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文學

記憶文學是余秋雨開創的一種特殊的文體。它不是小說,因為裡面的記憶都是真實的。

記憶文學是余秋雨開創的一種特殊的文體。它不是小說,因為裡面的記憶都是真實的。它不是回憶錄,因為裡面的記憶不全是自己的,所以又體現出了文學性。是不是覺得很矛盾?記憶又是真實的又不是自己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余秋雨的《借我一生》的第一卷。裡面描寫的很多他媽媽剛嫁過來的一些事情。而那時余秋雨還沒生出來。難道這是虛構的嗎?當然不是。這些記憶都是受到了長輩們語言的影響。然後再把零零碎碎的片段聯繫起來!就成了真實的記憶。當然也許每個人都還清晰的記得自己剛出生時的情景!就是這么個道理。
同樣來分析《借我一生》,有人認為這種文體裡的真實性沒有保證,只是自己的說詞而已。但可以肯定絕對是余秋雨內心的一種真實。討論內容的每一個字是不是真的發生過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每個人的記憶都有偏差。但內心的大方向是不會有偏差的。畢竟他寫《借我一生》時常常淚流不止。就拿我本人來說吧!一次我和我的同桌談論過去的往事事!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真的淚流不止了,搞的別的人以為我失戀了。而我當時真的投入了真實的感情。
此種文體特殊還因為特殊在與回憶錄的記事方式不同。回憶錄的記事方式給人的感覺是時間線索比記憶文學更強。記憶文學刪除了沒有文學性的片段。而有的細小的片段卻顯現出了文學的優美性!比如說“余秋雨”這個名字,它的來歷會給人文學性很強,很美,“我”“秋天”“雨”三個意象多優美,而更有意思的是它又是不識字的祖母取得。
此種文體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它同樣能讓人體會人情冷暖,社會百相。給人深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