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匍枝根霉腐爛病

西葫蘆匍枝根霉腐爛病

西葫蘆匍枝根霉腐爛病,主要為害幼瓜,也為害葉及葉柄。病菌常從開敗的花或受傷的組織開始侵染,致病部呈水漬狀壞死腐爛,後在腐爛組織表面長出毛刺大頭針狀灰黑色或黑色霉層,即病原。症狀:小西葫蘆、金皮西葫蘆根霉腐爛病發病率高達10%-40%。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瓜條染病多從殘留花器侵入,沿臍部向瓜條迅速擴展致全瓜軟腐,病瓜表面亦生出較茂密的大頭針狀灰黑色霉層,爛瓜常散發出腥臭味。

基本信息

小西葫蘆、金皮西葫蘆(香蕉西葫蘆)根霉腐爛病

症狀

小西葫蘆金皮西葫蘆根霉腐爛病發病率高達10%-40%。主要為害幼瓜,也為害葉及葉柄。病菌常從開敗的花或受傷的組織開始侵染,致病部呈水漬狀壞死腐爛,後在腐爛組織表面長出毛刺大頭針狀灰黑色或黑色霉層,即病原
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瓜條染病多從殘留花器侵入,沿臍部向瓜條迅速擴展致全瓜軟腐,病瓜表面亦生出較茂密的大頭針狀灰黑色霉層,爛瓜常散發出腥臭味。

病原

匍枝根霉,屬接合菌門真菌。該菌的假根發達,常從匍匐菌絲與寄主基質接觸處長出多分支。孢子囊梗直立,無分枝,2-8根叢生於假根上,粗壯,頂端著生較大的球狀孢子囊,大小380-3450×30-40微米,孢子囊褐色至黑色,直徑80-285微米,孢子囊內生有許多小的圓形孢囊孢子。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菌是弱寄生菌,腐生性特強,田間空氣中就有,能在多種蔬菜瓜果殘體上以菌絲狀態腐生,孢囊孢子也可附著在架桿、保護地內暴露的表面上越冬,只要條件適其活動,病菌就能由傷口或衰弱的病部侵入,並分泌果膠酶迅速分解細胞間質,引發腐爛,然後產出大量孢子又借氣流或雨水、灌溉水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病菌生長適溫23-28℃,相對濕度高於80%,田間澆水多,有濕氣滯留易發病。平畦栽植、無地膜覆蓋、管理粗放發病重。

特徵圖

(圖)西葫蘆匍枝根霉腐爛病病瓜上的根霉西葫蘆匍枝根霉腐爛病病瓜上的根霉

防治措施

(1)栽植前要徹底清除病殘組織,發病重的棚室內牆、立柱、地面噴灑84消毒液滅菌。
(2)採用高畦或高壟覆蓋地膜栽培。
(3)千方百計減少傷口,注意清除病瓜、病花、衰敗的殘花,要及時通風降濕,雨後及時排水,嚴防濕氣滯留。
(4)發病初期及時噴灑50%異菌脲(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大生、噴克、壯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多·硫(滅病威好光景)懸浮劑500倍液。

參考資料
一、http://www.51saomang.com掃盲網
二、農博士農作物疾病諮詢系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