博士畢業後,許小曙選擇了到美國焊接研究所(AWI)工作。其實從讀博開始,他就一直在這裡工作。11年間,許小曙憑藉他廣博的知識,從資深科學家做到首席科學家,再到技術總監。因他的加盟,使該研究所的整體科研實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1994年,美國國防高科技局準備對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一種CH-46軍用運輸直升機進行整體改造和提升。這種直升機按計畫在2000年退役,但因研發新型直升機困難重重,直接影響到了美國海軍裝備的配套計畫。當時美國幾大科研機構和海軍的幾個研究所都在圍繞這個項目進行技術攻關。許小曙帶領他的團隊,實現了以條件為標準的維修,取代了原來以時間為標準的維修,成功地攻下了這個難題。他的研究成果使得這種直升機的復役年限延長了15年,美國海軍稱讚這項任務為“史無前例的傑出工作”。許小曙也因此獲得了當年的“世界100位套用科學領域突出貢獻獎”。該獎項每年在世界範圍內評選100個最傑出的科技成就,被譽為“套用科學的諾貝爾獎”和美國科技界的“奧斯卡”獎。
許小曙在該研究所工作期間,開發了WeldSelector專家系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個人計算機的專家系統,這些系統目前仍在世界各地銷售,被焊接工業界廣泛使用。
1996年,許小曙作為首席科學家和技術總監,為美國海軍造船所開發了自動機器人焊接系統 WeldExcell。這是一個耗資1千萬美元的龐大工程,它集成了多項複雜的計算機系統。該系統能實現機器人的硬體系統和計畫系統之間成功對話。許小曙的這項成果最終被指定為業界的世界標準。
1997年後,許小曙離開研究所轉向實業界,先後加盟Trilogy 公司、3D Systems 公司等國際大公司和高科技企業。在3D Systems公司,許小曙作為軟體開發總監領銜研發了分層製造工藝的核心技術-SLS 技術。分層製造工藝作為數字生產理念走向實際套用的實現途徑,給製造業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許小曙不斷使該技術走向成熟,目前他是世界上最了解該技術的人,沒有人可以替代他在SLS技術的地位,因此他被稱為“SLS之父”。
許小曙是一個在科研上不斷挑戰自我的人,這使得他總是瞄準最前沿的技術,不斷開闢新的研究領域。最近,他又發起並成立了一家名為ArtiNNet 的高科技公司,負責開發了兩個基於生物特徵的識別系統。其基於實時說話人識別的手機保密系統獲得了倫敦商學院2008年最有創意的安全概念獎。
一個又一個科研碩果成就了許小曙今日的光芒奪目,但當問及他投身科研的艱辛時,他卻堅持認為自己是個很“Luck”的人,對於科研生涯中的種種經歷都輕描淡寫。生性樂觀的他,在科研之外,還是一個興趣廣泛、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他酷愛音樂,擅長手風琴、二胡等多種樂器,人到中年又開始學起了鋼琴。為此,他還編寫了一個名叫“MusicWriter”的軟體,通過該軟體不僅可方便的編寫列印五線譜與簡譜,並可實現五線譜與簡譜的自動互譯。當前,德國、義大利、美國、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的許多音樂家都在使用他的這個軟體。許多人曾勸他將這個軟體出版,但他拒絕了,他說“就將這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對音樂界的一個貢獻吧”。現在,他還準備將我國的古譜——工尺譜也納入到這個互譯軟體中來。“這種文化遺產,如果還不保護,在這個信息化社會裡恐怕就要失傳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