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鉤絲殼

規則鉤絲殼,拉丁名為Uncinula regularis,屬白粉菌目白粉菌科。

簡介
編 號 7167
拉丁綱名 Ascomycetes
中文綱名 子囊菌綱
拉丁目名 Erysiphales
中文目名 白粉菌目
拉丁科名 Erysiphaceae
中文科名 白粉菌科
拉 丁 名 Uncinula regularis
中 文 名 規則鉤絲殼
定 名 人 zheng & Chen
參考文獻 Acta Microbiol. Sinica 17: 208.1977.
采 集 地
形態描述 菌絲體葉背生,消失至近存留,展生;子囊果散生或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徑(94-)110-130(-157)μm,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直徑 7.6-17.8μm;附屬絲 35-81根,直或略彎,較少近波狀,很規則,在同一個子囊果上的長度大致相等,約為子囊果直徑的 0.5-0.8倍,長(56-)70-80(-125)μm,上下近等粗,寬6.3-12.1μm,自上而下薄壁,平滑,較少粗糙,大多無隔膜,個別在基部有1個隔膜,無色,頂端鉤狀部分通常簡單鉤狀,較少捲曲1圈左右;子囊6-12個,卵形、長卵形、擬橢圓形,一般有柄,較少無柄,(48.3-) 63.5-78.8×30.5-48.3μm;子囊孢子(3-)4-5(-6)個,卵形、矩圓-長卵形、卵-橢圓形、長卵形,帶黃色,(17.8-)21.5-25.4(-27.9)×(10.2-)11.4-16.3μm。
討 論 Bunkina(ByHKHHA,1967)報導了蘇聯遠東地區寄生於 Chosenia(楊柳科)上的一個新變型:Uncinula salicis(DC.)Wint. forma choseniae Bunk & Kov.。從描述和繪圖看不出它和 Uncinula adunca(Wallr.)Lév. [=Uncinula salicis(DC.)Wint.] 有什麼相似之處,而與 Uncinula regularis在一些方面(附屬絲很多,短於子囊果直徑,子囊孢子的數目和大小在 Uncinula regularis範圍之內)頗為接近。但是,該變型的子囊果較小,子囊數目較少、較小,特別是沒有描述附屬絲的細節,從繪圖上所見附屬絲數目和描述的自相矛盾,很難斷定兩者是否相同的種。
另一個與本菌(Uncinula regularis)較為接近的種是大戟科上的 Uncinula euphorbia- cearum Zheng & Chen,但後者較前者的子囊果要小一些,附屬絲數目少得多、較狹窄、平滑而不粗糙,在同一個子囊果上有長有短,子囊孢子在一個子囊內未見有6個的。
在本菌所引證的標本中,有兩號曾被戴芳瀾鑑定為‘Uncinula salicis(DC.) Wint. ’[即 Uncinula adunca(Wallr.)Lév.] [11433,=U. N. 4120(Tai,1946)及 03213(未發表)]。這個菌因附屬絲很規則、在長度上短於子囊果直徑、上下近等粗,與該種完全不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