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研究

解剖學研究

解剖學研究,由中山醫科大學;中國解剖學會,廣東解剖學會主辦,由廣東省廣州市出版,於1979創刊。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解剖學研究》為中國解剖學會與廣東省解剖學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綜合性解剖學學術刊物,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讀者對象

以廣大形態學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

報導內容

報導形態學科領域的科研成果和教學改革經驗。

辦刊宗旨

是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形態學科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學術交流。

期刊信息

刊名: 解剖學研究

解剖學研究解剖學研究
Anatomy Research
主辦: 中山醫科大學;中國解剖學會;廣東解剖學會
周期: 雙月
出版地:廣東省廣州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671-0770
CN: 44-1485/R
郵發代號: 46-269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解剖學研究
曾用刊名:廣東解剖學通報
創刊時間:197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投稿須知

徵稿範圍

本刊歡迎解剖學、組織胚胎學、人類學、神經生物學、影像解剖學、病理解剖學、臨床學科以及相關邊緣學科的科研論著、論著摘要(科研簡報)、綜述、講座、技術方法、教學經驗、變異畸形、會議紀要以及國內外學術動態等欄目的稿件。述評及專論的稿件主要為約稿。

來稿要求

來稿應為列印文稿,並附軟碟。論著類稿件一般不超過4 500字,論著摘要、簡報不超過2 000字。技術方法應控制在1 700字以內,綜述、講座類稿件一般不超過5 000字。中文文題一般以25個漢字以內為宜。請標明論著是否受基金資助及編號。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並與後述內容空一字(不用冒號)。中文摘要字數300~400字,英文摘要為500個實詞左右,作者要全部列出。論著一般標引2~5個關鍵字。綜述要附200~300字中文摘要。每幅圖表單占1頁,集中附於文後,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中、英文圖(表)題和圖解。本刊採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線條圖套用墨繪在硫酸紙上,高寬比例約為5∶7左右。用計算機製圖者應提供雷射列印圖樣並附軟碟。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百分數的範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6%不要寫成5~96%,(50.2±0.6)%不得寫成50.2±0.6%,宜寫成50.2%±0.6%。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寫4cm×3cm×5cm,而不寫成4×3×5cm3。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t檢驗用英文小寫t、F檢驗用英文大寫F、卡方檢驗用希臘文小寫χ2、相關係數用英文小寫r、自由度用希臘文小寫r(鈕)、機率用英文大寫P,以上符號均為斜體。表格中“例數”、“動物數”欄的標目詞一律用中文表示,而不用“n”替代。參考文獻按國際GB 7714-87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弧標出,在表格或插圖說明中引用的文獻,亦應按照該表格或圖在正文中首次出現的順序來編碼。未發表的內部資料不作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有前3名,後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將參考文獻按引用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排列於文末。以不超過25條為宜,綜述不超過40條。舉例:
引用期刊:
1.Stone LS,Faribanks CA,Laughlin TM,et al. Spinal analgesic actions of the new endogenous opioid peptides endomorphin-1 and-2. Neuroreport,1997,8:3131~3135.
2.郭靈,姚志彬.巢蛋白及其功能.解剖學研究,2001,23:229~231.
引用參考書:
1.鞠躬,萬選才,董新文.神經解剖學方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124~136.

注意事項

來稿採用與否,均由本刊編委會最後審定。被採用的優秀稿件將在3個月內刊出。凡來稿在接到我刊回執後3個月內如未接到來稿的處理意見,則仍在審閱研究中。作者如欲投他刊,需事先與本刊聯繫。本刊有權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請按要求時間寄回。來稿請附介紹信,並請自留底稿。切勿一稿兩投,對不用稿件本刊將用平信通知作者。
稿件確認刊載後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版面費請寄:中山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謝瑤老師(收)。發表的文章除支付稿費外(含本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出版稿酬)論著類另贈當期雜誌2冊,其它僅贈當期雜誌1冊。本刊刊載的文章著作權歸廣東省解剖學會所有。
來稿請寄廣州市中山二路74號(中山大學北校區)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解剖學系《解剖學研究》編輯部(郵政編碼:510080),勿寄給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