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賢

覺賢(359-429年),梵語名佛馱跋多羅,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人,與釋迦牟尼同族,是釋迦牟尼叔父甘露王的後裔。

覺賢(359-429年),梵語名佛馱跋多羅,亦稱佛大跋陀,意譯為覺賢、佛賢、覺見,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人,與釋迦牟尼同族,是釋迦牟尼叔父甘露王的後裔。5歲成為孤兒,17歲出家,以禪律知名。在罽賓受後秦僧人西行求法沙門智嚴之請,立志東土弘法,至中國傳習禪法。因此,由海路至青州東萊郡(今山東萊州)上岸,於後秦弘始八年(406,另有九年或十年之說)至長安,是當時唯一與鳩摩羅什齊名的大法師。
覺賢受學於大禪師佛大先,頗得師傳,禪學水平很高。《高僧傳》載,覺賢“受具戒,修業精勤。博學群經,多所通達。少以禪律馳名。”並認為,“可以振維僧徒,宣授禪法者,佛馱跋陀其人也”。
覺賢來華後,即受到時人的重視。據《高僧傳》載,他“在長安大弘禪業,四方樂靖者,並聞風至。”覺賢抵達長安之後,先在鳩摩羅什主持的譯場參加譯經活動,後因與鳩摩羅什主張不和,受到鳩摩羅什弟子道恆等人的排擠,於公元410年前後,被迫率領弟子慧觀等40餘人,離開長安,南去廬山。
廬山慧遠非常高興地接納了他。使他能夠在中國南方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走上一個新的平台。覺賢一行在廬山住下後,首先翻譯了《達磨多羅禪經》二卷。東晉義熙八年(412),覺賢又赴荊州。晉義熙九年(413)覺賢來到建康道場寺。在這裡,他與法顯相識,兩人開始共同譯經,並於義熙十四年(414)譯出《摩訶僧祇律》;417年譯出《大般泥洹經》;418~420年譯出《大方廣佛華嚴經》;420年譯出《無量壽經》。此外,還有《觀佛三昧經》、《大方等如來藏經》和《文殊師利發願經》等,共十一部。覺賢於劉宋元嘉六年(429年) 去世,享年71歲。
在覺賢所譯經典中,最重要的是《華嚴經》(六十卷)的翻譯。一般亦稱為舊譯、晉譯,或《六十華嚴》。《華嚴經》與印度大乘瑜珈學的創建,關係至為密切;無著、世親的學說,即以此經為重要的依據之一。《華嚴》大本之出現,實為我國思想界的一件大事,所謂“《華嚴》出而人心一變”,日後“華嚴宗”的建立,即發源於此。玄奘法師印度求學歸國之後,更加全面的介紹這一系學說,使之組成輝煌嚴謹的體系。
2012年9月,尼泊爾贈送給我國一尊覺賢大師法像,現被安奉在青島湛山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