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長發鎮

西長發鎮

西長發鎮位於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西南39公里處。地處東經126°41′,北緯46°25′。東靠綏化市寶山經濟開發區,南臨泥河,與巴彥縣、呼蘭區隔河相望,西接蘭西縣,北連紅旗鄉,是北林區重鎮之一。鎮區總面積170平方公里。境內公路總里程76公里。全鎮轄10個行政村,52個自然屯,102個村民組。12000戶,45000口人。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5.5億元,財政收入183萬元,人均收入4100元。

基本信息

歷史

西長發鎮 西長發鎮

鎮名源於駐地西長發屯名。1868年(清同治六年),名為常發者一家來此墾荒定居,立屯時取名西常發屯,並在此屯東邊又建立一村落,取名東常發屯。偽滿實行街村制,將“常”字改為“長”字。清末,屬綏化府管轄。中華民國時期,隸屬永安鎮。東北淪陷後,初設龍山保,1941年改設長發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設定長發區,1951年改為第三區。1956年4月,並村劃鄉,設定長發鄉。1958年8月,將龍山鄉與長發鄉合併,成立長發人民公社。1981年5月地名普查時,改為西長發公社。1984年3月,改為西長發鄉。同年12月,改為西長發鎮。

地理

該鎮耕地面積20.3萬畝,其中旱田18.2萬畝,水田2.1萬畝,林地3300多畝,森林覆蓋率13%,池塘和濕地4萬多畝,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特別近十年來,西長發鎮無論是物質文明建設還是精神文明建設,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跨越式的發展,烤菸生產、瓜菜生產聲名遠播,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久盛不衰。十五期間,西長發鎮烤菸生產發展勢頭強勁,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菸葉稅收,每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種植面積、菸葉稅收由十五期初的不足千畝,不足20萬元猛增到5500畝,140萬元,使西長發鎮一躍成為北林區烤菸生產的五個大鎮之一。成為北林區唯一的一個烤菸生產示範試驗基地和菸葉生產基地鎮。瓜菜生產,二十多年來,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發展勢頭,真可謂是名揚六河九岸,譽滿綏化城鄉,每到瓜菜採收旺季,綿延十里的瓜菜交易市場,便成為西長發鎮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客商紛至,友朋雲集,據統計,到十五期末,該鎮瓜菜的種植面積已突破6萬畝大關,占耕地總面積的33%,總產達到4000多萬公斤,總收入3000多萬元。

發展

西長發鎮也是全區有名的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先進鎮,二十多年來,西長發鎮的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始終名列北林區的前茅。到十五期末,全鎮黃牛、生豬禽類飼養量分別突破2萬頭,20萬頭和100萬隻大關,各類養殖專業村屯發展到25個,養殖戶500多戶,畜牧業產值實現1.4億元,不但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而且正在向“半壁江山”的目標邁進,為了做大做強畜牧產業這篇“鴻篇巨著”,西長發鎮的幾屆黨委政府班子始終把畜禽防疫、繁育改良和便民服務牢牢地抓在手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努力,如今的西長發鎮展現在你面前的已是一幅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麗圖景。

“日麗風和朗朗空,泥河丰姿已不同。昔日湍流今不見,池塘綿延幾十公”。這是一位海外學子學成歸國後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西長發鎮,站在一望無際的泥河岸邊發出的慨嘆。這也是對西長發鎮水產養殖業的生動描繪。十五期末,西長發鎮水產養殖已突破3萬畝,水產品總量已達到5200噸,水產產值實現5500萬元,戶均收入近萬元。

經濟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由於西長發鎮是區域性中心集鎮,加之交通便暢,這給西長發鎮的個體民營經濟發展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到十五期末,全鎮的個體私營業戶已經發展到471家,產值實現1.2億元,利稅130萬元,特別是餐飲服務業,可謂是紅紅火火,生機勃勃,充分展示了西長發這箇中心集鎮的婀娜丰姿。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設日新月異。幾十年來,特別是近十年來,西長發鎮以德育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兩基”教育成果得到顯著提高。全鎮3所中學16所國小全部達到了合格校和基本合格校標準,全鎮中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國小入學率和國小升學率均為100%。醫療條件明顯改善。全鎮的16個醫療院所和2個醫藥店,大大方便了廣大人民民眾就醫購藥。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穩步發展,10個行政村均安裝了閉路電視,電視普及率達95%,程控電話入戶率達70%以上。計生工作不斷登上新台階。按照“全面上水平、重點搞突破、全市當排頭、全省爭上游”的指導思想,該鎮切實加強了計生工作的基礎建設,完善了服務體系,圓滿並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多次代表區、市、省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檢查,受到省市區領導的好評。十五期末,該鎮的計生工作受到國家16部委的通報表彰。消防安全工作成績裴然。近幾年來,國家公安部、國家消防總局及部分省、市的領導曾多次到該鎮參觀考察。該鎮已跨入全國消防安全先進鄉鎮行列。

未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顧過去,心潮澎湃,展望未來,豪情滿懷。經過多年奮鬥洗禮的西長發鎮黨委和政府及廣大幹部民眾,如今正已良好的精神狀態、昂揚的意氣鬥志規劃著名美好未來,他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鎮增財力,村增積累,民增收入為目標,全力實施“一帶”(哈伊路高效經濟帶)和“八大工程”(畜禽養殖工程、水產名優工程、泥河亮通工程、烤菸生產工程、勞務輸出工程、田園綠化工程、科技入戶工程和招商引聯工程)戰略,努力加快中心集鎮的建設步伐,全面實現生產基地規模化,體系建設規範化,產品品質優良化和產業結構鏈條化的發展目標。

補充

西長發鎮黨委政府決心帶領全鎮各級幹部和廣大人民民眾把西長發鎮建設成為松嫩平原重要的畜禽養殖基地,畜禽總量要達到300萬頭只,堅決實現“半壁江山”的目標,把西長發鎮建設成為濱北最大的水產品養殖基地。讓“泥河鮮”牌水產品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把西長發鎮建設成綠色瓜菜生產基地。全力打造自我的優勢和品牌,不斷提高基地的檔次和水準。同時,還要加強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萬畝低產田的改造步伐,認真搞好規劃設計,嚴格周密組織實施。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積極依託糧食、畜禽產品和水產品資源豐富和交通便利這一優勢,大上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加快文教衛生事業發展步伐,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進文教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最終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建設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