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口好人

西口好人

《西口好人》的創作源於二人台音樂歌舞劇《土默川情歌》,講述了口外青年坎坎自小秉承西口人的古道熱腸,為了兌現對未來岳父的承諾,進城務工,由於仗義救人引出的一段曲折故事。 “西口外,土默川,天高地廣人心寬,唱山曲的莊稼漢,古道熱腸美名傳……”伴隨著二人台古樸的唱腔,一個西口好人的故事上演。 《西口好人》卻對手轉紅手絹、頭戴大紅花、身著斜襟小褂、繡花鞋這些固有形象進行了顛覆,現代化的包裝手段讓二人台煥發出無盡的魅力。

簡介

《西口好人》由包頭市委宣傳部和九原區區委、區政府共同打造,劇本創作歷經5年時間、十幾次修改,最終由包頭市本土劇作家創作完成。《西口好人》的創作源於二人台音樂歌舞劇《土默川情歌》,講述了口外青年坎坎自小秉承西口人的古道熱腸,為了兌現對未來岳父的承諾,進城務工,由於仗義救人引出的一段曲折故事。整部劇情節溫馨感人,風格詼諧幽默,傳遞出“西口外土默川,天高地闊人心寬”的濃濃情感。

故事梗概

二人台《西口好人》以小人物的情感和生活反映當代農民、農村生活的大主題,塑造了一位善良淳樸、有情有義又痴迷於二人台傳統藝術的西口青年農民坎坎。他因太過於熱心助人,被未來的老丈人戲稱為“坎貨”。為證明自己,坎坎告別戀人進城務工,3年後坎坎返家。洞房之夜,他又因為返鄉時的一次仗義救人行為和3萬元“外財”受到了警方的懷疑。為洗清嫌疑,坎坎返回城市,卻不由自主地開始了另一次扶危助人的行動,並由此引發了一段涉及兩代西口好人愛怨糾葛的離奇動人故事。

西口傳統

“西口外,土默川,天高地廣人心寬,唱山曲的莊稼漢,古道熱腸美名傳……”伴隨著二人台古樸的唱腔,一個西口好人的故事上演。
《西口好人》卻對手轉紅手絹、頭戴大紅花、身著斜襟小褂、繡花鞋這些固有形象進行了顛覆,現代化的包裝手段讓二人台煥發出無盡的魅力。舞動的手絹變成河水裡的波浪,轉動的花傘變化為滾滾的車輪……主創人員的創意讓劇情表達更加豐富、形象,甚至浪漫。舞台上大螢幕的運用、剪影的設計、電視直播的真實畫面都讓觀眾看到一個嶄新的二人台。但耍手絹、舞扇子等二人台的基本元素依然保留,唱腔更是原汁原味兒,經典唱段“走西口”也被融入其中,新瓶舊酒,味道醇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