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董卓

討伐董卓

董卓生性驕傲,公元184年,東漢靈帝封董卓為中郎將,命他討伐黃巾軍,卻失敗,然後被免職,後來韓遂、邊章起兵涼州,董卓再度被任為中郎將,因討伐有功而被任命為前將軍,封為斄鄉侯並出任并州牧。

董卓暴政

討伐董卓討伐董卓

董卓生性驕傲,公元184年,東漢靈帝封董卓為中郎將,命他討伐黃巾軍,卻失敗,然後被免職,後來韓遂、邊章起兵涼州,董卓再度被任為中郎將,因討伐有功而被任命為前將軍,封為斄鄉侯並出任并州牧。

公元189年,何進請董卓入宮除宦官,結果何進先被宦官殺掉。隨後董卓廢掉少帝,立劉協即位,就是漢獻帝

董卓的舉動惹怒了諸侯們,終於在190年爆發了十三路諸侯共討董卓(《三國演義》中記述"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實則只有十三路)。董卓抵擋不住,燒掉洛陽,帶著獻帝遷都長安

燒洛陽,遷長安

董卓進了洛陽,為了籠絡人心,用高官厚祿收買一些官員。他聽說曹操有點名氣,就把曹操提升為驍騎校尉。但是曹操看出董卓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遲早要垮台,不願在董卓手下辦事,他冒險逃出濟陽,到陳留(今河南陳留縣)去找他父親。

曹操的父親在陳留有點財產。曹操回到陳留,得到父親同意,花錢招兵買馬,準備討伐董卓。當地有個財主衛茲,也拿出很多錢和糧食來幫助曹操。不久,曹操的堂弟曹洪帶著一千人來投奔曹操。曹操逐漸聚集了五千多人馬。他一面操練兵馬,一面派人探聽各處動靜。

自從黃巾起義後,各州各郡,都擁有一支人馬。許多州郡的刺史、太守,本來有割據野心,趁洛陽大亂,借聲討董卓的名義,紛紛起兵。其中聲勢最大的要數袁紹

袁紹自從在洛陽同董卓鬧翻以後,跑到冀州,當了渤海太守。因為袁紹是個大士族,冀州牧韓馥又是袁家的老部下,所以袁紹很快就在渤海郡組織了一支人馬。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討伐董卓大軍一共十幾萬人馬,在陳留附近的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集合,組成一支聯軍,大家推袁紹做盟主。

各地起兵的訊息傳到洛陽,董卓有點害怕起來。他不顧大臣們反對,決定把漢獻帝和上百萬人口遷到長安,自己留在洛陽附近對付聯軍。獻帝被迫離開洛陽的時候,董卓放了一把火,把宮室、官府、民房,全部燒掉。洛陽周圍二百多里以內,被燒得雞犬不留。老百姓被迫離開洛陽,路上有餓死的,被踩死的,打死的,倒在路邊的屍體不計其數。

董卓之死

司徒王允反間計,挑撥董卓大將呂布殺死董卓(貂蟬其實是《三國演義》所虛構,而呂布早已受王允離間),結果成功,但董卓餘黨李傕郭汜帶兵進城,殺死王允,亂殺百姓,京城頓時雞飛狗跳。李傕挾持天子,郭汜挾持百官,互相攻打。

(總條目:三國主要戰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