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沖村

西沖村

西沖村13個組,263戶,1030人,黨員34人,總耕地面積1076畝(其中水田960畝,旱地116畝),西沖村水面396畝,山林面積3600畝。

西沖村簡介

西沖村13個組,263戶,1030人,黨員34人,總耕地面積1076畝(其中水田960畝,旱地116畝),養殖

西沖村西沖村
水面396畝,山林面積3600畝。
近幾年西沖村大力發展養殖業,投資400萬元依託西沖水庫180畝大水面,建有年外貿出口生豬1萬頭的大型生豬養殖場。在抓好生豬養殖的同時積極推行豬一沼一稻生態農業模式。養殖場建有大型沼氣池3個,農戶沼氣普及率達80%,通過沼氣水肥田開發優質稻基地1000畝,開發優質水果基地1000畝。村級集體經濟達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80元,2003年被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列為生態農業實驗基地。
西沖村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村級道路全面硬化,水利設施運行良好,程控電話,有線電話進入千家萬戶,社會穩定,民風淳樸。
他們從1998年開始興建上流式浮罩沼氣池,到目前村里累計建池200戶,有池容共1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工程2處,30KW沼氣發電工程1處,村民以沼氣為紐帶,多層次開展豬—沼—糧、魚、藥、果等模式的綜合利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尤其是豬—沼—糧模式,在村里得到了普遍推廣,全村1060畝水田,從浸種、育秧到施肥、灌溉、壯籽,基本上以沼肥種植,一年下來,全村增收節支十多萬元。
用沼肥種田,一是大幅度降低了化肥、農藥的施用量,該村村民毛召里在用沼肥下田前,一畝田年均施化肥142公斤,折價83元,年均農藥施用量折價18元,沼肥下田後,一畝田年均施化肥下降到13.5公斤,折價7.8元,年均農藥施用量折價4.6元,一畝田年施用農藥化肥節支88.6元,平均下來全村一年節約這筆開支就有9.4萬元左右;二是大幅度提高了農作物的品質,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用沼肥種植的稻穀、病蟲害大大減少,出米率高,增產效果明顯。村民毛繼美在用沼肥種田前,畝產平均近800公斤,自2000年開始用沼肥種田後,這兩年畝產年均在830公斤,畝增產30公斤,象他這種用沼肥種田增產戶,在西沖村很普遍。用沼肥種田,更主要的是,米質好、成色好、口感爽滑細膩,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從2001年起,西沖村的大米銷售價普遍比市價高,2003年外貿進出口公司看中西沖村這一優勢,向村里一次交定金 5萬元,與西沖村簽訂大米銷售契約,每50公斤定價80元,不限購。看到糧食價俏,村里極個別村民為了賺錢,計畫把自己的口糧都賣出去,然後再從市場上買廉價米吃。僅此一項,預計年可為西沖村增加純收入30餘萬元,人平年增純收入300餘元。
面臨大好形勢,西沖村民樂觀地表示:在鞏固豬—沼—糧模式優勢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豬—沼—果、豬—沼—藥等綜合利用模式,努力把西沖村建成一個沼氣綜合利用的生態農業示範基地。

毛致用隱居西沖

3年前,他卸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便從北京直奔家鄉,蓋起3間瓦房做了一介農夫

西沖村西沖村

車從長沙一路北行,個把小時就到了岳陽縣境。下了高速,車子七拐八拐,很快就到了西沖村。
77歲的毛致用,笑呵呵地快步走了過來,向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他身後,是年齡比他還大兩個月的老伴易銀秋女士,同樣也是滿面笑容。
“鄉下好啊,空氣好、水好、蔬菜好。”3年前,卸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毛致用,從北京直奔家鄉,蓋起3間瓦房做了一介農夫。到如今,他家的菜地、果園、魚塘、豬欄、雞舍,已像模像樣。“種的養的自己吃不了那么多,就去送人。”他說。
毛致用每天6時起床,先到雞舍餵雞,再到菜地里勞動一會兒,洗個熱水澡後吃早餐;上午看看書報,中午打個盹,下午再下地幹活,順手扯幾把青草餵魚;晚上7時看新聞聯播,看完電視後用熱水泡個腳,上床睡覺。
他的這個“作息表”,除雨雪天氣外,雷打不動。他說:“人老了,要有事做。坐在家裡無所事事,身體好不了。過去在位時,心臟有點毛病,回到家鄉務農後,心臟病沒了,挑個百把斤也不成問題。”
為讓故鄉百姓儘快過上小康日子,他不但獻計獻策,還親歷親為
毛致用曾長期主政湖南、江西兩個農業大省,對“三農”問題卓有研究。江澤民同志曾問他:農村的基本問題是什麼?他回答說: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江澤民加了一條:“有章理事。”
回西沖後,為村裡的事情,他沒少操心。他說:“農村這事那事,首先要辦好兩件事,即生態和道路。生態要從沼氣入手,有了沼氣,封山育林、涵養水源就成為現實;路修好了,不僅方便出行,生產生活資料運進、農副產品運出也都方便了。”
他常給鄉村幹部嘮叨:“沼氣是個寶,再窮也得搞。”西沖村當年發展沼氣有些慢,他著急呀,竟從江西派人來西沖督辦,硬是讓有條件的村民都建起了沼氣池。也多虧了他的苦口婆心,當地農村沼氣普及率位居全省前列。
在毛致用眼裡,發展沼氣好處多多。他曾在江西贛州推行“一欄豬、一口(沼氣)池、一片果”生態農業工程,被譽為“贛州模式”,後來成為全國典範。
過去他只動嘴,回故里後,他圓了多年的夢想,自己掏錢動手蓋了一間大豬欄,挖了一口沼氣池。畢竟這么大把年紀了,養豬的活兒只好移交給了侄兒,自己只挑沼液種菜,用沼渣養魚。
“有了沼氣,農民就不砍樹了,連茅草都不割了,生態也就好了。”可不?西沖如今青山綠水,他家門前,一棵百年古楓樹,枝繁葉茂。
“但修路得花錢,村集體要有收入就好辦。”毛致用帶頭捐了2萬元,鼓動村民集資辦起了萬頭大豬場。現在村集體把豬場交給外地老闆經營,每年可收入租金15萬元。
為讓故鄉百姓儘快過上小康日子,毛致用不但獻計獻策,還親歷親為。去年西沖村國土整理項目,他不僅參與規劃設計,還到現場監督施工。
他每年都拿出一兩萬元資助村里老人,還自費請省花鼓戲團、岳陽花鼓戲團來村里演出
西沖村人多田少,年輕人大多進城打工去了,留守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
剛回家那年臘月二十四,毛致用將村里60多個70歲以上的老人,請到家裡吃年飯,共祝新春;這兩年,過年不請飯了,改為登門拜訪,再送上200元的紅包。
何呈秋是西沖年齡最大的老人,他常去探視。遺憾的是,去年何呈秋老人剛過99歲生日不久,就去世了。他說,西沖如今生態這么好,沒有理由不出幾位百歲壽星。
有了這份心思,也就閒不住了。他訂了份《人民日報》,報上常刊登各地建設生態文明村的事兒,他一琢磨挺在理,就與西沖的村幹部商議:“生態好了,文明也得跟進。建生態文明村,咱們有這個條件和基礎。”
他這一提議,事兒就這么定了下來。西沖村底子本來就好,村民人均年收入早就過了4000元,這些年村集體收入也很可觀,他建議村里每年拿出一點錢,給村國小老師生活補助;對考上大學的,給一兩千塊;考了名牌大學,重獎一兩萬。村民一合計,這個沒問題。
關心下一代有了著落,但如何照顧好老人的事兒有些棘手。村里老人多,他們都樂於上毛致用家來坐坐,一來二往,他就發現了問題。
只比他小一歲的毛萬清,患了急性腸炎,家裡沒人照顧,毛致用得知後,立馬打電話到鎮裡,請求他們派車將這位老人送到醫院。事後他想,不能老是憑自己的面子辦這類事兒,得為老人們做點事情。
他找鎮幹部嘮叨這事兒,鎮裡也很熱心,表示除了辦好敬老院,解決困難戶、五保戶孤寡老人養老問題外,每年另外擠出部分錢來,表彰尊老愛幼典型。他知道鎮上的難處,這事兒需從長計議。他自己每年都拿出一兩萬元資助村里老人,但他說:“這也只是表示個心意,農村養老這個大問題,關鍵要靠政府投入。”
七老八十的人,大都喜歡看戲。這事好辦,花錢不多。他自費請省花鼓戲團、岳陽花鼓戲團來村里演了幾場,不僅老人們高興,年輕人也喜歡。
他老兩口生活向來十分節儉。衣服壞了,補了再穿;飯菜剩了,留著再吃
他與老伴易銀秋1948年結婚,至今已58個春秋。
回故里後,老朋友黃永玉送來一幅畫,上面畫著一個老頭,躺在一張竹椅上,悠閒得意地搖著扇子;不遠處,一個老婆婆正端著盆子,往地面撒穀子餵雞。畫的右上方題有:“小屋三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致用仁弟如今有此境界矣。”
毛致用把此畫掛在堂屋,說明他很喜歡。在轉換角色後,他老兩口子生活如此怡然自得,讓所有去過西沖的人們打心眼裡羨慕。
儘管常掏錢救濟他人,可他老兩口子生活向來十分節儉。衣服壞了,補了再穿;飯菜剩了,留著再吃。許多人羨慕他身板硬朗,常向他請教長壽秘訣。他說:“沒有什麼秘訣呵,要說有,就是長年堅持用熱水泡腳。熱水泡腳,勝過補藥。”
時候不早了,該我們說道別了,他再一次伸出溫暖的雙手,笑呵呵地說著再見。他那挺拔的身影,與那棵百年古楓樹一道,定格在了我們的數碼鏡頭裡。

毛致用小傳

1929年11月生,湖南嶽陽人。195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7月參加工作。

西沖村西沖村
曾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一至十四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五、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