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無障礙三部曲

總會聽到一些家長在抱怨,寶貝和自己的溝通越來越少了。完全不了解寶貝在想什麼,有時更會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到吃驚,追究其原因,寶貝又往往不願意說出他們真實的感受。溝通產生障礙,親子關係亮起紅燈。

第一部曲:寬容——讓親子溝通無障礙

總會聽到一些家長在抱怨,寶貝和自己的溝通越來越少了。完全不了解寶貝在想什麼,有時更會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到吃驚,追究其原因,寶貝又往往不願意說出他們真實的感受。溝通產生障礙,親子關係亮起紅燈。
總會看到一些寶貝在苦惱,不知道該如何與同伴交往,彼此之間出現了問題,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交往陷入僵局。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些問題出現是由於寶貝們不懂溝通造成的。溝通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習慣,應該從小開始養成。寶貝從小就養成與人溝通的好習慣,長大了才能更好地與人交往。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親子間互贈的禮物。父母在寶貝犯錯誤的時候適當地給寶貝諒解、寬容,往往比對他一味的批評處罰,要能讓寶貝心悅誠服,並且建立對父母的信任,播下與父母真誠溝通的種子。

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在回憶自己成長經歷時說過:“是父親那崇高的寬容挽救了我。”原來,甘地少年時期,由於好奇,他染上了菸癮,後來發展到偷兄長和家臣的錢買煙抽,而且越陷越深。漸漸地,他覺察到自己偷別人的錢,背著父母抽菸的行為太可恥了,他便把自己的整個墮落過程寫在了筆記本上,鼓足了勇氣,交給了父親,渴望得到父親的嚴厲批評、懲罰,以減輕內心的痛苦。

父親看後,非常生氣,心情十分沉痛。但並沒有責備他,只是流下了傷心的淚水,久久的望著兒子。甘地看到父親痛心的樣子,受到極大的刺激,從此,他痛下決心,徹底改正了錯誤,走上了正路。

甘地的故事說明了爸爸媽媽寬容的力量。在寶貝有了過失而誠心主動認識錯誤,向父母溝通時,應當以寬容的態度給寶貝心靈上的撫慰,進而強化寶貝敢於承認錯誤,積極與父母溝通的習慣。

讓寶貝學會寬容的3個要點:

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假如當寶貝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時,父母可以教寶貝試一試,把自己設身處地放在對方的處境下,問一下自己,要是我是他,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我會怎樣想,怎樣做?寶貝理解了他人,自然就學會了寬容,促進了溝通。

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父母本身具備的品德,一般在寶貝身上都可能找到。因此,父母首先要為寶貝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一個整天吵鬧不休的家庭,是很難造就出一個具有和藹品質的寶貝的。父母對他人熱情、平等、寬容,是寶貝最好的直觀而生動的教材,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寶貝尊重別人、能與別人溝通、與別人協調相處的良好習慣。

讓寶貝多參加集體活動

讓寶貝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使寶貝在集體活動中自覺地意識到與他人真誠合作,相互溝通的必要性。

第二部曲:培養寶貝語言溝通能力

語言可以表達思想,是與人交流和溝通的工具。要想讓寶貝養成與人溝通的好習慣,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必不可少。兒童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也是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寶貝學會利用語言進行溝通、交流,更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情感,更便於在與人交往中正確有效地傳遞信息。

促進寶貝語言溝通能力的5種方法:

學會傾聽並鼓勵寶貝多說

寶貝的想像力最豐富,喜歡錶達個人的見解。當寶貝喋喋不休時,父母要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傾聽,不要總是不耐煩地打斷寶貝的說話。

身邊的物品教寶貝練習說話

家庭中有數不盡的語言訓練材料,電器、家具、水果茶點等,都可以作為你和寶貝談論的對象。

讓寶貝置身於玩具和童話的世界

玩具和色彩斑斕的兒童讀物是孩子鍾愛的兩大寶貝,放手讓他們去玩,在玩樂中形成良好的思維並發展語言。

有意識地引導寶貝說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