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杓蘭

西藏杓蘭

西藏杓蘭,系屬蘭科杓蘭屬,產於中國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可用於風濕腰腿痛下肢水腫、跌打損傷、外傷等疾病。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屬中文名】:杓蘭屬
【種中文名】:西藏杓蘭
【種拉丁名】:Cypripedium tibeticum King ex Rolfe
【形態】花色:紫色、紫紅色或暗紅色。花常單生,紫紅色。花瓣卵狀披針形,唇瓣紫紅色,囊狀,長約3.5-5厘米。花期6-7月
【分布】:產雲南西北部和西部的貢山、維西、德欽、中甸、麗江、漾濞、鎮康等縣。分布於西藏東部和南部,貴州西部、四川西部和甘肅南部。不丹、錫金也有。
【海拔下限】:2500米
【海拔上限】:4200米
【生境】:生於林下、灌叢草地或亂石灘上

科屬分類

生物 Vitae [三域系統]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統]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系統]
百合綱 Liliopsida [Cronquist系統]
百合亞綱 Liliidae [Cronquist系統]
蘭目 Orchidales [Cronquist系統]
蘭科 Orchidaceae [Cronquist系統]
杓蘭亞科 SubFam. Cypripedioideae [Engler系統的蘭科Orchidaceae]
杓蘭屬 Cypripedium [Engler系統的蘭科Orchidaceae]
杓蘭組 Cypripedium Sect. Cypripedium [Engler系統的蘭科Orchidaceae]
大花亞組 Cypripedium Subsect. Macrantha [Engler系統的蘭科Orchidaceae]
西藏杓蘭 Cypripedium tibeticum [Engler系統的蘭科Orchidaceae]

形態特徵

根莖

植株高15—35厘米,具粗壯、較短的根狀莖。莖直立,無毛或上部近節處被短柔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通常具3枚葉,罕有2或4枚葉。

葉片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寬橢圓形,長8—16厘米,寬3–––9厘米,先端急尖、漸尖或鈍,無毛或疏被微柔毛,邊緣具細緣毛。

花序頂生,具1花;花苞片葉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1厘米,寬2––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花梗子房長2––3厘米,無毛或上部偶見短柔毛;花大,俯垂,紫色、紫紅色或暗栗色,通常有淡綠黃色的斑紋,花瓣上的紋理尤其清晰,唇瓣的囊口周圍有白色或淺色的圈;中萼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6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急尖或具短尖頭,背面無毛或偶見疏微柔毛,邊緣多少具細緣毛;合萼片與中萼片相似,但略短而狹,先端2淺裂;花瓣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5—6.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內表面基部密生短柔毛,邊緣疏生細緣毛;唇瓣深囊狀,近球形至橢圓形,長3.5–––––6厘米,寬亦相近或略窄,外表面常皺縮,後期尤其明顯,囊底有長毛;退化雄蕊卵狀長圓形,長1.5—2厘米,寬8—12毫米,背面多少有龍骨狀突起,基部近無柄。花期5—8月。

繁殖方式

分割莖芽繁殖或種子培養繁殖。

觀賞及用途

【藥用】:根狀莖可治風濕腰腿痛、下肢水腫、跌打損傷、淋病、白帶等症。
【園藝】:可庭院盆栽,花大,色澤艷麗,觀賞性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