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廷聖母油畫

西斯廷聖母油畫

拉斐爾9歲喪母,11歲喪父,是大公的妻子艾麗薩維塔·貢薩戈收養了他,給了他寶貴的母愛,令他終生難忘。 他筆下的聖母,往往就是溫良母性的化身,體現了一種世俗的理想,深受市民歡迎。 1509年,應教皇朱理二世邀請,拉斐爾奔赴羅馬,奉命製作梵蒂岡壁畫的裝飾工程。

西斯廷聖母油畫

畫面上,帷幔向兩邊緩緩拉開,聖母馬麗亞懷抱嬰兒基督,腳踩祥雲,神風徐徐送她而來。聖母體態豐滿,面容端莊、秀麗而文靜,眉宇之間隱憂,為了拯救全人類,她將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愛子,來拯救這苦難深重的世界。前來迎接聖母的是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輕的聖徒渥娃拉及兩位小天使。迎接聖母時,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華貴的教皇聖袍,雙膝跪地,代表人間權威的統治者,虔誠地歡迎聖母駕臨人間,救苦救難!並用手指指著告訴聖母要去的地方。年輕的聖徒渥娃拉,她代表平民百姓來迎聖駕,她下跪之時,虔心垂目,側臉低頭,微露羞怯,表示了對聖母犧牲自己的愛子,來拯救這苦難深重的世界,深表崇敬和恭順。扒在下方的兩位小天使睜著大眼仰望聖母聖子的降臨,目光里有一種不尋常的難受感,倆小天使已明白這裡要所發生的一切,聖母她決心以犧牲自己的孩子,來拯救這苦難深重的世界。
作者:拉斐爾·桑西,1483年5月生於義大利中部的烏爾比諾鎮,父親是一個御用畫師,也是他的啟蒙教師。拉斐爾9歲喪母,11歲喪父,是大公的妻子艾麗薩維塔·貢薩戈收養了他,給了他寶貴的母愛,令他終生難忘。為報答養母的對她愛,他認真刻苦學藝。1500年,拉斐爾進入烏姆布爾美術學校,老師彼魯其諾是當地有名的抒情畫家,對拉斐爾的早期藝術風格產生了很大影響。油畫作品《聖母的婚禮》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1504年,21歲的拉斐爾決心離開故鄉,到藝術之都佛羅倫斯去。這一時期的拉斐爾創作了大量作品,多以聖母為題材。他筆下的聖母,往往就是溫良母性的化身,體現了一種世俗的理想,深受市民歡迎。1509年,應教皇朱理二世邀請,拉斐爾奔赴羅馬,奉命製作梵蒂岡壁畫的裝飾工程。基督教世界的心臟部的裝飾重任就落在了這個年僅26歲的才華橫溢的年輕小伙子肩上。在宮內教皇簽字大廳里,拉斐爾繪製了巨大的壁畫。大廳的四壁分別以神學、哲學、法律和詩歌為主題,畫成了《亞當與夏娃的原罪》、《宇宙的冥想》等四組作品。天頂則充分使用金馬賽克,用代表各種學問的女性化的形象等等來起裝點修飾效果。《雅典學院》是其中最優秀的作品,整個畫面氣勢磅礴、博雅精湛。簽字大廳壁畫完成後,教皇又欣然將隔壁房間的壁畫任務交給了他,這就是他所畫的著名名畫:“赫里奧多羅廳壁畫”。拉斐爾·桑西的藝術才能,如果說李奧納多·達·芬奇的藝術才能猶如大海,博大精深;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的藝術才能猶如高山,雄渾壯麗;那么拉斐爾·桑西的藝術才能則猶如山間清溪,秀美,寧靜,清純。1520年,偉大的藝術家拉斐爾·桑西於37歲生日那天突然患病離開人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