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街道[台州市永康市]

西城街道[台州市永康市]

西城街道,東至小北溪,南至永康江,西至武義桐琴,北至象珠黃玟水庫。總參面積約98.2平方公里。下設城區、李店、花川、烈橋、童宅5個管理處,71個行政村、6個經濟合作社、5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74601人,其中農民49156人,非農業人口21859人。辦公地址設:廣場路4號。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永康市西城街道溪邊村永康市西城街道溪邊村

西城街道歷史悠久,文物較多。有省級保護單位徐震二公祠西津橋;有市級保護單位三眼井、烈婦祠、徐拱祿舊居、趙店村瑤檀窯址等;還有其他各類文物史跡80多處。其中以徐震二公祠、西津橋尤為著名。西津橋,位於我市城區西南,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雍正初年由木橋改建名墩,上建橋廊。以後多次重修。西津橋為迄今為止全國最長的古廊橋而名聞遐邇。徐震二公祠是一座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築,也是永康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祠堂,為永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政區劃

西城街道管理處管轄紫微、西山、西門、飛鳳、四方5個社區居委會;周塘、應店、大司、西街、東街、虹霓6個經濟合作社。辦公地址設:明珠文化廣場3樓。

李店管理處管轄李一、李二、埠頭、章店、永豐、馬架龍、排塘、華村、下山、范宅,朱家塘、楊埠、前新屋、下謝、烏牛山15個行政村。辦公地址設:藍天路23號。

花川管理處管轄上謝、寺口方、應益、桐塘頭、小東陳、後金龍、西田畈、上田橋、下田橋、塘景、油草塘、木長降、前山頭、花川、樓塘、葉兒坑、溪灣周、下宅方、王慈谿19個行政村。辦公地址設:上田橋村。

烈橋管理處管轄大徐、嶺張、俞皮、橫橋、橫山腳、橫山下柘新、上宅口、山頭蔣、黃閣、馱陳、江村、烈橋、郎下、應宅、馬宅、朴村、潛村、雅英19個行政村。辦公地址設:橫橋村。

童宅管理處管轄童宅、山下、靈陽、溪邊、鴉塘、藻塘、郎家、柘坑、廟下、趙店、樟店、下田園、富大坑、水堆頭、柘坑口、大塘頭、塔石17個行政村。辦公地址設:趙店村。

產業發展

下山門村採摘楊梅下山門村採摘楊梅

西城街道工業以製造業為主,工業經濟在錘鍊中健康快速發展。主要工業產品增長幅度明顯提高,其中電動工具、電動腳踏車、防盜門等支柱產業,是拉動西城工業經濟快跑的主動力。規模以上企業發揮龍頭效應。所屬的63家規模以上企業,以知名品牌“步陽”、“群升”、“鷹牌”等為龍頭,有的注重提升水平、提高核心競爭力;有的尋找經濟成長的新亮點,為經濟成長積蓄力量;有的通過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的檔次,提高效益;有的加強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把企業做強做大。西城街道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特色農業發展迅速。以科技種養殖、綠色果蔬、農副產品加工企業3個,特色農業示範基地6個,農家樂休閒農莊1個。

農業經濟

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4.57億元,農業總收入5105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6138元,同比增長5%,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2072萬元。制定出台相關發展農業規模種、養殖業的獎勵政策,落實糧食種植面積,積極扶持專業經營戶、販銷戶,幫助農民做好家畜、家禽疾病和柑桔黃龍病的防治工作,推廣早熟大白菜、膠蔬夏季王等優質品種。組建“西城奶牛合作社”、“西城果蔬合作社”,積極幫助“好吃發”鹹菜進入杭城超市。養殖奶牛156頭、生豬28170頭、家禽31880羽。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籌資120萬元進行鄉村路網建設,投入20萬元用於颱風災後的農業生產恢復。充分發揮街道農業信息網的作用,收集各種信息5000餘條,服務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完成了135名農民“雙證制”培訓任務,實用技術培訓200多人次,失土農民短期培訓120多人次,組織培訓了8000人次農村勞動力。

城市建設

溪邊村村民住宅溪邊村村民住宅

大力推進城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配合濱江世紀指揮部,完成濱江世紀工程二期建設任務;配合商業街指揮部,在做好被拆遷戶協定簽訂工作的同時,組織征地420畝;配合完成南片骨架道路的土地徵用和路基內各種地面附著物的清理工作,努力徵用南片2780畝已農轉用集體土地;完成了區經濟適用房260畝土地的徵用工作和工程啟動的前期準備,基本完成新水廠、“八二”省道延伸、黃中分校征地拆遷任務及工程建設前期準備;加大依法建設和管理力度,組織對街道各村(社)的違法用地、違章建築進行了全面的排查丈量,拆除各類違章建築30000多平方米。修改、修編村莊規劃,配合做好小康新農村建設。新堂村被省政府評為“全面小康村建設示範村”。

社區建設

加強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加大對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按照 “五室、三站、二欄、一校、一場所”的標準,全面開展社區規範化建設,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五進”社區的試點工作。以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為主題,以創建文明城區為契機,組織了13場社區文藝晚會,引導市民積極參與文明城區創建工作,開展文明家庭評比活動,不斷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組織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3名年輕學歷高的社區幹部,強化社區建設,市級文明社區達到60%以上。

社會事業

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加大對教育基礎設施的投入,先後籌措100多萬元,用於改善各校的辦學條件,完成西江國小遷建工作,幼兒入園率、九年制義務教育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初升高比例達到97.1%。建立計生自治組織27個,積極轉變計生工作職能,實現管理、服務相結合的工作機制,計畫生育率、國策教育率達到100%。積極開展“萬人捉賊”治安大巡邏活動,打防並舉,群防群治創平安活動不斷深入。組織做好0414號“雲娜”颱風襲擊後的家園重建工作和困難民眾的救濟款發放工作,共發放颱風救災款253411元。做好弱勢困難群體的低保工作。做好無償獻血工作,獲浙江省“無償獻血促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