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首次4大軍區聯合實兵演習

解放軍首次4大軍區聯合實兵演習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首次大規模的跨區實兵檢驗性演習——“跨越―2009”系列跨區實兵檢驗性演習,將於8月11日拉開大幕。 2009年的8月至9月,分別隸屬解放軍瀋陽、蘭州、濟南和廣州4個軍區的4個陸軍師,將在總參謀部的統一部署下,拉動到本戰區以外的契約戰術訓練基地,在陌生地區與“敵人”展開對抗。 。

各方給予不同解讀

外界對解放軍這次“跨越-2009”演習在不同角度給予解讀。路透社的報導認為,“這場演習體現了中國與日俱增的信心”。報導認為,通過4月的海軍大閱兵,中國展現了作為軍事大國不斷增長的信心。10月1日將進行的國慶大閱兵,也將再次展現自信。報導認為,幾十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的焦點一直都是尋求防止“台灣獨立”。但最近幾年中國軍事力量已擴展到國家的經濟利益所能達到的領域,海軍開始進行反海盜巡邏,而陸軍也期望能夠快速投放到需要的地方。Newkerala網站認為,這場演習主要用於評估和提升解放軍在信息化戰爭中的全面作戰能力,它還將檢驗很多戰術,驗證解放軍在指揮控制、精確打擊、空地一體聯合作戰、複雜電磁環境下作戰和傘兵突擊作戰等方面的能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首次大規模的跨區實兵檢驗性演習——“跨越―2009”系列跨區實兵檢驗性演習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首次大規模的跨區實兵檢驗性演習——“跨越―2009”系列跨區實兵檢驗性演習

台灣《中國時報》7日注意到“針對台海作戰的南京軍區在這次大演習中意外落選”。該報導引述軍事觀察家的話說,這次演習刻意排除南京軍區,和目前兩岸關係緩和有關,可能是為了向台“示好”。不過台灣“國防部副部長”張良任7日表示,“用這種事情來判斷兩岸軍事對峙情況,言之過早”。《中國時報》還認為,這次演習將提升解放軍組織戰役級演習和作戰的能力。報導稱,解放軍陸軍去年即已舉行“礪兵-2008”千里跨區實兵對抗演習,當時演習以北京和濟南軍區為主,參演兵力各有一個重型裝甲團和輕型機械化步兵旅,但那次只是戰術演習。這次完全不同,跨越四大軍區,由師級部隊參演,層級由戰術提高為戰役演習。

軍方主動披露詳情

由於此次軍演的詳情是由解放軍總部主動批露的,所以外國媒體在進行報導的時候,少了以往“猜測滿天飛”的習慣性做法。
路透社5日發自北京的報導稱,解放軍今年稍後舉行的大演習,旨在磨礪部隊在複雜高科技戰爭中的現代化技能。與上個月海軍大閱兵讓兩艘核潛艇亮相,以及今年10月1日舉行的國慶大閱兵一樣,中國越來越願意展示自己不斷增強的自信心。路透社進一步分析說:“當全球經濟危機迫使許多國家考慮削減軍費開支的時候,北京卻打算進一步增加軍費開支。今年3月,北京稱2009年中國軍費將增至4807億元人民幣(約合70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4.9%。過去的幾十年間,解放軍的重點一直是阻止台灣獨立,但最近幾年來,中國軍方的視野逐漸擴大,中國海軍已經開始在非洲東海岸執行反海盜任務。”
蘭州軍區某師摩托化部隊機動從浮橋上通過蘭州軍區某師摩托化部隊機動從浮橋上通過

法新社5日報導說,即將舉行的“跨越-2009”大演習,旨在評估和提高解放軍的全面戰鬥能力。它將成為解放軍指揮與決策能力、陸空協同能力、複雜電子電磁環境中作戰能力、空降部隊突襲能力、各軍兵種專業能力的“試金石”。俄新社5日報導稱:“這次大演習重要的是檢驗空降部隊的突擊能力以及特種部隊執行任務的水平。”
外媒報導解放軍行動時充斥著“威脅”與“猜測”不同的是,此次報導多半是就事說事。與本報記者熟悉的一位美聯社駐京記者說:“‘跨越-2009’演習是解放軍主動且詳細公布的,所以各家媒體在報導的時候多是引述中國軍方的說法,擠掉了許多媒體以前靠採訪軍事觀察家或者研究機構臆想細節的水分。隨著解放軍透明度的增加,以前那樣的猜測性報導會越來越少。”

4個陸軍師皆為主力、個個堪稱精銳

主角之一
一戰揚名天下。當年在抗日戰場上,八路軍115師以絕對的劣勢裝備迎來了抗日戰爭中的首場勝利——“平型關大捷”,從此聲名遠揚——這就是將參加“跨越-2009”系列演習的瀋陽軍區某師。
抗美援朝戰爭中,這個師全殲美軍騎8團第3營,並阻住美軍騎5團的反覆衝擊,擊斃團長詹森,創造了志願軍成建制消滅美軍一個營和擊斃指揮官軍銜最高的紀錄。
主角之二
打響新四軍抗日第一槍。蘭州軍區某師前身從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後,堅守淮南抗日根據地,殲滅日、偽軍3萬多人。解放戰爭中,這個師在孟良崮戰役中參加圍殲張靈甫,在渡江戰役中直搗南京。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中,這個師也表現出色。
主角之三
號稱“猛虎之師”。一個張著大嘴的虎頭,釘在濟南軍區某步兵師官兵的軍裝上。這支代號為“猛虎之師”的部隊,前身是中央紅軍的先鋒團隊,在長征途中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一路過關斬將,一場硬仗都沒有落下。
抗日戰爭中,這個師又擊斃敵日軍獨立第2旅團長、日寇稱之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鬥志。阿部規秀也是抗戰中被中國軍隊擊斃的軍銜最高者。
主角之四
夜過果園無一人摘民眾蘋果。廣州軍區某師誕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膠東半島,後北上東北、血戰塔山,又一路南下直到廣西,在戰爭中完成了由地方部隊向主力部隊的轉型。這個師在解放戰爭中整師通過民眾果園,卻無一人摘一個蘋果,一度被傳為佳話。
機動方式經受考驗,遠程戰略投送能力將是一大亮點

否具備大規模、遠距離的兵力投送能力,是檢驗一支部隊戰鬥力的重要標準。能否將一支上萬人、攜帶各種大型武器裝備的步兵師,快捷迅速按時投送到千里之外,顯然是“跨越―2009”演習中一個重要的考核和檢驗內容。
按照方案,80%以上的演習兵力和大型武器裝備車輛,將以摩托化開進和鐵路輸送這兩種機動方式輸送到目的地。
當年紅軍一天一夜急行170華里的精神已傳承至今,但不同的是,隨著國家運輸能力的增強以及我軍運輸工具的更新換代,今天人民解放軍的機動速度已經大幅提高。
部隊演習中很少徵用民航客、貨機,這次參加演習部隊與以往最大的區別是:機動過程中,部隊除乘坐空軍運輸機外,總部還將協調動員、徵用有關航空公司較多數量的民航客機和貨機,這在我軍演習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鐵路輸送也有亮點。傳統的“悶罐車”已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人員運輸全部使用客車車廂,大型武器裝備使用平板車廂。高速直達的動車組“和諧號”,也將用於輕裝兵力輸送。
體現作戰力量的合成性和作戰手段的多樣性
除少量留守人員以外,4個步兵師參演兵力平均都在萬人左右,這也意味著每個師投入兵力都占總兵力的80%以上,最高參演率高達97%。
為完成演習任務,濟南軍區某步兵師還召回了探親休假人員,並要求外出進修人員請假歸建。
火炮、工程機械等大型武器裝備的參演率不低於90%,裝甲車輛也達到了50%以上。
體現作戰力量的合成性和作戰手段的多樣性,特戰部隊、陸軍航空兵、電子對抗連、照相偵察排、無人機小組、短波干擾站,都將攜帶新型裝備,配屬到演習部隊,以加強綜合作戰實力。
航空兵部隊也被賦予了更重要的任務。按照導演部的要求,“能投彈的一定要投,能實打的一定要實打”,以此給地面部隊施加更多的壓力。

檢驗各類新裝備戰鬥力

北斗系統將再次委以重用
曾經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將再次被“委以重用”。
軍事行動中的通信保密問題,關係到軍隊生死存亡。遼瀋戰役中,國民黨廖耀湘兵團因亂出錯,用明語聯絡,終釀大禍。在我軍以往的演習中,因使用手機、海事衛星等非保密通信手段通信造成失泄密事件也時有發生。
蘭州軍區某師摩托化部隊機動從浮橋上通過蘭州軍區某師摩托化部隊機動從浮橋上通過

我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目前已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通信失泄密的問題。除了可以發簡訊,北斗系統的授時和定位功能,也將在演習中得到套用。
總部對複雜電磁環境的設定、新裝備的使用和檢驗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批我軍自主研製的新型武器裝備,也將拉到演習場,真刀真槍地檢驗功效。例如,心理戰分隊所使用的強聲廣播車,是否能在演習中起到“長自己志氣、滅他人威風”的作用,拭目以待

突出對抗效果,“紅軍”“藍軍”將模擬交戰

對抗無疑會上演演習中最熱鬧的場面。在“跨越―2009”演習中,演習部隊進入訓練基地後,“紅軍”和“藍軍”將使用雷射模擬交戰器材,展開一場對抗廝殺。
與沒有對手的演練來說,這種面對面的對抗,顯然更加具備不可預知性,讓戰場環境變得更加離奇。
雷射模擬交戰設備包括單兵設備和武器裝備設備。士兵被模擬武器“擊中”以後,不會流血犧牲,但會被自動判別為“陣亡”,頭盔上冒出彩煙,手中武器自動失效,並自動退出戰場坦克裝甲車上,也將加裝上模擬交戰裝置,一旦被對方的模擬武器“擊中”,也將自動熄火,退出戰鬥。
我軍加大了模擬交戰武器的研製,並將其作為基地對抗演習的重要裝備。據有關人士介紹,今後幾年,模擬交戰器材的配備範圍和種類還要加大,以提高對抗演習的難度。我軍自行研製的“陸軍部隊演習評估系統”,使導演部對部隊處置手段、毀傷效果等演習效果評估變得及時、客觀和準確,也使模擬交戰變得更有實際意義。

多專業綜合考核

油料物資補給、衛勤保障、戰爭賠償和支前工作也是考題
幾乎所有與戰爭有關的問題,都是“跨越―2009”演習的考核項目。
一萬多人的建制師,一動就是上千公里。汽車到哪裡加油,一萬多人的物資消耗從哪裡補充,掉隊人員和車輛如何收攏,傷病人員如何治療,損害了老百姓的莊稼地該如何賠償……都是部隊需要考慮的問題。
各部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手段,都會被記錄在案,並作為最後的講評依據。
機動途中,演習部隊將依託軍地加油站先期考察和設定油料物資補給站,適當進行物資儲備,以解決部隊開進途中的油料和物資問題。
“就近就便”是衛勤保障的重要原則——參演部隊官兵的醫療關係,將臨時轉接到駐訓點附近的駐軍醫院;同時,各師所屬醫院將一路同行,進行伴隨醫療保障;單兵急救物品、戰位急救箱等應急醫療藥品和設備,也將提前配發到位。
互為對手互出題目,演習結束或有就地講評
解放軍部隊誓師動員準備進行實戰演習解放軍部隊誓師動員準備進行實戰演習

按照這次演習的規則,演習部隊離開原屬戰區,進入預定戰區或基地後,設定課目的權利就交給了對手。
讓對手來出題目,絕不可能容易到哪兒去——他也許會讓你一夜8次轉移師指揮所位置,也可能會專挑你最軟的肋骨捅。能扛下來的,才是真正能打仗的部隊。
而對手到底會給自己設定什麼樣的考核題目,顯然“敵人”是不會提前告訴自己的,這也使得各部隊都提高了警惕。
廣州軍區某師就向總部表示不怕“揭短亮醜”:演習結束後,他們將就地野外駐訓1個星期,把演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全部消化和解決完後,再回駐地。

專家解讀軍演性質

針對外界關於“跨越-2009”演習的不同解讀,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說:“像這樣的跨區機動演習,解放軍已經搞過3次了,但‘跨越-2009’規模之大、行程之遠確實是前所未有的。2006年9月中國陸軍首次組織跨區機動演習,當時是瀋陽軍區一個機械化步兵旅機動到內蒙古某地,和北京軍區某部展開了一場對抗演習;2007年8月,解放軍又組織1600多兵力,長途機動到俄羅斯境內,參加上合組織‘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2008年8月,濟南軍區某機械化步兵旅也是長途機動,和北京軍區某部進行了對抗演習。”
梁永春認為,這次演習有三大看點:
1,看戰略投送能力,4個齊裝滿編的作戰師要攜帶大批重型的裝備,還要配合空軍陸航部隊等,進行這種縱橫萬里的大規模機動,能不能順暢進行,對解放軍來說是一個新課題,也是一次考驗;
2,看部隊主官的戰場指揮能力,在演習全程中,部隊都要擔負作戰任務,有很多未知的對抗科目,對部隊主官的指揮控制能力是一個考驗;
解放軍進行大規模對抗演習解放軍進行大規模對抗演習

3,看後勤保障能力,這么多部隊同時進行遠程機動,不光要考慮人的吃住行的問題,還有車輛裝備的油料彈藥、維修等,部隊離開了原來的戰區,也就離開了原有的後勤保障體系,這種機動作戰就要求機動保障,這對解放軍來說也是一個考驗。
從解放軍某部一位要求匿名的戰術專家那裡得知,這次演習其實只是“師”一級別的演習,屬於戰術層級。儘管是4個師,但沒有涉及師以上的部隊如集團軍。因此可以判斷,這次軍演依然是一個戰術訓練演習。“跨越-2009軍演”的性質應該定位成——例行的年度契約戰術訓練演習。既然是一個戰術演習,又是例行的年度演習,所謂的針對性或外界所傳的“目的和指向”,就只能是捕風捉影的東西。

對提升實戰能力有重要意義

組織實戰條件下大規模的對抗演習,是強國軍隊普遍採取的措施。美國歐文堡陸軍訓練中心,每年都會迎接多支師級部隊進行逼真的對抗訓練,前蘇聯俄羅斯軍隊舉行的“西方”系列演習,最多時有幾十萬人參加。
李大光認為,解放軍在多次裁減兵員後,各個戰略方向的力量與過去相比有了較大的改變。此次四大軍區大範圍的調動,可以檢驗解放軍跨區域機動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未來防衛作戰所需要的。因為一旦某個戰略方向出現兵力不足,其他軍區的支援能否及時到達尤為重要。5萬人包括4個齊裝師的重型武器進行總里程5萬公里的遠距離投送都是中國軍隊從來沒有過的,實戰條件下的油料保障、彈藥等軍需保障不僅需求大,而且要求高,對解放軍後勤保障和組織能力也是極大考驗。去年5•12汶川地震後的救災行動相當於一次對解放軍跨地域機動能力的檢驗,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通過此次跨地域聯合軍演,可以進一步檢驗這種大範圍機動能力。
解放軍士兵為96式坦克補給彈藥解放軍士兵為96式坦克補給彈藥

李大光還認為,這次演習將真正演聯合作戰與聯合指揮的能力。目前世界軍事強國都在進行軍事變革,加強軍隊聯合作戰能力,組建聯合作戰集團,適應現代戰爭。而我國的7大軍區是在以前10大軍區的模式上縮編而成,實際是立足於區域防守的理念,軍隊力量被分散了。此前解放軍的演習大都是各大軍區下屬的單支部隊單兵種的演習,而此次演習包括多軍種和4大軍區,需要組建聯合指揮機構實現跨區指揮,這將為以後軍隊指揮系統的變革摸索經驗,為鍛鍊快速反應能力奠定基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