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丸

用法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以青黛為衣。誤中諸毒後,急取藥15克,爛嚼,用新水送下,即解。或用水浸炊餅為丸,尤妙。如常服,可三五丸。【製法】上九味,金銀花、桔梗粉碎成細粉,過篩;薄荷、荊芥提取揮髮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藥渣與其餘連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水溶液合併,濃縮成稠膏,加入金銀花、桔梗細粉,混勻,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噴加薄荷、荊芥揮髮油,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80~90g製成濃縮丸,即得。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組成】板藍根120克(乾者,淨洗曬乾) 貫眾30克(銼,去土) 青黛(研) 甘草(生)各30克

【用法】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以青黛為衣。誤中諸毒後,急取藥15克,爛嚼,用新水送下,即解。或用水浸炊餅為丸,尤妙。如常服,可三五丸。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誤食毒草,並百物毒,精神恍惚,噁心者。

《袖珍小兒》

【組成】玄參3錢,連翹3錢,升麻2錢,黃芩2錢,芍藥2錢,當歸2錢,羌活2錢,防風2錢,生地黃2錢,荊芥2錢,甘草2錢。

【來源】《袖珍小兒》卷七。

【主治】小兒一切瘡毒腫癤,丹毒,赤游腫。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以青黛為衣。燈心、薄荷湯送下。

《聖惠》

【組成】金星礬石2兩,銀星礬石2兩,太陰玄精2兩,雲母粉2兩,不灰木(以牛糞火燒令通赤)2兩。

【來源】《聖惠》卷三十九。

【功效】解諸藥毒。

【方法】將4味用炭火燒令通赤,與不灰木同入盆,下蓋出火毒,1宿後細研如粉,入龍腦2錢,更研令勻,以糯米粥和丸,如豇豆大。

【用量】每服1丸,以生薑汁少許,並新汲水研破服之。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藥物組成】半夏(醋浸1宿,漉出曬乾)1斤,甘草(炙,銼)1斤,赤茯苓(去黑皮)2兩。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方劑主治】傷暑中暍。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4丸,加至8丸,新汲水送下;如昏悶不省者,生薑自然汁送下。

銀翹解毒丸

銀翹解毒丸拼音名:Yinqiao Jiedu Wan

標準編號:WS3-B-2782-97

【作用類別】本品為感冒類非處方藥藥品。

【處方】金銀花200g 連翹200g 薄荷120g 荊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葉80g 甘草100g 輔料為蜂蜜。

【製法】上九味,金銀花、桔梗粉碎成細粉,過篩;薄荷、荊芥提取揮髮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藥渣與其餘連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水溶液合併,濃縮成稠膏,加入金銀花、桔梗細粉,混勻,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噴加薄荷、荊芥揮髮油,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80~90g製成濃縮丸,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濃縮蜜丸;氣芳香,味微甜而苦、辛。

【功能與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口乾,咽喉疼痛。

【用法與用量】用蘆根湯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風寒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孕婦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療的患者,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三天后,症狀無改善,或出現發熱咳嗽加重,並有其他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時應去醫院就診。

6.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虛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連續服用應向醫師諮詢。

8.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規格】每丸重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