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街道

西街街道

西街街道為街道名,在全國一共有七個街道用此名。其中浙江一處、內蒙古一處、山西兩處,河北、貴州、河南各一處。

基本信息

1、浙江省龍泉市西街街道

西街街道位於甌江上游,龍泉溪畔,地處浙江省龍泉山城西北部,東至新華街與龍淵街道接壤;南臨龍泉溪與劍池街道相鄰;西與八都、錦旗兩鎮毗連;北倚岩樟鄉龍淵街道。行政轄區總面積約66.2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109個村民小組,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0個居民小組。轄區內有25個市屬部門(單位)。有耕地面積7929.3畝,山地面積123434畝;總戶數8208戶,總人口27900人,其中社區居民5613戶,18588人。2002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668個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495億,農民人均收入3062元。
轄西新、白雲、清風3個社區,七村、八村、九村、宮頭、岩後、下樟、周村、新茶、里下畈、牛頭嶺、新嶺、東權、尖地、大千灣、欄下、蓁部、河村、河星18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地設在中山西路62號。
境內最高山峰大寨山,海拔812米;河流有:龍泉溪、岩樟溪和錦溪;名勝古蹟有:龍淵森林公園、九菇山公園、兒童公園、江濱公園、江心公園、白雲岩、雙龍瀑、十八彎九潭、白雨橋、白雲山莊、雲岩山莊、雲塢書院、雲塢古村、葉溥故居、姜家大屋、鳳凰山等;公路有:麗(水)浦(城)線、龍(泉)岩(樟)線,牛(牛頭嶺)住(住龍)線。
企業情況,本街道有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一個,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十九個,主要產品有:竹膠板、竹蓆、工藝品、穿簾桿、竹線條、太陽傘、香芯、竹涼蓆、活性炭、紙箱、筍罐、地木板、青瓷等。

2、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西街街道

西街街道辦事處地處呼和浩特市中心地段,辦事處名稱以貫穿轄區的原新城西街(現名新華大街)而得名,此路於清朝建成綏遠城之始冠名。轄區有駐區大單位70餘個,街道下設8個社區,人口4.9萬人,聚居著蒙、漢、滿、回等20多個民族的居民。轄區面積1.97平方公里,東至哲里木路,西鄰呼倫南北路,南靠烏蘭察布西路,北至京包鐵路線,具有科技教育密集、商業金融繁榮、旅遊服務發達、新聞文化先進的特點。
西街街道辦事處成立於一九六五年六月,從新城辦事處劃分而出。初建時轄6個居委會,61個駐區單位。一九八O年增加到10個居委會,一九九一年增加到18個居委會,一九九七年增加到23個居委會,二OOO年從錫林路街道划過3個居委會,使居委會總數增加到26個。二OO一年居委會換屆後,合併為8個居委會。
西街街道辦事處是新城區政府的派出機構,是城區工作的重要基礎,是城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重要陣地,是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各項工作任務的落腳點,也是密切政府和居民、幹部和民眾的聯繫,建設和管理城區的辦事機關。
西街街道辦事處本著“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工作思路,廣泛開展資源共享、共駐共建活動,積極推進和強化社區建設,根據各社區特點因地制宜,通過以點帶面、分類指導、聯動發展、整體推進的工作模式,高起點、快起步,全街道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通過三年多的努力,建成了300餘平米的街道離退休和下崗失業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6處多功能文體活動場所,總面積達1800餘平米;2004年,為五個社區購置辦公用房,總面積420餘平米,使所屬社區辦公用房全部實現樓房化。為社區服務等各項工作提供了平台,從而促進了社區建設的全面發展。初步形成了社區服務網路化、離退休和下崗失業人員管理社會化,各項職能工作規範化的格局。西街街道被自治區命名為社區建設示範街道,藝術廳北街社區被自治區命名為社區建設示範社區,所屬8個社區全部被市政府評為甲級社區,有53家駐區單位榮膺各級文明單位稱號。
回顧過去,西街地區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這裡既有艱辛的探索,更有成功的喜悅。我們將從中得到啟示、汲取智慧、鼓舞鬥志、勇往直前。展望未來,我們滿懷崇高的使命感、責任感,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牢牢把握新機遇,勇敢迎接新挑戰,勝利實現既定奮鬥目標,以驕人的業績,為建設繁榮、富強、文明的現代化首府城市獻上一份光和熱,書寫更加輝煌的新篇章。

3、山西省晉城市城區西街街道

西街辦事處位於市區西部。總面積約3.75平方公里。轄區內有農、居民住戶11648戶,32443人。分為21個社區居委。駐有市、區所屬單位68個。境內商業網點多,主要有新市西街機車銷售一條街、南大街服裝批發一條街、西大街小商品批發一條街、北環路農副產品批發一條街。還有芬菲娛樂有限公司、伊甸園娛樂有限公司、華都娛樂有限公司、金龍泉休閒樓、千鶴大酒店等三產企業。中共十六大以來,西街辦事處以實現企業規模化、科技化、信息化為目標,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全力實施“工業強處,三產富處,社區興處,民營活處”戰略。到2001年底,建有大中型企業25家,總資產2.45億元,初步形成了以電力、建材、醫藥、機械、商貿為主體的5個支柱產業。主要工業產品有水泥、山楂葉總黃酮、薯蕷皂素、電線、電纜、免維護蓄電池等50多種。其中山楂葉總黃酮產量居全國第一,泰森牌免維護蓄電池暢銷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2003年,工業產值完成27070萬元,上繳稅金843.9萬元。人均收入達到5960元。隨著黃華街改造,紅星街開通,西街的市容市貌及居民生活質量發生了深刻變化。該辦事處先後被評為山西省億元鄉鎮,山西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第一鄉,晉城市科技星火密集區,完成工作目標先進鄉鎮,晉城市寬裕型小康鄉鎮。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始建於西大街的景德橋,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山西省大同市城區西街街道

西街街道辦事處位於大同市城內中心位置。轄區東起大北街,西與新建路街道辦事處轄區相接,北鄰雁同西路,南以大西街以北為界。面積約0.936平方公里。轄五個社區居委會、41條街巷。轄區內商場林立,人口眾多,尤其是大西街人們稱為大同的“王府井”。
西街街道辦事處成立與1949年5月,1955年9月設“帥府街道辦事處”為城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1960年,城區人民政府改為“城區人民公社”,該街道辦事處改為“帥府街分社”。同年11月該分社與“大北街分社”和“新建路分社”的北部地區合併為“北城分社”。1961年10月,“北城分社”撤消,恢復“帥府街分社”。1962年該分社復名“帥府街街道辦事處”。1966年10月改為“八一街革命委員會”。1975年又改名“西街街道辦事處”。
轄區內有大井街、西門大巷、師校街、司令部街、大皮巷、蘭池街、帥府街、大牆后街、西大場面、大十字東街、大十字西街、大十字南街、大十字北街、後場面、朝陽寺前街、朝陽寺后街、戶部角、頭道營坊、二道營坊、三道營坊、石頭巷、西坡南街、稻米店、小皮巷、蘇家大門、馬營街、油沙泊洞、貓兒園、育才園、宏濟寺街、新營前街、新營后街、施家圪洞、西菜園街、東菜園街、炸彈營、西坡西街、西箭道、馬營街、西油坊巷、雁同西路,41條街巷。由於城市改造崔家巷、仁義巷自動消失。
按照城區政府的統一安排,西街辦事處在95年8月29日辦公地點由大井街4號搬遷至大皮巷13號;98年10月18日又從大皮巷13號遷至帥府街47號;2003年5月19日又遷至市供銷社大樓;於2005年1月28日遷至小皮巷小區13號樓(角樓)。2001年前,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和城市改造、拆遷,西街的企業紛紛消亡,致使從95至2005年十月的街道經濟匱乏,街道領導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引稅,協稅、護稅,積極完成上級領導分配的各項工作任務,認真履行街道政府的工作職能,積極為職工著想。特別是在2001年底新一屆街道班子的帶領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城市管理為重點,以社會工作為重心,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的,以先進性教育為契機,使全街的各項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5、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西街街道

西街街道(Xijie Jiedao)面積2平方千米,人口1.69萬人(2002年)。轄4個社區,辦事處駐西五條5號。轄區內有山海關區委等單位。有建於明朝的清真寺。

轄區

西街街道辦事處轄4個社區居委會:柴禾市、平安里、西關、勝利。

代碼

代碼 130303003:~025 柴禾市社區 ~026 勝利社區 ~027 西關社區 ~028 平安里社區

沿革

1977年建西街公社,1979年改西街街道。1997年,面積1.3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西九條、興順、第一、第二、第三、么四第七、柴禾市、天心、西大街、居民前、北馬道、建設、新天路、平安里、南園西、北后街、西關大街、南后街、渝東街、北馬號、西安、南園西二、西五條、太平24個居委會。

6、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西街街道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西街街道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西街街道 19091 人

7、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西街街道

西街街道代碼:410702001 
2006年,轄3個社區:曙光社區、雙石橋社區、石榴園社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