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風土記

內容介紹

《西行風土記:山西民間藝術田野筆記》內容簡介:“西部人文資源研究叢書”,是由國家重點課題“西部人文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課題組完成的。課題始於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的第二年,由費孝通先生提出,中國藝術研究院具體牽頭執行,並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西部地區各院校的許多學者共同參與。有關“人文資源”的概念,是費孝通先生在課題立項時提出來的。他指出:“人文資源是人類從最早的文明開始一點一點地積累、不斷地延續和建造起來的。它是人類的歷史、人類的文化、人類的藝術,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人文資源雖然包括很廣,但概括起來可以這么說:人類通過文化的創造,留下來的、可以供人類繼續發展的文化基礎,就叫人文資源。”也就是說,人文資源是人類的文化積累和文化創造,它不是今天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而是自古就有的。但將其作為資源來認識,卻是今天才有的。資源並非完全客觀的存在,當某種存在物沒有同一定社會活動目標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它是遠離人類活動的自在之物,並非我們所論述的資源。也就是說,如果人類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只是靜態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甚至博物館裡,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沒有聯繫時,其只能稱為遺產,不能稱為資源,只有當它們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和社會活動及社會的發展目標聯繫在一起後,才能被稱為資源。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黃土地的記憶一、引子二、考察前的準備 (一)資料的準備 (二)決定考察路線 (三)到達西安三、進入黃土高原四、洛川民俗博物館 (一)桑耕廳 (二)民俗廳 (三)婚俗廳 (四)洛川人的傳統教育 (五)洛川的皮影戲四、洛川縣鳳棲鎮谷咀村考察 (一)屈延軍一家 (二)過時的農家器具 (三)村中的平常人家 (四)洛川面花 (五)正在逝去的手工藝術 (六)村中工匠的命運 (七)民族雜居的遺蹟六、安塞之行 (一)安塞的土地 (二)安塞文化館 (三)一場偶遇的婚禮 (四)剪紙能手侯雪昭的家 (五)安塞剪紙 (六)安塞腰鼓與鬧社火 (七)安塞的葬禮習俗七、郭塔村考察 (一)農民藝術家薛玉琴的家 (二)陝北窯洞的魅力 (三)山裡的年青媳婦 (四)薛玉琴們的剪紙和繪畫 (五)郭塔村的農民八、陝南之行 (一)漢中地區的戲劇 (二)罐罐窯村的考察九、尾聲第二部分小程村民間藝術考察記一、引子二、小程村的大年三十夜三、小程村的歷史遺蹟四、村里愛美的婆姨們五、山歌里的村民世界六、結束語第三部分陳爐鎮民間陶瓷考察一、爐山不夜二、陳爐窯戶三、陳爐的窯火不再紅火四、陳爐鎮的歷史追述五、終結與未來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