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古代建築

解讀中國古代建築

《解讀中國古代建築》是2009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其加。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平裝:310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62332037, 9787562332039
條形碼:9787562332039
商品尺寸: 23.4 x 16.8 x 2.6 cm
商品重量: 699 g
ASIN:B00328I5E0

內容簡介

《解讀中國古代建築》內容簡介:我們研究古建築,首先應當了解這些不同形式的建築的不同構造,了解每種構造都是由哪些構件組成的,它們在整體結構中起著什麼作用。《解讀中國古代建築》用圖文的形式介紹中國古代建築基本形式、基本框架結構、建築構架組合方式、營造技術、各種古建築的起源、主體建築的工藝和技術,在建造房屋時選擇自然環境及嚴格的建築格局、建築法規,以及對人類的作用。適用於建築專業及相關從業人員、研究人員。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形式
第一節 硬山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硬山建築的特徵和主要形式
二、硬山建築木構架的基本組合方式和各部位構件的功能
第二節 懸山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懸山建築的特徵和主要形式
二、懸山建築的構造特點及部分功能
第三節 廡殿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廡殿建築的基本構造
二、廡殿建築的柱網排列方式與構架關係
第四節 歇山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歇山建築山面的基本構造和規律
二、歇山建築所用的順梁和趴梁
三、柱網變化與歇山建築山面構造的關係
第五節 攢尖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四角攢尖建築
二、六角攢尖建築
三、圓形攢尖建築
第二章 古代建築風水及裝修、裝飾
第一節 古代建築的風水
一、生氣
二、覓龍
三、察砂
四、觀水
五、陰陽
六、點穴
七、五行
第二節 古建築裝修、裝飾
一、概述
二、裝飾色彩與彩畫
三、色彩與裝飾
四、建築裝飾
五、屋脊瑞獸裝飾
第三節 古代建築木雕、磚雕、石雕、灰塑工藝
一、雕刻制度
二、雕刻工具和用料
三、木雕刻常使用的圖案形式和題材
四、古代建築磚雕藝術
五、古代建築石雕藝術
六、古代建築灰塑藝術
第四節 天花、藻井
一、天花的種類功能及構造做法
二、藻井
第五節 斗拱、板壁、博古架、太師壁
一、斗拱的基本構造
二、板壁
三、博古架
四、太師壁
第六節 隔扇、檻窗、支摘窗、風門、牖窗、什錦窗、欄桿、楣子、花罩、碧紗櫥檻框、榻板、板門
一、隔扇、檻窗的功能、種類及權衡尺
二、支摘窗、風門的構件名稱
三、牖窗、什錦窗、欄桿、楣子
四、花罩、碧紗櫥的種類和功用
五、檻框、榻板的名稱及作用
六、各種板門的名稱及用途
第三章 中國古代宗教、祭祀、書院、會館、陵墓建築
第一節 佛教建築
一、依山式石窟寺
二、平川式塔寺
三、自由式、藏式建築
第二節 道教建築
一、道教奉祀建築的起源與發展
二、道教建築的形制和布局
三、道教建築的裝飾圖案
第三節 祠廟建築
一、關帝廟建築
二、包公祠建築
第四節 書院、會館建築
一、書院建築的歷史演變
二、古代會館建築
第五節 古代陵墓建築
一、喪葬制度的歷史演變
二、墓葬制度的演變
三、喪葬形式
四、陵墓地上建築
五、陵墓地下建築
第四章 建築等級制、各朝建築特點、單體裝飾性建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古代建築的等級制度
一、古代建築體本身
二、台基
三、開間
四、斗拱
第三節 中國各朝代的建築特點
一、史前建築的特點
二、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建築特點
三、秦、漢時期的建築特點
四、魏晉南北朝的建築特點
五、隋、唐、五代的建築特點
六、金、遼的建築特點
七、宋朝的建築特點
八、元朝的建築特點
九、明朝的建築特點
十、清朝的建築特點
第四節 單體裝飾及紀念性建築
一、導言
二、明堂
三、高台
四、垂花門
五、石闕
六、牌坊
七、牌樓
八、華表
九、石碑
十、影壁
十一、石獅
第五章 古代磚、石、牆、園林建築及構件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磚、石砌築的建築
一、磚砌建築
二、石砌建築
第三節 城牆建築
第四節 園林建築
一、樓
二、榭
三、亭
四、閣
五、廊
六、軒
七、舫
八、橋
九、塔
第五節 古建築飛檐
第六節 古代建築的門墩兒
第七節 古建築構件“瓦”
附錄中國歷史年代簡表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