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地[廣州地名]

許地[廣州地名]
許地[廣州地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許地,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威利斯商業廣場D座大南路82號。許祥光於1849年率族人在高第街修祠堂、建大宅,“許地”就此漸漸成形,面積為9675.88平方米,高第街北側,北接玉帶濠。自清乾隆[愛新覺羅·弘曆]年間(1736—1795)起,為許氏聚居之地,故名。

建築歷史

許地許地
許祥光於1849年率族人在高第街修祠堂、建大宅,“許地”就此漸漸成形。國土房管部門的檔案顯示:許地面積為9675.88平方米。

乾隆年間,許氏遠祖許永名自澄海來到廣州高第街,經營小本買賣。在攢下一筆錢後,娶了黃童貴的三女兒為妻,育有三子。婚後第十年,永名病逝,黃太夫人帶著三個孩子回澄海,卻發現原來永名已有髮妻。不願為妾的黃太夫人毅然帶著三個孩子回到高第街,含辛茹苦將孩子養育長大。大兒子許拜庭,被介紹到一家董姓鹽商的店裡幹活。一次出海,突遇風暴,拜庭沉著冷靜,帶領船隻逃出生天。由於別的店的船隻折損,這樁獨門生意讓董老闆十分欣喜。拜庭的忠心耿耿,更是讓董老闆拿出股份分給拜庭。後來許拜庭成為廣州四大鹽商之首。當時海盜猖獗,許拜庭集資出力剿匪,大獲成功。他因此事受到嘉慶皇帝嘉獎,獲封“中議大夫”。許拜庭逝後,其長子許祥光帶頭建立了許家祠堂,是為“拜庭許大夫家廟”。

自清乾隆年間起,中國歷經巨變,風起雲湧間,許地走出了一位位叱吒風雲的人物:廣州四大鹽商之首許拜庭,“三進三出”的中山大學前校長、教育泰斗許崇清,“紅頂紳士”許祥光,“紅色英烈”許卓,浙江巡撫許應鑅,一品大臣許應騤,孫中山麾下第一驍將、粵軍總司令許崇智,航空專家許錫纘魯迅伴侶許廣平

1951年,土改中許氏家廟被定為國有,從此當過校舍、臨時兒童醫院,現在則是退休教職工活動中心。剝落的牆皮上,還掛著“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兩個牌匾。這個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三進式傳統建築,在上世紀60年代被拆去三分之一,拆毀處建起了兩幢九層高教工宿舍樓。祖宗牌位也在屢次變遷中不知所蹤。由於缺乏資金維修,建築群損壞嚴重。 許氏後人為重建方案奔走紛爭多年,並無定案。

許氏家史

許地許氏家
清乾隆年間,潮州澄海人許永名到廣州經營小生意,居於高第街,娶妻黃氏,生下3個孩子。許永名死後,家中生活困難。長子許拜庭13歲到鹽店當童工,因勤懇忠誠,老闆獎勵給他部分股份。他歷經苦心經營,終成廣州一大鹽商。

許拜庭的長子許祥光,嘉慶廿四年(1819)中舉人,道光十二年(1832)中進士,歷任廣西按察使、布政使。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因母喪回故居,經理投效局。

道光廿九年(1849),他率族人在高第街建起許拜庭大夫家廟,又建大宅,從此那一帶名為“許地”,流傳至今。道光廿九年四月,香港總督兼英軍司令文翰重申洋人入廣州城的要求。雖遭粵當局拒絕,而英軍艦仍闖進珠江,欲強行入城。許祥光聯合廣州愛國士紳,自己帶頭捐獻白銀6萬兩,號召城內外居民組織團練備戰。還以粵紳名義正式致函文翰,陳說利害,點破了英軍的恫嚇。最後文翰無計可施,不得已在洋行門前貼布告:“嚴禁英人入城”。許祥光抗夷有功,後被官府嘉獎賜爵三品頂戴,粵省士民曾贈匾以頌其愛國禦敵之德。他的7個兒子皆中舉人,其中應榮歷任臨江知府、江蘇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等職,被百姓譽為“許青天”。許氏家族在清代還出了任至工部、禮部尚書的許應騤,為政清廉、積極支持戊戌變法的許應鏘,任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的許炳榛等政界知名人物。

清末許氏家族破落,第六代崇字輩子弟有多人參加孫中山的革命黨,成為民國的開國功臣,如許崇儀、許崇智、許崇灝等。民國時,又湧現著名教育家許崇清,東征名將許濟,紅軍名將許卓,潛入國民黨軍事機關心臟的地下工作者許錫纘,中華女傑許廣平(魯迅夫人)等名人。許氏家族的興衰,以及許氏各種知名人物的經歷,典型地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變遷。

20世紀90年代初,女作家伊妮把許氏家族眾多人物的經歷寫成《千秋家國夢》長篇紀實文學,還拍成了電影。後來,來自海內外的許氏家族後人數十人還曾匯聚到高第街許地的許氏家廟尋根。21世紀初,廣東著名畫家、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盧延光寫成《廣州第一家族》出版,圖文並茂地再現了許氏家族古今眾多名人。

名人故居

拜庭許大夫家廟拜庭許大夫家廟
許廣平與魯迅一家許廣平與魯迅一家
1898年,許廣平出生於許地。1917年,許廣平在父親病逝後和二哥投奔天津的姑母。在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預科,她參加了“五四運動”。

許廣平於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國文系,魯迅成了她的老師。1927年1月,魯迅到中山大學任教,許任助教和廣州話翻譯,感情進一步加深。1929年,生子周海嬰。許廣平後歷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婦聯副主席、民主促進會副主席等職務。其後,許廣平回許地的次數並不多。據許錫俊介紹,魯迅也到過這裡。現在,這間老宅由許廣平的侄孫居住。
2005年,許廣平的侄子寫信給周海嬰,希望建設許廣平故居紀念館。周海嬰寄來10張魯迅各個時期的照片,以示支持。許廣平的長孫周令飛也希望許地能夠“修舊如舊”,將後期搭建的建築拆去,恢復原有的建築風貌。如今8年過去了,“許廣平故居紀念館”還只是一個概念。

許卓(1905~1934),又名許崇乾,許倬,廣州人,世居高第街許地(舊屬番禺縣)。自幼喪父,國中畢業後由許崇智送到日本士官學校就讀,畢業後返國投身革命。民國13年(1924)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到法國勤工儉學,結識了周恩來。

民國22年調任工農紅軍總司令部參謀處長,後任作戰局局長,協助周恩來和劉伯承勝利組織第四次反圍剿的作戰。

民國23年,許奉令帶領檢查組到福建武平第三軍分區檢查第五次反“圍剿”的準備工作。4月到前沿陣地視察時,遭國民黨軍隊和地主武裝伏擊,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