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斯育兒百科10條營養守則
1、給寶寶最好的碳水化合物
寶寶天生就喜歡甜,但不幸的是,糖的壞處很多。幾乎每一種疾病都與糖有關。寶寶是需要糖,需要很多,但他們需要恰當的糖。健康的和不健康的糖差別很大。
嬰兒和兒童天生就嗜好糖,是因為他們需要很多能量,精神上和身體上都需要。糖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每個糖分子就像一個小的能量包,給細胞提供動力。糖有多種形式,如單糖和多糖(我們喜歡把它們簡單地分為短糖和長糖;你可能也聽說過簡單碳水化合物和複合碳水化合物,或是糖和澱粉。每種糖在體內的作用不同。
甜蜜的真相從營養角度講,沒有所所謂的糖。是糖的運作方式以及與之結合:物質決定了它的好壞。所有的糖都對寶寶有好處,但其中也有程度的差別。
“壞”的糖好處最少的糖有葡萄糖和蔗糖,也就是糖罐里的白糖、糖果、糖衣和糖漿的甜味來源。因為便宜且甜,被廣泛運用於加工食品。少量的這種糖不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但多了就壞了。我們看看這種糖從入口到進入血液後如何影響寶寶的身體。
這些糖就是短糖。由於它們的分子非常小、非常簡單,幾乎無須在胃裡消化就能立即進入血液液。這就是它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
這些精製糖會使血糖快速升高,造成胰島素的釋放,以護衛糖進人體細胞。糖迅速被用掉,血糖又快速降低。低血糖讓身體釋放出壓力激素,使肝臟中儲存的糖被擠壓出來,補充血液中的糖分。血糖的高高低低和激素的變化使寶寶體內如同過山車在翻滾。只要看到一群臉上沾滿蛋糕糖霜的孩子在生日聚會上鬧得不可開交,就知道是糖在作怪了。如果你能做到,最好制止孩子大量吃糖。這些糖也有個名字,叫“甜蜜的廢物”,因為其中幾乎所有的天然維生素和礦物質都被提純排除了。
因此,它們也被稱做“虛卡路里”。不要讓寶寶沉迷這些甜蜜的廢物,它們一點好處都沒有隻會讓寶寶一上一下地坐過山車。
較好的糖果糖,尤其是水果中的糖,是比較好的。這些糖不僅味道甜,而且比上面說的玉米糖漿和白糖要好,因為它們不會造成激素像過山車一樣高低起伏。吃一個橘子後造成的激素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行為變化,不如吃糖果後的變化來得劇烈。乳糖的表現也要好些,因為它們不像精煉糖那樣會快速進入血液。果糖和乳糖都是跟其他的許多營養素一起進入腸道的,所以進入血液的速度不會那么快。
最好的糖俗稱“澱粉”的複合多糖是最好的糖。它們存在於通心粉、豆莢、土豆、穀物、種子和堅果奶油里。這些營養物質進入腸道時,會變成一長串手挽著手的單糖分子。通過消化,它們一個接一個地進入血液,就像一個個緩慢釋放能量的膠囊。這些超級糖緩慢穩固地提供能量,延長飽足感,而沒有精製糖帶來的忽高忽低的起伏。
最健康的糖蘋果,豆和豆莢、母乳、新鮮水果、通心粉(全麥)、土豆、大豆、紅薯、蔬菜、全穀物、乳製品(尤其是原味優酪乳)
2、激活蛋白質
蛋白質是“成長食品”。如同建築物中的鋼結構和金屬支架,蛋白質是身體細胞的重要結構。蛋白質負責機體的成長,組織的修復和更新,是唯一能自我複製的營養成分。成百萬的蛋白質累積起來才能促進人體組織的生長,進而使每個器官成長完好,之後蛋白質如有損耗或受傷,它們還能互相取代。
由於蛋白質是必要的成長食品,父母們很少需要擔心寶寶攝入的蛋白由於蛋白質是必要的成長食品父母們很少需要擔心寶寶攝入的蛋白質是否足夠。在第一年,寶寶需要的所有蛋白質都可以通過母乳或配方奶得到滿足。即使到了第二年的學步期,寶寶變成典型的挑食小傢伙,也不難得到足夠的蛋白質。在頭兩年,嬰兒每天需要攝入的蛋白質量是每0.5千克體重約1克。一個9千克重的學步期寶寶每日所需的蛋白質,可以通過下面任何一項得到補充:
一杯優酪乳和一杯牛奶
用全麥麵包做的花生醬三明治和一杯牛奶
兩份全麥食品和一杯優酪乳
兩個乳酪炒蛋
一個魚肉三明治
就像你看到的,對大多數孩子來修說,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不是件難事。
高蛋白的食品有:
海產品:尤其是三文魚
乳製品:白軟乾酪、優酪乳、乳酪和牛奶
豆類食品:大豆、豆腐、豌豆、鷹嘴豆、乾豆和小扁豆;
肉類和家禽
堅果醬
粗糧:小麥、黑麥、燕麥、大米、玉米、大麥和小米
3、給寶寶吃聰明的脂肪
寶寶需要“合適”的脂肪,而不是“低值”。
脂肪近來的名聲很壞,“膽固醇”更是成人飲食中一個可怕的字眼。不幸的是,低脂、無膽固醇也蔓延到了嬰兒膳食中。寶寶需要脂肪-----很多很多的脂肪。母乳的熱量40%~50%是由脂肪提供的-----你相信嗎?母乳中膽固醇同樣豐富。嬰兒的均衡膳食至少要包括40%的脂肪熱量,對學步期寶寶來說,這個比例是30%~40%。
沒有脂肪,寶寶就長不好,原因如下:
脂肪是人體內最大的能量儲備庫,每克脂肪提供9卡熱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能提供的兩倍還多。
大腦成長需要聰明的脂肪。大腦在寶寶1歲前比任何時候都長得快,它用去了嬰兒所攝取能量的60%,本身也含有60%的脂肪。此外,脂肪還是細胞膜和髓鞘的主要成分,這兩種物質對腦部神經和脊髓形成保護,使神經脈衝在嬰兒體內運行得更有效率。
脂肪是重要的激素的基本成分,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紅細胞。
脂肪就像渡船,負責維生素A、D、E和K的吸收和運輸。
脂肪使食物味道好,寶寶能享受到好的“口感”。脂肪是營養最豐富的實物,單位體積內蘊含著熱量最多,學步期的寶寶最需要這樣高濃度的營養。
正如你所見,脂肪對寶寶是有好處的,只要我們給小腦袋和小身體適合的脂肪以及恰當的比例。選擇脂肪時,要參考脂肪的來源。
最好的脂肪
嬰兒不僅需要從脂肪裡面獲取40%~50%的熱量,他們還要攝入合適的不同種類的脂肪。除母乳外,對寶寶(對兒童和成人也是如此)最好的脂肪來自海產品和蔬菜,根據營養含量的大小排列是:
海產品(尤其是三文魚)、亞麻油、鱷梨、熟菜油、堅果醬(有可能引起過敏,兩歲以後才能食用)
位列前三的脂肪來源(母乳、還產品和亞麻油)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這對嬰兒腦部發育至關重要。除這些聰明的脂肪外,寶寶還需要在日常膳食中攝取各種各樣的其他脂肪。
飽和脂肪
這類脂肪主要來自動物,如肉、蛋和乳製品。寶寶兩歲前,飲食中不應該沒有飽和脂肪(記住,母乳脂肪中有44%是飽和脂肪)。較大的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飲食中飽和脂肪會使膽固醇升高,提高心臟病的發病率。寶寶的膳食中要有很豐富的飽和脂肪,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食用量(肉、蛋、乳製品)應逐漸減少。
飽和脂肪最為豐富的食物如下:
肉禽類、全脂乳製品、蛋奶油、朱古力、可可油、棕櫚種子油和棕櫚油、椰子油
壞脂肪
雖然從營養學角度講沒有所謂的壞脂肪,但天然脂肪的加工過程會讓好事變壞事。看看產品配料,若標著“氫化“二字,那就是唯一的壞脂肪。氫化脂肪(也叫反式脂肪)是將蔬菜油進行認為加工,做成像飽和脂肪的樣子。氫化脂肪能延長商品的保質期,還能給一些包裝的速食品增添油香,但這種脂肪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在我們看來,這種工廠加工出來的脂肪對寶寶是有害的,而新的跡象表明,對成人也沒有益處。
這類脂肪經常出現在下列加工食品中:
糖果、薯條、餅乾、油炸快餐食品、油炸圈餅、炸薯條、起酥油、一些花生醬
挑選食品時要仔細看產品配料表,不要買標有“氫化“或”部分氫化“的食品。上面很醒目地標著”不含反式脂肪酸“。
4、奠定孩子的口味
嬰兒時期喜歡甜、脂肪多或鹹味食物的寶寶,在進入兒童期、甚至成人期後,仍會延續同樣的喜好。嬰兒時期是唯一能讓你控制寶寶吃糖的時期。同伴們吃的垃圾食品,甜甜的生日會餐,以及奶奶家大推的朱古力,都威脅著學步期寶寶的營養。下面這個例子你大概很難接受。許多年前我們曾經有一個理論,如果寶寶在頭三年只接觸健康食品,那么他以後就能拒絕垃圾食品的誘惑。聽起來就像天上掉餡餅?等著瞧吧。
我們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實驗,也在兒科臨床實踐中鼓勵這種做法。頭三年,我們只給孩子們吃健康食品。我們從沒有在飯中加太多的鹽、糖和不健康的脂肪。我們的第6個孩子馬修,是對垃圾食品排斥得最厲害的一個。當馬修面對滿世界甜食的生日聚會以及糖果禮物時,情況怎樣?當然他手上臉上都沾滿了蛋糕糖霜,但他不會吃得過量。這就是區別。如果他一大堆糖或朱古力,他品償了以就會適可而止,因為小肚子會傳達:我感覺不大好”的信號。
現在我們的孩子會把糖霜都刮掉,只吃蛋糕。雖然只有3歲,孩還是能跟食物建立聯繫:“我吃了好東西,我感覺好;吃了壞東西,感覺不好”吃慣健康食品的寶寶很少過度,這就是對養育一個健康寶寶最大的希望-----進入兒童期甚至以後的成人期,不會過度,有分寸。
下面是培養寶寶良好口味的確方法:
不要給孩子吃添加了人工甜味劑、很多糖和玉米糖漿的食物:
不要給孩子吃含有氫化脂肪的食物
吃新鮮的食物,少吃罐裝和加工食物
吃全麥食品(如全麥麵包而不是白麵包)
不要吃加了色素和添加劑的食物
5、保證足夠的膳食纖維
澱粉和水果中不可消化的膳食纖維部分,是一種天然的通便劑,能清除腸道中的廢物。需要咀嚼的食物,如未經精製的穀類和豆類,都含有狠多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就像是腸道的海綿和掃把:像海綿一樣吸收水分和多餘的脂肪,增加排便的分量,減緩對食物的吸收,延長飽足感;像掃把—樣掃除廢棄物,使之更快地排出體外。對成年人來說,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能防止狠多腸道疾病,甚至能降低患結腸癌的危險。對兒童來說,膳食纖維能軟化大便加快廢物的排泄,預防幼兒常見的便秘。孩子必須多喝水,才能讓膳食纖維發揮清潔腸道的功能。膳食纖維最豐富的食物是帶皮蔬菜(如土豆)未精製的穀類全麥麵包蘋果(帶皮)梅子乾、梨杏、豆類、糙米、全麥通心粉、燕麥粥、茄子、南瓜和豆英。作為一個很好的膳食纖維來源,我經常在做飯時撒上一些“糠”。“全”說明膳食纖維豐富。給水果削皮給蔬菜去皮,去掉穀物的外殼損失了很多膳食纖維,所以有理由保留食物最初的樣子不做深加工。
6、重視維生素
除了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外,維生素也是寶寶膳食中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不像那三大營養素,這些微量物質不直接補充能量,而是讓寶寶吃進去的食物發揮更好的作用,讓所有的身體組織運轉得更好。它們能激活身體的活力。我們不能缺了這些維持生命運轉的好幫手。人體需要13種維生素:維生素A、C、D、E、K以及8種B族維生素—硫胺素、核黃素、煙酸泛酸維生素H、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
飲食多樣化。對維生素很在意的父母們,請放心。不管寶寶多么挑食,都不太可能缺乏維生素。很多食物者含有各種各樣的維生素,不管多挑食的寶寶,都能在很短時間內找到各自所需:多給寶寶吃不同種類的食物:就能確保他獲得足夠的維生素:
維生素儲備。有些維生素(A、D、E和K)儲存在身體脂肪中,如果你的寶寶有一段時間不肯吃蔬菜,沒關係,他的身體還可以用上個月剩下的維生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不能在身體中長時間儲存,需要經常補充。
脆弱的維生素。有些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在加熱等條件下被破壞掉,如水煮。在烹飪過程中,蒸和用微波加熱最能保存維生素。吃新鮮的最好,冷凍的其次;罐裝的維生素含量最低。
黃色蔬菜和黃色皮膚。黃色蔬菜(南瓜和胡蘿蔔)含有胡蘿蔔素,如果食用過量,會造成皮膚發黃。這種情況被稱為胡蘿蔔素血症,對身體並沒有害處,但容易跟會使皮膚變黃的黃疸病混淆。前者只是讓皮膚呈現黃色,而後者會讓眼白部分也變黃,只要減少吃黃色蔬菜的量就能讓泛黃的皮膚恢復正常。
7、注意礦物質
像維生素一樣,礦物質也屬於微量營養素,寶寶只需很少一點就能保持健康。食物中的礦物質主要來自土壤和海洋鈣、磷、鎂,這三大礦物質能強健骨骼。鐵和銅能補血鎦提高免疫力。鈉和鉀(電解質)用來保持身體的水平衡。此外,榮譽還應該給予礦物質家族最小的成員---微量元素,碘、錳、鉻、鈷、氟、鉬和硒,它們能幫助身體機能調整到最佳態。除鐵之外,這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很少會缺乏,因為它們和維生素擁有共同的食物來源。礦物質中最重要的是鐵和鈣。
8、增加鐵元素
鐵對所有重要器官的正常運轉都至關重要。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血紅蛋白含量,即紅細胞中攜帶氧氣的物質。嬰兒血紅蛋白的正常值是11~13克。血紅蛋白低於11克就是“貧血”。如果貧血是因為缺鐵,就叫做“缺鐵性貧血”。其症狀包括急躁易怒、生長緩慢、沒胃口、容易疲勞,以及膚色蒼白,特別是在耳垂、嘴唇和指甲下面。新的研究表明,兒童長期患缺鐵性貧血會導致智力發展緩慢。
為了了解缺鐵是怎么發生的,讓我們跟著這個有趣的礦物質走一趟。寶寶在子宮裡時,媽媽給了他很多額外的鐵,儲存在身體組織和血紅蛋白(足月的寶寶生下來體內就有大充足的鐵,早產兒則需要從一出生就開始補鐵)。當舊的紅細胞消耗殆盡,排出體外時,很多鐵會轉移至新的紅細胞中。當血液中的鐵被用光,儲存在機體中的鐵會分出足夠的部分來保持正常的血紅蛋白水平,若飲食上沒有補充鐵,這些儲備鐵會在大概6個月後耗光。所以,在寶寶出生後或者至少頭幾個月,開始給他餵富含鐵質的奶,不管是母乳還是鐵強化的配方奶粉,這在營養學上是有道理的,下面告訴你如何防止缺鐵。
母乳餵養的時間要儘可能地長。
母乳中的鐵有很高的生物利用率,約有50%一70%能被寶寶吸收,但在別的食物里(例如鐵強化麥片和配方奶)這一數值只有4%~10%。母乳餵養的嬰兒在4一6個月時,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要比喝配方奶的嬰兒高,不要給寶寶喝牛奶,學步期寶寶喝牛奶的量要有所限制。牛奶含鐵量非常低,不應該在寶寶1歲前作為飲料給他飲用。除了鐵含量低外,過量的牛奶會刺激寶寶腸道,引起在較長時內鐵的微量流失,加劇缺鐵症狀。另外,要限制學步期寶寶喝牛奶,每是天不應超過710毫升。
如果餵奶粉,就餵鐵強化奶粉。給用奶瓶的寶寶餵鐵強化奶粉,最好是一出生就開始,最晚也要在4個月內。最好是一出生就開始,最晚也要在4個月內。起碼要持續一年的時間,或等寶寶有了可替代的含鐵豐富的飲食來源後方可斷掉。
聰明地搭配食物。有的食物能促進鐵的吸收,有的則會抑制。在餵母乳前或母乳剛餵完後馬上給寶寶吃固體食物,會抑制對母乳中有價值的鐵的吸收。因此,如果你的寶寶缺鐵,要隔開吃固體食物和吃奶的時間,至少相隔20分鐘。含維生素C的食物(水果和果汁)能提高對鐵的吸收;佐餐時配以橙汁,能使鐵的吸收率提高一倍。反之,吃飯時喝牛奶會降低對食物中鐵的吸收。營養學家還認為,動物性蛋白質食物中有一種“肉類因子”,能促進身體吸收同時菜中的鐵質。最好的“合作夥伴“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和肉搭配著吃,例如意大利麵配肉醬和番茄醬,漢堡包配涼拌捲心菜,或火雞三明治配橙汁。還有一種很好的組合是水果和鐵強化的麥片。
9、算好每一卡
學步期寶寶的胃口還很小,加上好動,很難安安靜靜地坐著,更別說是吃飯了。對挑食的小傢伙你自然要有一套策略。鼓勵孩子吃“小”飯。給他營養豐富的食物,少吃,多餐。
寶寶最佳鐵質來源:
母乳、魚肉、鐵強化奶粉、西梅汁、鐵強化麥片、豆腐、番茄醬、小扁豆、腰豆、肉醬、火雞、肉、大豆
補鐵須知:嬰兒和兒童每日需鐵量是每千克體重攝取0.5毫克的鐵。如果醫生髮現你的寶寶缺鐵,每天需要補補充每千克體重12毫克的鐵,堅持幾個月。
10、養個瘦小孩
曾幾何時,人們看到胖乎乎的娃稱讚媽媽養得好。現在,脂肪會瘦才是時髦。小胖子長大後一定是個大胖子?曲線定,但幾率很高。胖嬰兒很有可能成為胖兒童,接著有更大幾率成肥胖少年,然後變成一個胖大人。肥胖的嬰兒長到5~8歲仍保持肥胖的們能率為1/5。而胖小孩長大大後仍舊肥胖的幾率是一般人的兩倍。胖青少年變成胖成年人的風險是常人的16倍。胖小孩的成長過程會伴隨有身體、心理和情緒方面的不利因素,而且更容上易患一些成年疾病,如心臟病、中風容和關節炎。醫學研究表明,瘦人壽命更長、更健康。有些寶寶容易發胖。下面是一些主要因素。
遺傳基因
嬰兒發胖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基因一是飲食。被收養的孩子體重更多地跟著親生父母走,而不是跟著養父母走。如果父母都胖,那孩子有80%的幾率是胖小孩;如父母中有一方發胖,這個幾率降到40%,如果父母都不胖,孩子肥胖的比例只有7%,與其說孩子遺傳了肥胖,不如說遺傳了肥胖的傾向來得更確切。
這些主傳基因嬰兒發胖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基因是飲食。被收養的孩子體重更多地跟著親生父母走,而不是跟著養父母走。如果父母都胖,那孩子有8晚的幾率是胖小孩;如父母中有方發胖,這個幾率降到40%如果父母都不胖,孩子肥胖的比例只有7%與其說孩子遺傳了肥胖,不如說遺傳了肥胖的傾向來得更確切。
體型
除了胖瘦傾向的遺傳外,寶寶也會遺傳到較易或不易肥胖的體型。
瘦型體質(“香蕉型)要比生長曲線圖上的平均數值瘦和高。這樣的寶寶,有的出生時就被認為長了—手“彈鋼琴的手指”,腳也偏長偏細,能量主要用來長個子而不是長體重,他們能消耗更多的熱量,更擅長根據活動水平調整飲食攝入。吃多也不會發胖,他們以後會成為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運動型體質(“蘋果型”)寶寶的身高體重都比較平均,與生長曲線圖上的百分點很接近。比“香蕉”型要容易發胖。
胖型體質(“梨型”)寶寶的身材短而寬。這類體型最容易過度肥胖,因為梨形的輪原線能攜帶更多的脂肪。
高營養食物
學步期兒童最愛吃的營養食物是:
鱷梨、西蘭、花糙、米、乳酪、雞蛋、魚(三文魚)、蠶豆、堅果醬、意大利麵(全麥)、紅薯、豆腐、火雞肉、優酪乳
不是所有寶寶都可以按照這3類嚴格區分,有些寶寶同時具有3類的特徵。
在寶寶健康檢查期間,父母經常會問:“你覺得我們的孩子長大後會胖嗎?”根據父母的體型和寶寶的體型,我通常能給他們一個有根據的猜測。如果父母都瘦,且寶寶呈“香蕉”型,我就很有把握地說:“你的寶寶幾乎可以吃所有想吃的好東西,而不用擔心發胖”但是如果一對矮胖的父母抱著一個偏圓偏短的孩子來問我同樣的問題,我就會告訴他們,寶寶發胖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在嬰兒階段就做好預防措施。
性格
寶寶會發胖不只是因為吃太多,還因為熱量消耗得太少。愛動的寶寶的能消耗更多能量,發胖的可能性就不高;安靜的寶寶就比較容易變胖。如果家裡其他人也習慣久坐不動,這種發胖的可能性就更高。瘦長結實、活潑好動的寶寶和同樣性格的父母,發胖的幾率很小。
寶寶變勻稱了
大多數寶寶前6個月時都是胖嘟嘟的。6~8個月時,他們開始坐、爬、玩之後,就會瘦下來。1~2歲,繼續向瘦里發展,寶寶要走、要爬,而且變得挑食。更多的能量用來長個子,而不是長體重,所以看起來比先前更瘦。早期胖嘟嘟的形象一去不復返,一個苗條的學步寶寶出現了。父母的擔心從”醫生他會不會太胖了”變成了”醫生,他會不會太瘦了”。好好珍惜寶寶胖嘟嘟的樣子吧,這些嫩嫩的肥肉很快會消失的。
勻稱”指的是身體脂肪和體之間比例恰當,而不是要瘦得皮包骨頭。每個寶寶都可以做到勻稱,但不是每個寶寶都能,或都應該很瘦長。
“勻稱”是你要知道的最重要的健康詞語,因為勻稱意味著每種可怕的成人病----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癌症的患病風險低。最近10年兒童肥胖非常普遍,已成為目前最大的兒童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